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下杀手的摩拜,为什么靠“专利侵权”重新洗牌?



痛下杀手的摩拜,为什么靠“专利侵权”重新洗牌?

能否取得共享单车赛道的胜利,取决于技术创新?

文 | 华商韬略 曹谨浩

共享单车界在经过一轮洗牌和提价后,当人们以为共享单车的鏖战已经尘埃落定之时,摩拜却以一种釜底抽薪式的电子锁专利侵权诉讼方式率先敲响了又一轮战鼓。

摩拜单车起诉青桔单车与小蓝单车侵权案被正式受理,部分在北京市区带有被诉侵权的马蹄形锁具的青桔单车、小蓝单车被依法查封、扣押,两者均属于滴滴APP。

经历早期的浮躁,与近大半年的沉寂后,共享单车风云再起,进入了最终决战的赛道。

2015年,ofo作为第一家无桩租赁单车正式吹响了共享经济的浪潮,而摩拜以电子锁+GPS定位的技术优势与小黄车呈现双雄并立的格局。

2016年开始,共享经济成为风口上的宠儿,共享单车创业成为一时风潮

,9个月内,共有包括小鸣、小蓝、悟空、酷骑等超过44家共享单车企业入局,平均每月成立超过5家。

但尽管入局者众多,可在硬件上却不约而同采用了摩拜式的电子锁+GPS组合,后来即便是坚持廉价机械锁的小黄车也逐步转为了电子锁+GPS组合,也因此埋下专利保护的隐患。

在竞争最白热化的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共享单车领域至少发生了14件专利侵权纠纷,其中,永安行涉诉5件,摩拜单车涉诉5件,小蓝单车涉诉2件,ofo单车涉诉1件,酷骑单车涉诉1件。


痛下杀手的摩拜,为什么靠“专利侵权”重新洗牌?

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的白热化竞争,也成为了如今又一次引战变局的导火索。

2018年,行业洗牌来临,坚持不卖身的小黄车ofo陷入资金断裂危机沦为老赖,摩拜卖身美团,小蓝破产后被滴滴收购,加之更多小创业公司被淘汰后,共享单车行业变成了阿里、美团、滴滴等巨头之间相互鼎立的格局。

而经过一轮洗牌和提价后,当人们以为共享单车的鏖战已经尘埃落定之时,摩拜却以一种釜底抽薪式的电子锁专利侵权诉讼方式率先敲响了又一轮战鼓。

在诉讼请求中,摩拜公司主张自己是“一种马蹄形锁具”的专利权人,要求停止制造、使用、销售和许诺销售被诉侵权产品,销毁库存和专用于制造被诉侵权产品的零部件、工具、模具和设备。此外,摩拜还以保全证据为理由,请求相关部分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查封、扣押被诉侵权的共享单车,而结果不仅获得了支持,进一步的审理也正在进行。

这并不是摩拜第一次对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发难。


痛下杀手的摩拜,为什么靠“专利侵权”重新洗牌?

摩拜所拥有的该发明专利于2015年12月6日申请,于2018年9月11日予以授权公告。

在获得专利授权之后不到一个月,摩拜就向滴滴及青桔单车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索赔经济损失800万元。当时,滴滴回应摩拜起诉:将充分尊重知识产权。

而时隔一年之后,摩拜又把枪口指向小蓝与青桔,可谓新仇旧怨一起算。

加之冬季来临,共享单车界现金流收紧,除非小蓝单车与青桔单车短时间推出自己的专利发明并且开始全面换装,否则摩拜此举无疑将带来短时间的瘫痪性打击。

一场共享单车界的决战已经打响。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