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少数民族地区,我都喜欢去博物馆,因为这里是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最有知识性、科学性的场所,它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历史长河中最灿烂、最真实的那部分。

在南宁风景秀美的青秀山下、邕江畔,就有一栋犹如鲲鹏展翅的独特建筑物,这里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航拍广西民族博物馆/摄影@官子旅行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航拍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邕江/@官子旅行

在广西首府南宁市,有两座省(自治区)级博物馆,一个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南宁市七一广场东侧。是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7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另一个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主要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内容。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大的壮族就在广西,除此之外,广西还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一个谜。

这次冬游广西乐在南宁,我们选择去民族博物馆参观学习,就是想更多的了解广西的少数民族。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来到博物馆,首先就被奇特的设计所吸引,主题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步入展厅,穹顶和大厅地面是铜鼓文化的特色纹饰。在进入主展厅的电梯处,是一件按1:1比例复制的云雷纹大铜鼓。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广西被誉为“铜鼓之都”,这里已出土的铜鼓年代之久远,制作之尽量,数量之多,都是第一的。它充分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高超的冶炼技术和制作技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古铜鼓1600多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就有610面之多,大多都是铜鼓艺术的精品。因此,提到铜鼓,学术界都会把它与广西画上一条连线,有人甚至把铜鼓与刘三姐、绣球并称为“广西符号”。广西,是当之无愧的铜鼓之都。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云雷纹大铜鼓被誉为“铜鼓王”,是镇馆之宝。大铜鼓为西汉年间铸造,鼓身高度为67.5厘米,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重达300千克。鼓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面对这么一只鼓体庞然、鼓面宽阔,还有那些颇似几何纹路的图形,大铜鼓究竟想说明什么?是一种崇拜的符号呢,还是一种记事的手段呢?或许就是古人审美的一种尺度呢。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千百年来深深积淀的铜鼓文化,是古代骆越儿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铜鼓多用于祭神或节日喜庆活动。在祭神时,铜鼓是神圣的法器,在节日里,铜鼓是打击乐器,征战时,铜鼓是号令士兵的指挥工具,是振奋士气的精神支柱。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铜鼓通体用铜合金铸成,从采矿炼铜,用黏土制造鼓芯、鼓范,在泥胎上刻缕花纹,到将熔化的铜汁注入其中,焊上鼓面、鼓耳,再到最后的立雕,工序繁多,只有精湛的工艺才能制造出铜鼓珍品。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广西出土的铜鼓,鼓面多数都有青蛙装饰,鼓身也多有翔鹭图、船形图等造型和图案,十分漂亮、精美。宋代曾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此有过详尽描述:“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壁,或尖如浮图,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传神地再现了广西铜鼓艺术的高妙和瑰丽。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许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和孩子们一同交流,这种学习方法对增长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是非常有益的。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仅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十分融合,他们与周边省份的少数民族也会以兄妹般的情谊和睦相处。比如广西的壮族和海南的黎族就是姊妹民族,二层电梯口的这座海南省赠送的楠木木雕展现的就是这个主题。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中国壮族展》以介绍中国壮族的历史与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对壮族进行全面、系统展示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广西壮族的特点,浓墨重彩地展现壮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突出成就和伟大文明。壮锦、干栏民居、银手镯、五色糯米饭、铜鼓等民族瑰宝,至今熠熠生辉。该专题展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旨在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大家对壮族文化的认识,促进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沟通和交流。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除了《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中国壮族展》主题展外,博物馆内还有多个以展示自治区内各少数民族文化、服饰、建筑、民宿、节庆等为主题内容的展览,精彩纷呈。

大型主题陈列《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出民族文物及其他实物资料一千八百余件,展览通过 “序厅”和“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五个部分,全面生动的展现了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丰富深厚、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源于广西民族博物馆从2011年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20世纪以来的老物件活动。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先后征集的物品达到几千件。

这些老百姓身边的物件,看似平凡普通,却隐含深意,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承载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记录了血肉丰满的人生历程。为此,广西民族博物馆特意遴选出部分老物件分类陈列,如留声机、电子管收音机、粮票、缝纫机、连环画名作等,意在缅怀历史,感悟当下,一同探听时代脉搏,见证峥嵘岁月。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在二层环行休息区一端,是销售具有广西特色标志的文玩产品。大到旗袍,小到各种挂件,从挎包手袋,到布偶文化用品,或是以纹饰符号,或是铜鼓造型,一看就是来自广西的纪念品,实用性强,产品内容鲜明,制作精良。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旅游佳品,也是个人收藏的佳品,不在于增值,意义深远。在广西和南宁的许多景区,能有如此丰富文玩品种的还真的就此一处。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在博物馆二层走廊还有一处临时展览是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地花山岩画内容的,花山岩画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尽管只是图片,但是精彩内容却令人驻足和向往,期待早日能看到岩画的真面目。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走马观花看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图片和文字是无法完整表达博物馆的全部精彩,只能是窥豹一斑,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广西民族博物馆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广西各民族文化的精彩,期待今后再游广西时能走入每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中。

这里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精彩,它叫民族博物馆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