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千年古驿站,今朝焕新采

千年古驿站 今朝焕新采

达人西游探寻巴楚红海景区

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千年古驿站,今朝焕新采

红海景区航拍图。阿丑视界摄

纵然想过千遍万遍,11月24日,当“新疆是个好地方 • 达人西游第8季——畅游冬疆”的网络达人们真正走进喀什地区巴楚县红海景区时,才发现这里虽地处沙漠边缘,却古树婆娑碧波荡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田园风光幽美动人。

沙漠边缘有片海

红海景区的大门是一座仿古城堡,门楣上悬挂一块写有“尉头洲”的匾额。这是因为巴楚县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

在红海景区门口,迎接达人们的是一场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两名当地农民自弹自唱随驼队走向城门,原来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一支表演队伍,欢迎远客。

达人和驼队款步进城,来到中央部落,打铁铺、编织铺、乐器铺等各式手工作坊分布其中,匠人们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

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千年古驿站,今朝焕新采

红海景区,斯德克 • 艾再孜在打造一把镰刀。达人“背着背包go”摄

27岁的斯德克 • 艾再孜正站在一个一米来高的地坑里打制镰刀。他将一块弯铁放进碳火里烧到通红,然后拿出来用铁锤叮叮咚咚一番捶打。他身旁的货架上摆放着镰刀、坎土曼、铁锹、水壶等工艺品。

斯德克是景区所在地阿纳库勒乡农民,从小跟父亲学打铁。2016年,红海景区升级改造后,斯德克受聘到景区从事打铁技艺展示,每月可得4000元工资,在这里制作的工艺品如果有人买走,收入也归他所有。景区还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代售斯德克这样的非遗传承人的作品。

斯德克说,以前他跟随父亲在乡里开打铁铺,收入不稳定。后来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买老式农具的人越来越少,打铁的生意也渐渐萧条。到红海景区工作后,斯德克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从心底升起一种自豪感,原来自己是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千年古驿站,今朝焕新采

红海景区一只白鹭飞过水岸。达人“L-倾城时光”摄

三个“红”织出田园美景

红海景区负责人李万山介绍,景区里藏着三个”红”。

第一个“红”是景区周围有很多红柳,每年7到10月开花时粉粉的,如梦似幻。第二个“红”是景区的水域中有一种红色水草,每年夏季呈现红彤彤一片,赏心悦目。第三个“红”是景区里有云扬纪念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巴楚县时任县长李云扬带领群众花8年时间,挖成红海水库解决当地人的吃水难题,为纪念这一壮举,巴楚县建设了李云扬纪念馆,后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万山介绍,红海景区始建于2009年。2014年,在上海援疆的帮助指导下,巴楚县编制完成《红海旅游扶贫规划》,把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创建工作有机结合,于2016年基本建成红海景区如今的规模和风貌。

“我们依据规划,以丝路驿站文化、烽燧文化、胡杨文化等人文历史文化为底蕴,以河流、湖泊、湿地、戈壁、荒漠、绿洲、森林等暖温带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综合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构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李万山说。

同时,景区将文化与旅游融合,成立了农牧民演绎队,聘请当地能歌善舞的农民演绎大型歌舞,组织贫困村民成立叼羊、赛马、斗鸡、斗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队和观光马车服务队。

至目前,红海景区直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96个,带动81户贫困户脱贫,2019年上半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07%。

41岁的阿布都热西提 • 阿不都克里木是当地一名农民,因为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且能歌善舞,2015年受聘到红海景区做特型演员,后来又在景区打馕卖。告别贫穷的他,很快找到女朋友走进婚姻殿堂。

“因为红海景区,我顺利脱贫还有了家庭,现在的生活真是做梦都在笑。”阿布都热西提说。

新疆是个好地方——达人西游:千年古驿站,今朝焕新采

红海景区,一位非遗传承人在表演卡龙琴。阿丑视界摄

美景深处有人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海景区更深处,掩映着阿纳库勒乡塔拉硝尔村,一个典型的“景中村”。

塔拉硝尔村民居经翻建、修整后,保留了统一的生土色调,人居环境窗明几净,有上下水独立卫生间,整个村子经过绿化、亮化后干净整洁,田园风光美丽动人。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看到景区游客渐多,开起农家乐、民宿,有的凭一技之长在景区找到工作,生活过得蒸蒸日上。

54岁的卡德尔 • 马木提从小学会养马骑马,现在景区饲养马、骆驼、羊驼等动物,月工资4500元,他的爱人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干环卫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家里的几亩土地已经流转出去,每年也能得一笔费用。

“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卡德尔乐呵呵地说,以前村里没有通往外面的大路,人们出行非常不方便。现在不仅环境好了,自己和爱人还在家门口有了稳定工作,孩子们在安心上学,虽不大富大贵但很宽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