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文┃倬琰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哈布斯堡家族可以说是欧洲曾经最"庞大"的王朝之一,但在一战结束帝国崩溃、家族中落的时候,这个统治中欧几百年的王朝被认为是"窝囊废"一样。这样一个晚景不堪的王朝,当年却像蜘蛛网一样罩住欧洲。早年的哈布斯堡家族从瑞士的一个小山堡起家,其称雄的过程是意外与算计的完美结合。



┃意外得到帝位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阿尔萨斯,但真正在欧洲站稳脚跟则是扩张至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之后。在那里,哈布斯堡王朝始祖拉德波特在1020年筑起鹰堡。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哈布斯堡家族】


关于"鹰堡"的起源有两个传说:一是城堡建立者拉德波特伯爵曾看见一只鹰栖息在城堡的墙上,德语中的"鹰"即"Habicht"(相当于英语中的hawk),因此"鹰堡"也就是"Habichts-Burg"。另一个说法是中世纪高地德语中的"hab/hap"意指渡口浅滩,而城堡恰好处于两河交汇处。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个"鹰堡"最终流传下来的名字便是"Habsburg",也就是哈布斯堡。同很多贵族一样,哈布斯堡家族也以自家城堡的名称为姓氏传承下来。只不过此时的哈布斯堡家族,同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其他贵族相比,只是个新兴、还不成气候的暴发户,没什么人会留意。

但就是因为是一个不出名、不显赫、地盘少的小贵族,哈布斯堡家族才得到一个意外收获,这个意外收获是使哈布斯堡家族走向王朝的第一动力。

罗马覆灭之后,除了东边的拜占庭一直存在到十五世纪以外,北边的沙俄因为迎娶了末代拜占庭公主而视自己为罗马的继承人。欧洲人自己发现应该由他们自己继承罗马皇帝的位置,因此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起来。

这个"帝国"初期为正常的统一国家,但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徒有国家之名",实际由数百个"亲王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主教国、教会领地"等组成的松散集合体。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来统治,中世纪时演变成仅仅承认神圣罗马皇帝为最高权威,皇帝需要七大选帝侯选举而非世袭。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哈布斯堡城堡】


选帝侯们都不是普通的贵族,他们都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悠久、最有实力、最有话语权的大贵族。当然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去世前,其后代一般都会被选为下一任皇帝,因而皇帝之位通常都会在某一家族流传很长时间,除非出现特殊情况。而这个特殊情况,正巧被哈布斯堡家族赶上了。

1254 年之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由斯陶芬家族成员出任,当该家族最后一位子嗣康拉丁被处死后,神圣罗马帝国进入了长达二十年的王位空置期,即"大空位时期"。1273年,当选帝侯们再一次为皇帝人选争吵不休的时候,命运来到此时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头上。

当时最有希望和实力的候选人分别是波希米亚王国(大约为今天的捷克)的奥托卡二世、西班牙卡斯提亚王国的阿尔方索十世和法国的菲力普三世,鲁道夫一世是最不为人注意的候选人。但有的时候,实力和命运并非一对双生子,有了一个,另一个就不会再青睐你。

德意志的诸侯们担心选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担任皇帝,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什么地位和实力的哈布斯堡家族反而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于是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当然他并没有真正被加冕为皇帝,但却让哈布斯堡家族开始走进欧洲的权力中心。

实力最强的奥托卡二世不满结果,举兵攻打鲁道夫一世,结果被打得大败。鲁道夫一世夺取了被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与施蒂利希公国。奥地利地区及其他广大地区都纳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下,直到一战结束奥匈帝国崩溃,哈布斯堡家族占有奥地利长达六百余年。

1291 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反对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哈布斯堡家族这次没有胜利,结果是他们失去了自己的"龙兴之地"鹰堡。哈布斯堡家族沿多瑙河向东迁徙,最后在神圣罗马帝国东边边境的一条小村落定居下来并修建宫殿,而这条小村落,就是现在的维也纳。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神圣罗马帝国的极盛疆域】


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退缩到以奥地利为主的家族领地,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正式由瑞士北部的鹰堡,转移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此时的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子,但这并没有阻挡这个正在前进的家族的脚步,此后这个家族开枝散叶,从十五世纪开始一直到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子便始终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囊中物。



┃欧洲的老外公

哈布斯堡家族的壮大,就是在其失去神圣罗马帝国帝位之后。由于继续保有奥地利与施蒂利希为领地,哈布斯堡家族得以专心经营自己的"产业"。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并在14世纪中叶开始自称"大公",以期与选帝侯的权位相抗衡,但这个称号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承认。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马克西米连一世】


1422年,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这让阿尔布雷希特五世得到了西吉斯蒙德继承人的身份。西吉斯蒙德病逝后,阿尔布雷希特于次年陆续即位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虽然没有加冕为帝,但从此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子便再也没有旁落。

阿尔布雷希特五世死后,奥地利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随后由其远房堂弟腓特烈三世继承。在腓特烈三世在位期间,他终于把自家的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家族乃至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皇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

为哈布斯堡家族真正打造成哈布斯堡王朝奠定最大基础的,是腓特烈三世的儿子马克西米连一世。腓特烈三世在为期间,给自己的儿子马克西米连一世迎娶了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之女玛丽。大胆的查理在南锡战死后,马克西米连一世获得尼德兰和法国东部边境一带的勃艮第。

这是哈布斯堡家族第一次拥有了奥地利及其周边以外的领地,这让哈布斯堡家族开始有了更大的对外野心和动力。当马克西米连一世继承父亲的位置后,他参与争夺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王位,虽然被弗拉迪斯拉夫四世抢先夺得王位,但根据1491年的"普雷斯堡和约"若弗拉迪斯拉夫没有后裔,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则会由哈布斯堡家族来继承。

马克西米连一世为了有效统治广大却有不同语言民族的地区,苦心学习多国语言,减低其作为"外来者统治"的味道,争取治下人民的支持。他的努力让统治的地区反抗声音减少,有效巩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为其家族奠下了广大帝国的基础。

1508年2月,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授予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自此罗马人民的国王当选后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须去罗马接受教皇加冕。当然此后皇位一直都在哈布斯堡家族传承,是否再去接受加冕已然不那么重要了。

但在攻城略地的同时,马克西米连一世同样发现,与王侯公侯的联姻,有利与进一步扩大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势力。

他先迎娶米兰公爵的女儿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为第二任妻子,获得了统治米兰的权力,同时让他从意大利获得大量现金,帮助他在1508年被确认为皇帝。后来他让自己的儿子菲利普一世迎娶西班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储疯女胡安娜,这让其后代拥有了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权力。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查理五世】


马克西米利安的孙子,日后的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一世于1521年5月25日迎娶了波希米亚公主安妮,次年,斐迪南的妹妹玛利亚公主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伏线。

马克西米利安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欧洲的霸主。1506年,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子,查理的父亲美男子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继承了勃艮地伯爵和法兰德斯伯爵等职务,成为了西属尼德兰(今日的荷兰和比利时)的首位统治者。

之后马克西米连一世的亲家、西班牙的费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

当1526年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路易二世战死沙场后,根据之前提到的"普雷斯堡和约",马克西米利安另一个孙子,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份继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国王。


末年被称为窝囊废,早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称雄

【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领地示意图】


被称为"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将哈布斯堡家族打造成掌握欧洲的王朝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五世继承了所有祖父掌管的领地。在马克西米连一世的努力下,查理五世成为当时拥有领土最多的君主。几百年后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曾经通过联姻成为欧洲的老祖母,而马克西米连一世早在这之前就成为了欧洲的老外公。



缔造这一切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和继承他的查理五世,是将哈布斯堡王朝真正变成并维持住其统治地位的最主要功臣。哈布斯堡家族在这一时期可以说达到全盛,当然盛极自然而衰,但是这样一个起源于瑞士山区的家族,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从被人忽视的小贵族一步步成为了欧洲最庞大最负盛名的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