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祠堂、堂號、祠聯與堂聯,你知多少?

  • 客家宗族都建有祠堂,包括宗祠和房祠。小的宗族有一兩個祠堂,大的宗族往往有數個、甚至數十個祠堂。在一個村落之中,往往有開基祖大宗祠和其大小支系的許多房祠,分佈較為集中,故而形成一個祠堂建築群。

    清代黃香鐵編纂的《石窟一徵·禮俗》卷四上雲:“俗重宗支。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廟,亦祠也。”梁伯聰在《梅縣風土二百詠》中也寫道:“祠宇繁多賽祭供,一城九李十三鍾。”並自注雲:“城內計鍾姓有祠十三所,李姓有祠九所,亦云多矣”。足見昔日客家宗族祠堂之多。再看梅城的張氏宗族,自明宗禎年間在東郊開基至1949年的三百多年間,先後建宗祠67座,其中張家圍內18座,圍外49座。
    祠堂文化主要表現在堂號和祠聯上。所謂堂號,是指祠堂的專有名號。凡是祠堂都有堂號。
    堂號有兩種類型,一是以該姓的郡望為堂號,即以該姓氏的發祥地命名。如李姓堂號為“隴西堂”,因李姓發祥地(始祖)在隴西(今甘肅省泰安一帶)。王姓堂號為“太原堂”,因王姓發祥地(始祖)在山西省太原市。但姓氏宗族往往不光以姓氏的總髮祥地為堂號,還取各支系的郡望為堂號,如賴氏有三個堂號:潁川堂、松陽堂、西川堂。
    穎川是賴姓的最早發祥地,而松陽和西川則是賴姓支系的發祥地(郡望)。也有多個姓氏宗族共一堂號的,如陳、鍾、賴、馮、韓姓氏的堂號都是穎川,是因為這五個姓氏都源自穎川。祠堂堂號表現了客家人牢記中原故土,是客家人尋根敬祖意識的體現。

    是以先祖的功業科第、首先文章或家庭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為堂號,稱為典故堂號。此堂號真實地反映了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意識與揚名顯姓的心理。如楊氏的堂號有弘農堂、天水堂、棲霞堂、四知堂、關西堂、紹德堂。弘農是楊氏的總堂號,其餘為支系郡望或掌故堂號。其中的四知堂的典故:東漢時荊州刺史楊震為官清廉,被他舉薦熾山東昌邑縣令的王密,為感其恩,懷金十斤深夜謁見楊震,請其收下,楊震拒收其送來的黃金,並正告他:“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退。楊氏後世為彰其祖輩等清廉之風,故以“四知”為堂號。
    祠聯是指過年祭祖時用大紅紙書寫貼於祠堂或圍屋大門側的對聯和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上堂龕臺兩邊紅柱上的對聯。前者稱祠門聯,後者稱為堂聯。
    祠門聯有固定的格式和字數規定,上、下聯均為四字,一般上聯為姓氏發祥地(郡望),下聯為家族先祖顯赫人物崇高業績。如李姓祠門聯:“隴西世澤,柱史家聲”。柱史,源出於老子李耳。李耳,河南鹿邑人,任周守藏室之下史,通曉古今之變。道教創始人。楊姓祠門聯:“四知世澤,三相家聲。”“四知”典故上面已講,“三相”指明朝內閣大臣楊溥、楊士奇、楊榮。

    堂聯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往往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客家現實生活碰撞而產生的人文心態的表露。其內容大致有如下幾方面:
    1、追根溯源,尋根問祖。
    如興寧市石氏“萬石流衍”祠堂聯:
    肇基河南,遷基江南,建基閩南,擴基嶺南,年近三千年歷史;
    始祖碏公,遠祖奮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萬石流衍。
    數十字堂聯,將石氏宗族發展、遷徙歷史寫得一清二楚。
    2、顯揚祖德,激勵後生。
    再如興寧市石氏又一堂聯就屬這一類:
    昔日三稟九秀以罕為貴,翰林欽賜常誇耀;
    今朝萬紫千紅見多不奇,玉樹開花未聞香。
    3、艱苦創業,勤儉持家。
    如豐順縣建橋圍張氏“榮封第”堂聯:
    為創業守成,人都須處處關心,吾輩可稟斯言,方可期榮宗耀祖,
    理讀書耕稼,事總要時時立志,爾曹能遵此意,便堪稱肖子賢孫。

    4、樂觀豁達,積極向上。
    如蕉嶺縣文福淡定村丘逢甲故居“培遠堂”堂聯:
    西枕廬峰,東朝玉筆,山水本多情,耕讀漁樵俱適意;
    南騰天馬,北渡仙橋,林泉皆勝境,同藏出處盡隨心。
    5、崇文重教,耕田讀書。
    如福建永定湖坑鄉:“經德堂”有林則徐手書堂聯:
    第一等人,忠臣孝子;
    只兩種事,耕田讀書。
    6、關心國家,努力奮進。
    如福建永定湖坑鄉“振成樓”嵌字堂聯:
    振作那有閒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需努力;
    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7、仁愛處世,以禮待人。
    如興寧市大坪楊氏“善慶圍”堂聯:
    忍人讓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壽;
    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點天理積子積孫。(摘自網絡)
  • (文旅龍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