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

記得中學時讀過日本作家慄良平的《一碗陽春麵》,那時起,對陽春麵就有著一種良好印象,因為那面裡有著親情團結奮鬥與抗爭,後來,對陽春麵品味多了,發現陽春麵不只是簡單面食,裡面蘊涵著的汁味竟然是上海滋味。

一碗陽春麵

陽春麵舊稱光面或清湯光面,是上海風味特色小吃之一,與生煎饅頭五香豆一樣格式在上海人心中。上海陽春麵講究湯料,一大碗麵,蔥翠清湯青青白白,一抹面條排列整齊,如美女秀髮一樣惹眼養眼。最早湯料也的確是清水打底,後來,經過改進,使用清湯做底湯,才由清水變清湯。早年,陽春麵叫光面,沒有澆頭,是下里巴人之食,因為光面讀音不吉,“光”有失去之意,此面在當時上海灘僅售十文,上海市井隱語中十為陽春,後來聰慧之士便給這面改名陽春,便有了陽春麵一名。

一碗陽春麵

吃麵

美食作家邵宛澍在《梅璽閣菜話》裡對陽春麵這樣寫到:“不但用的是高湯,有著各式物件的精華,透著一份清香,透著一份醇鮮,同有著上海這個特殊開放口岸百多年來的精華,透著一份矜持的懷舊,透著一份自賞的孤芳。”讀畢,味道不知不覺意想而出,細碎蔥花和骨湯鮮味就是陽春麵的魅力所在,那細長如絲麵條裡似乎裹著上海開埠以來許多平民生活簡單的寫真與縮影,在高湯氤氳熱氣飄逸中,多少往事盡在其中。陽春麵,延伸了許多上海人的記憶,是刻在骨子裡的一個暗記,以至於離別上海多年的老上海,回滬後非要痛快吃一大碗陽春麵,方才有了回家感覺。

一碗陽春麵

鹹菜蘿蔔辣醬

如今陽春麵大多配些澆頭,也是花樣百出,從低檔鹹菜蘿蔔辣醬到中檔烤肉燻魚醬排,還有高檔黃魚海鮮蟹黃等,可謂隨心所欲了;碎菇蝦皮紫菜也溜進陽春麵,重重香味,將面味更上一碼,讓人齒頰留香流連難忘。儘管面含澆頭多味多香,一旦吃起來,面是面,菜是菜,感覺兩者根本就勿搭界。

在上海小居期間,莫過於喜歡那簡樸清爽葷素蓋澆皆有的陽春麵,瀰漫於鼻腔嘴裡香氣,讓人記憶浮蕩;絲絲白麵,在心中簡單地平添出縷縷美食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