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不按规定投放垃圾被罚了吗?官方:暂时不罚,先培养习惯

12月1日,《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后,市民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会受处罚颇为关注。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目前,郑州市暂时不会对此开罚单,以引导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为主。

此外,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李雪生透露,到2021年郑州市生活垃圾处置要由填埋转换为焚烧发电,郑州市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郑州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市民有话说

12月1日,《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开始施行,意味着郑州市进入了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河南商报记者也探访了一些小区,听听市民的声音。

12月1日上午9点多,家住桐柏路191号院的杨先生像往常一样,拎着从家中分好的一袋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来到小区内的投放点后,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在郑州不按规定投放垃圾被罚了吗?官方:暂时不罚,先培养习惯

垃圾分类督导员将装满垃圾的厨余垃圾装上车,同时将空的厨余垃圾桶放在社区内。

“我们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有半年多了,经过督导员的讲解和积分兑换奖品等措施,很多居民都习惯了垃圾分类。”杨先生说。

当他得知分拣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实现闭环处理后,他说,“之前也听说过‘前分后混’的事,现在感觉自己在家分好垃圾有了成就感,这也能帮助还在观望的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在金水区经二路某小区,暂时还未开展垃圾分类,小区内只有一种垃圾桶,桶内也是各种垃圾混杂。

“先看看覆盖小区是怎么开展的吧,也好给将来我们的小区开始垃圾分类做好准备,毕竟垃圾分类是大趋势。”该小区居民金女士说。

而对于目前会不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该小区居民李先生则表示,“目前还不会,因为家里分不分类都一样,等到开始分类的时候再说。”

不按规定投放垃圾要被罚?暂时还不会

《办法》中,对不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个人要进行处罚。

具体来说,按要求投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罚款。

12月1日,《办法》开始实行,郑州市已经对此开罚单了吗?

“暂时还不会。”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郑州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王福深说,即使对已经覆盖的小区,也暂时不会处罚,“前期还是要多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习惯。”

虽然暂时不处罚,但王福深介绍,目前正在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今后肯定会有相应的执法活动,“对不按规定投放的市民先由执法人员要求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会走简易程序罚款50元。”

在郑州不按规定投放垃圾被罚了吗?官方:暂时不罚,先培养习惯

垃圾分类督导员将装满垃圾的厨余垃圾装上车,同时将空的厨余垃圾桶放在社区内。

明年6月底,郑州市各分拣中心将投入运行

12月1日,中原区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投入运行,中原区成全省首个实现生活垃圾闭环处理的区域,辖区居民不再担心“前分后混”。这无疑让郑州市其他地方的市民眼红:我们辖区的分拣中心什么时候能建好运行?

王福深说,对于郑州其他几个区以及县市区,分拣中心目前均已选址完毕并开工建设。

他介绍,经开区、郑东新区、管城区分拣中心预计明年2月底投入运行,航空港区预计明年3月底投入运行,金水区、高新区、惠济区预计明年6月底投入运行,其他7个县市区预计明年6月底投入运行。

可以说,最晚到明年6月底,郑州市全域都将实现生活垃圾闭环处理。

有市民会有疑问,后端处理设施没完全建好,前端分类意义何在?郑州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通过引导居民分类可以倒逼末端设施建设,等到末端建好后,前端没分好也不行,“毕竟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

2021年,郑州市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12月1日,在《办法》施行的第一天,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李雪生来到中原区,对中原区的生活垃圾收运工作进行督导。

对于郑州市下一步垃圾分类如何开展,李雪生说,在保证逐年完成覆盖率的基础上,要向广度和深度开展,不仅要努力实现居民小区的全覆盖,也要实现包括各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全覆盖,同时还要动员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此外要强化深度,对于可回收物的分类,还要继续细化。”

李雪生还透露,计划到2021年,郑州市生活垃圾处置要由填埋转换为焚烧发电,实现转换升级,目前,东部焚烧发电厂年处理生活垃圾4000吨,每天能产出200万度电,南部焚烧发电厂一期1000吨规模已经投入运行,二期2250吨规模已经开工建设,西部焚烧发电厂4000吨规模于12月底开工建设。

“垃圾不分类就是垃圾,分类就是资源。”李雪生通过媒体也呼吁市民本着节约、环保的原则参与垃圾分类,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 张惟一 王红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