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公元876年3月的一個早晨,遵義北部的一處山谷中,一支整齊劃一,打著楊字,其後的軍隊出現在這裡,為首一人是浙江會稽太守楊端。遵義距離大唐首都長安1000多公里,在世人眼裡這裡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身為會稽太守的楊端,為什麼會出現在這片蠻荒之地?它的出現帶給這片土地的又是什麼呢?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楊端

公元859年,大唐王朝已經進入了垂垂暮年。這一日早朝,剛剛即位幾個月的唐朝第17位皇帝唐懿宗皺著眉頭端坐在龍椅上,朝堂下文武百官已經炒作一團,爭吵的重點是南詔入侵播州如何應對。

大唐王朝自建國以來對外用兵不斷,但自始至終與之較勁的外敵只有一個,那就是地處西南的吐蕃政權。為了制約吐蕃,唐朝第九位皇帝唐玄宗曾大力扶持由雲南6個少數民族合併為一的地方勢力,以牽制吐蕃。不料南詔強大後竟然公然宣佈立國,進而把矛頭轉向大唐王朝,成了唐朝後期的心腹大患。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南詔軍

自安史之亂後,元氣大傷的唐朝又與吐蕃﹑回紇進行了連綿百年的戰爭,幾乎耗盡了元氣。在這樣的形勢下,兵從何來?

良久之後,丞相杜審權上奏到:“陛下可向天下招募勇士,收復播州,並宣佈如應募出征可以永鎮斯土,兵源自可解決”。丞相杜審權的建議得到了唐懿宗的認可。但讓朝廷上下沒有想到的是,詔諭發出不久,唐王朝就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南詔入侵一事,漸漸被朝廷上下擱置一旁。

公元873年,大唐懿宗去世,繼位的是年僅12歲的唐僖宗。對於南詔的戰事,它延續了懿宗皇帝的舉措,一面命大將高駢率河東﹑山南西道﹑東川兵援救成都,一面再次向天下發布“募天下精兵南征,收復播州的詔諭。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發佈詔喻

詔喻的發佈令身為會稽太守的楊端心動不已。公元876年,在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準備之後,懷著為朝廷分憂解難,為家族擴大領域的美好願望,楊端率領與楊氏一族血脈相連的“八姓”族兵4000餘人出發了。楊端的軍隊是由八大姓的家兵所組成的,分別是令狐﹑成﹑趙﹑猶﹑婁﹑梁﹑韋﹑謝“八姓,這八姓世代依附於楊氏一族,相互間多有血緣關係,凝聚力極強。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公元876年,楊端軍從瀘州合江沿赤水河進入播州,正式參與道與南詔軍的交戰之中。在最初的幾次交鋒中,楊端軍以及精良的裝備和勇猛頑強的作戰意志,藉助地形優勢屢屢挫敗敵軍,逐步站穩了腳跟。

公元878年,唐軍大將高駢誘敵深入,在成都一帶重創南召軍主力,南詔皇帝蒙世隆被迫撤軍,但在撤軍之時,仍留下一支部隊與羅閩部族聯手據守播州。數月後的一個夜晚,留在亳州的羅閩部和南詔軍傾巢出動,悄悄開到高堯山下的羅閩河畔,準備渡河偷襲楊端大營。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令南詔軍意外的是,楊端對敵方的動向早有察覺,敵軍渡河剛剛過半,伏兵四起,楊端一馬當先,羅閩部與南詔軍混亂中死傷慘重。楊端與各路義軍乘勢一路追殺,敵軍終於陷入不可收拾的大潰敗。

這一仗打了以後,基本上奠定了楊端在播州生根落腳的機會。戰後,南詔軍勢力全面退出亳州。消息傳來,唐王大喜,由於各路義軍中楊端軍出力最大,唐僖宗特意下旨,封楊端為播州侯,並許以楊氏一族世襲永鎮播州。此時的楊端雖被封為播州侯,但實際統治地域只有亳州北部,即今天的遵義地區方圓不過數百里,播州的其他更廣大地域仍由當地各部族佔據。

曾經的夜郎國居然有個家族政權,勇猛異常力挫南詔軍外界知之甚少

到公元1000年的時候,楊氏一族幾乎征服了所有對手,統一了整個播州地區。而在羅閩河西岸,與之爭鬥了一個世紀的羅閩部族,也慢慢停止了攻伐,默認了楊氏一族的存在。一統亳州的楊氏一族,為建立穩固的統治基礎,他們新修水利發展生產,與此同時開始對彝人實行大範圍文化教育。在此後的數百年間,播州的經濟文化不斷髮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