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聊城|茌平耿店村:可借鑑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樣本”

11月4日,魯西集團40餘名黨員幹部到耿店參觀學習。人力資源黨支部書記李月芳說,耿店村的成功,在鄉村振興方面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可借鑑可學習可複製的成功案例……


來耿店參觀學習的人,大多有李月芳的感受。深挖背後,耿店村堅持“德治、自治、法治”三治合一的黨組織,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產業堅持,堅定的“產業+家業”兩業驅動發展的民生定位,無一不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高質量發展看聊城|茌平耿店村:可借鑑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樣本”

耿店村這個魯西小村,在無資源優勢無區位優勢的情況下,用20年的實踐對鄉村振興之路作出瞭解答。
組織強,黨員幹部有“不怕吃虧甘於吃虧”的奉獻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擔當。聊城管“愛佔小便宜的”叫“吃十八兩”。鄉村振興之路上最怕幹部“吃十八兩”,而耿遵珠“兩次讓房”則是甘於吃虧的典範:
2012年秋,耿店村第一期兩座居民樓建成,村裡決定抓鬮分樓。抓鬮前,大夥議論說,1號樓東一單元東戶最孬,出太陽時門頭樓遮光,靠近婚宴大廳噪音大,可別讓俺家抓到。耿遵珠聽了,立馬站起來:“俺家要最孬的樓,鬮俺不抓了。”結果,樓房分完,另外47戶感動得在縣電視臺點了兩首歌:《好乾部》和《越來越好》。
2015年,耿店二期6棟住宅樓交房,大夥兒都不想要頂樓,樓房一度“分不下去”。耿遵珠搬出一樓老樓,第一個認領新樓頂樓,在他的帶領下,5名村幹部和10多個青年人也認領頂層。沒了頂樓,再抓鬮,樓房就搶了!
“吃虧是福”,這是耿遵珠分樓中得到的基本經驗。在他的帶領下,村子裡的黨員幹部隊伍都不吃“十八兩”,都“不怕吃虧甘於吃虧”,勇於奉獻,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越來越強。


和其他村一樣,耿店村的發展中同樣面臨不少難題。比如:土地“碎片化”問題。村裡地塊零散,建個棚需要佔好幾家的地,得一家一戶協商。一戶不同意,流轉就泡湯。針對這種情況,村兩委採用“統一流轉”方式,合作社充當“免費中介”,先將村民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再將整合的土地原價租給大棚戶;收地租時,大棚戶先將租金交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轉給村民。整個流轉,發包方和承包方不直接對話,省心省事,加速了土地流轉、產業發展。現在,全村1400畝地,1000畝地實現整合,戶均大棚3.9個,最多的戶種了21個棚。
再比如:賣菜難。要建蔬菜批發市場,個人建不起,集體沒有錢,咋辦?通過召開“諸葛亮會”,商議出“股份制市場”的方案。耿遵珠帶頭入股,35戶村民緊跟,再加上村集體3萬元,最終募集15萬元建起綠源蔬菜批發市場,徹底解決賣菜難。

鄉村振興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遇到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更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擔當,耿店村全面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的組織、協調、表率作用,堅持“德治、自治、法治”三治合一,積極化解村內矛盾,合力壯大集體經濟,將黨支部真正打造成產業發展的戰鬥堡壘。這樣一來,就沒有攻不下的“臘子口”,邁不過的“婁山關”。

高質量發展看聊城|茌平耿店村:可借鑑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樣本”

產業興,村裡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

耿店村距城區70餘華里,沒有資源優勢,是土生土長的農業村。
2002年耿遵珠上任支部書記的時候,村裡也曾面臨“抉擇”:當時種了5年的芸豆棚因重茬出現大面積死秧,村裡人戲言“早晨拉晚上拽,一天賠進幾十塊”“孟姜女哭長城,耿店婦女哭大棚”。是“繼續種菜”,還是“重敲鑼鼓另開張”?一番爭論後,他們最終決定:繼續種菜。當年秋天,改茬黃瓜,創出棚均收入5790元的紀錄。從此,大棚數量蹭蹭地“長”。
“178戶農民種植800個大棚,1300畝耕地種了1000畝菜,村內有合作社、育苗場、蔬菜批發市場、包裝車間、生態園、資金互助會,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不足3000元到現在的近3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從負債提升到千萬元,種棚菜十年沒一年賠錢……”近日,河南焦作市40多人的農業“取經團”來到耿店村,聽到耿店的大棚菜發展史時,驚歎不已。
村委會委員耿傳喜說:“全村合力入股合作社,集體決策、合作社經營、村民持股,這決策權、經營權和所有權三權分置,是遵珠的發明。”


耿店村的蔬菜種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合作社的經營下,鏈條不斷延伸,形成了前有育苗場,中有資金互助社,後有蔬菜批發市場、精包裝廠、大棚生態園的一條龍生產,每部分單獨運營,各自入股分紅。
如今,耿店村創新性地建立起了“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產權關係,實現了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重大轉變。而接著,這種村民集資入股的模式就被應用到發展的各個環節。去年,蔬菜行情好,批發市場的分紅率達到50%。
去年,耿店與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流轉周圍村莊土地800多畝,加快建設“棚二代”科技示範園。建成生產型智能玻璃溫室1棟,展示型智能玻璃溫室3棟,新型裝配式雙膜雙棉被的日光溫室34棟,新型裝配式雙膜雙棉被的拱棚9棟。同時,整合省派第一書記專項扶貧資金1020萬元為全區17個貧困村新建高標準冬暖式蔬菜“扶貧大棚”64座。註冊了“耿店村”、“棚二代”兩個商標,建起耿店村蔬菜質量監測站、質檢中心,還改造27箇舊棚,全村大棚總量達到700多個,去年靠種菜人均純收入達到3萬元。

22年來,雖然幹部有變化、行情有起伏,但咬定蔬菜的決心始終沒有變,力度始終沒有減,改舊棚、造新棚、建起育苗場、成立合作社,硬是讓一棵菜長成大產業,才有了“魯西小壽光”。鄉村振興就像一場“接力賽”,持續、接續,努力奔跑,“一張藍圖繪到底”,再遠的路也能到達。

高質量發展看聊城|茌平耿店村:可借鑑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樣本”

定位準,群眾自覺有了“產業+家業”兩業驅動發展的追求
戲好要靠唱戲人。人走了,村空了,地閒了,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與很多村“386199部隊”留守不同,耿店村隨著蔬菜大棚逐漸發展,村民的日子越發紅火,吸引了村裡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又帶著人和錢回到村裡種大棚創業。
“村裡創業環境和生活環境這麼好,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去打工?”43歲的任傳華一度在天津、河北等地“漂”了10多年,幹過電氣焊、當過車床工、搞過裝修。幾年前,他回家從種植1個“鋼架大棚”起步,如今發展到種植20個,成了村裡的種菜“狀元戶”。


歸雁返鄉,群鳳回巢,鄉村振興有了力量。現在,“70後”“80後”“90後”的“棚二代”們成為種大棚菜的主力軍。37歲的耿付奇除了自己種大棚,還當起了公益技術員,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醫生”。耿玉慧在威海務工時認識了劉佰祥,就把這個小夥子“娶”回了耿店,一塊兒當起了“棚二代”。德州的大學生王炎炎嫁到村裡,跟返鄉的丈夫曹有忠開起“網店”……

“2015年以來,先後有56名青年返鄉建起了高標準大棚,10多個外地媳婦和女婿落戶耿店村,成了名副其實的‘棚二代’。”耿店村黨支部書記耿遵珠介紹,耿店村堅持“產業”“家業”兩手抓,通過蔬菜大棚做大“產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做強“家業”。該村通過爭取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現了整體搬遷改造,建設了水、電、暖、氣齊全的高標準住宅小區,並復墾耕地180餘畝,在復墾的耕地上建設了35座扶貧大棚。

高質量發展看聊城|茌平耿店村:可借鑑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樣本”


目前,村民全部住進3萬多平方米的住宅樓和2400平方米的高標準老年公寓,老式民房全部拆遷。村兩委先後投資1200多萬元,興建了文體大院,修建了柏油路網,改造了全村電網,實施了村級“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工程。
村裡風氣更好了。又有16位“好媳婦”“好婆婆”“五好黨員”“科技致富帶頭戶”上了“道德榜”,大家爭著比致富、比孝順、比品德、比模範帶頭。
村裡顏值更高了。翻修了進村道路,新開工了2幢居民樓,建起保潔隊伍,推行了“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跟城裡沒啥兩樣。
支部戰鬥力更強了。黨員隊伍裡有了90後“棚二代”,靠著“黨支部+合作社”,合作社賺了大錢,去年光分紅分了60多萬元,集體積累增加到1000多萬元;一直堅持的“兩會制決策”越發成型,村裡的事都由37名黨員、33名村民代表組成“兩會代表”票決……
讓耿店人引以為豪的是,該村建成全縣第一個村級敬老院、第一個村級婚宴大廳、第一個村級殯儀館、第一個村級公墓、第一個集中供暖的地熱井,並先後被授予“山東省生態文明村”和“省級宜居村莊”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