“益民”蝶变背后的成都“食”力

“益民”蝶变背后的成都“食”力

“益民”蝶变背后的成都“食”力

益民集团的实力与雄心 制图 李开红

11月19日,成都益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民集团”)组织了一场媒体通气会,宣布集团的组建工作已经正式完成。此番组建,重点整合了原有的成都商物投集团和成都农发投公司两家市属国企,深度重组优化资源布局,全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大型食品产业集团。

今年3月中旬起,成都商物投集团所有办公室,全都搬到了石羊场路。搬家的契机,来源于成都市属国资的一次“大动作”——今年3月,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更名为成都益民投资集团,并整合了原成都农发投公司的资源,形成了庞大的市级农业、商贸矩阵。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今天的益民集团下属公司,其中既有来自两个原国企的现有资源,新的下属企业也在成立和酝酿中。益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光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管理如此规模的集团并不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将成为益民集团的重要对标对象。其实,从2017年成都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开始,成都的对标行动就已经悄然进行了,益民集团的更名,更是打上了深深的对标烙印。

必也“正名”乎

沿用菜市之名,藏着成功逻辑

提到“益民”,不少成都人首先想到的是菜市场。益民生鲜公司副总经理韦琪告诉记者,仅在攀成钢店,平价菜日均销售额就可达到1.3万元,“每天为附近居民节省近8600元,全年能省下近310万元。”

不过很快,“益民”在成都人心目中的指代,不再只是菜市那么简单了。

成都日前将原来市属的农业、商贸资源整合,组建了成都益民投资集团。尽管新集团是由原成都商物投集团更名而来,但却与后者原来的二级子公司——运营益民菜市的益民生鲜公司,“重了名”。

为什么要在此时更名?

游光甫解释称,“商物投”全称,是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重点在商贸;而此次重组整合了农业资源,因此必须要有新的名字,来引导此次整合的意义和方向。

这在此前已有先例。比如益民集团此次对标的光明集团,也是在上海农工商集团更名的基础上,由上海市政府统筹整合市属行业龙头企业优势资源而成的。正如已在市场和消费者中有知名度的益民菜市品牌,上海选择整合的“熟面孔”,是上海牛奶集团旗下的光明乳业品牌。通过已有品牌的效应,加速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推动城市产业和国资发展。

从今日的结果看,这一决定无疑是成功的。如今“光明”所代表的,也远不只是乳品产业,而是一个以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现代都市产业集团。

在成都,“益民”的由来,也颇有“光明”的逻辑。“益民”不仅自带品牌效应,也恰好契合成都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达出对益民集团所寄予的希望——打造一批成都国企民生品牌,以更好地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企业成长-城市发展”良性循环。

“对标”与“赶超”

加速发展,一次性完成大规模整合

新名字下,益民集团的规模也堪称空前——益民集团相关人士透露,新集团目前下属全资、参控股子公司的总数达到了70余个。其中,原农发投企业下属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共计41家,原成都商物投集团下属的也有31家。

如此规模的整合,相当考验地方国资改革的“手艺”。

成都市国资委和益民集团最终制定出一份《成都益民集团对标学习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打造专业化的现代大型食品产业集团工作实施方案》。面对整合规模的问题时,上述方案提到,要学习上海在政府性配置资源上的做法,包括如何通过一连串的整合并购,使光明食品集团在农业战略资源上优势突出。尤其是,2009年至2017年间,光明食品集团先后整合并入上海种业集团、蔬菜集团、良友集团、水产集团以及位于江苏、安徽的4个农场。

对照成都现阶段的做法,可以发现成都正有意加速益民集团的发展速度,力争用更短时间,实现光明集团在过去十余年取得的成绩。游光甫在采访中坦承“成都和上海还有不小的差距”,而缩短差距的办法,就是一次性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整合。

而对益民集团来说,目前的整合只是第一步。游光甫透露,根据改革方案,益民集团还将再梳理现有的70余个下属公司资源,重点打造国际供应链公司、成粮集团、蓉海公司、益民生鲜公司、中际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天府源公司、兴原公司、西化公司等10个二级专业化投资运营(集团)公司。最终要实现的,是构建安全优质农产品及食品和民生服务高效供给体系,在成都超大型城市农产品及食品保供稳价、民生服务供给、城市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底板功能,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及食品的供应商,“菜篮子”“米袋子”等重要民生工程的“压舱石”,高品质生活服务的综合运营商。

“强链”与“补链”

明确六个“主业”

打造“全链选手”

“压力山大”,这是成都中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梅最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份压力来源于一次改革——益民集团日前组建完成,受之影响,刘雪梅所在的中际公司从原来成都农发投公司的二级子公司,被整合并入新集团。

尽管公司内部整体架构不变,但有些东西已经发生改变。比如,按新集团的要求,中际公司要“强链”,从研究蔬果怎么种才好吃,变成了既研究怎么种,还要操心如何打造品牌,让这些蔬果卖得更好。

在合并之后,益民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厘清并处理好下属子公司中可能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问题。

游光甫透露,参照光明食品现有的产业体系,益民集团明确了六个“主业”:供应链服务体系、社区生活集成服务体系、现代农产品生产及食品加工体系、品牌建设及研发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资源综合开发运营体系。记者注意到,这六个主业都能从现有的70余个下属全资、参控股子公司中找到对应。

成都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让益民集团形成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覆盖农业种植种养、原料资源、生产加工制造、贸易流通及品牌推广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食品产业链。

“另外,我们正在加快供应链建设,已经成立国际供应链公司筹备组,新公司即将成立。”游光甫表示,益民集团接下来还要“补链”——在农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批发零售、城市配送和跨境贸易上,强化供应链大数据和金融支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严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