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湖北民族大学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身兼数职

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

及装备领域苦心钻研,硕果累累

他申请专利170 余件,其中授权80余件;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带领团队完成的“超轻环保 E-TPU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成果获 2018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

是谁?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秦柳(右一)在湖北民大新材料成型及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介绍科研项目。

叫秦柳

硕博连读 将理论转化为应用

1 1985年,秦柳出生于恩施;

2 2005年,考入湖北理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

3 2009年,考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制造技术。

读硕期间,秦柳倾向于应用研究,结合科研方法和自身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他主动要求常驻企业,选择山东威海三角集团轮胎项目。

4 2011年,他又承接了浙江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滚塑设备项目。

他长期蹲驻企业车间,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企业改进和升级产品、设备,研究效果显著。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在行业里排到前三。企业负责人感激秦柳的付出,向他抛出橄榄枝,秦柳因要攻读博士而拒绝。

5 2012年,凭借硕士期间的优异成绩及科研能力,秦柳被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破格录取,硕博连读。

6 2015年,秦柳完成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秦柳积极和企业负责人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除了学习,我要做的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完善理论,潜心研究。”秦柳说。

在学校及导师的帮助、鼓励下,秦柳走上了创业之路。2013 年 3 月,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秦柳担任该公司总经理。

回报家乡 校企联合共发展

博士毕业后,秦柳受邀来到湖北民族大学担任特聘教授。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结合自身科研和企业创办经验,秦柳发现——

国内很多高校科研技术成果

起点高、较前沿化

国内制造业企业因急着

向高精尖产业转型而迫切需要

新技术、新人才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为此,秦柳结合企业所需,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管理模式,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科学研究为基础,实行“四个合一、两个真实”(即课堂与车间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真实的案例教学、真实的工程训练),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

创业班。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相对于单纯的实验室研究

校企联合需要兼顾校企双方利益

秦柳认为——

要站在企业发展立场,考虑技术成熟性、市场容纳率和企业投资回报率等,才能实现科研成果价值最大化。

他先后联合8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合作项目10余项,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2项;带领交叉学科班学生100多人次深入企业一线,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申请发明专利 72 件、申请国家级创新项目6项。

2017年12月

湖北民族大学成立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

秦柳任院长

科研创新 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近年来,秦柳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科学研究,致力构建湖北民族大学应用科研成果产业化实践模式,牵头组建了湖北民族大学新材料成型及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组建高校学科交叉服务应用产业化联盟和产学研联盟应用中心,有效整合上中下游产品技术,协同多家企业开展项目研究与产业化。他承担的“恩施州重点创新团队——ETPU环保弹性地坪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成果在恩施经济开发区成功实现产业化;分别为企业设计组建旭日滚塑研发基地和格林美孚新能源汽车塑化制造研究中心;被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聘为产业发展顾问。

围绕“中国制造 2025”战略定位

秦柳及其团队始终坚持绿色发展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2016 年 9 月,秦柳创立的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恩施市,致力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研转化平台,帮助更多有资本无技术的企业实现创业梦想。近三年来,实现多家校企科研成果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纳税2700万元;带领高校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应用科研服务,实现科研产业化间接经济效益1.2亿元。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谈及未来,秦柳说——

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将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依托,集合省内外其他科研机构、人才及设备资源,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建立富硒生物医药保健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信息产业中心三大中心,形成知识产权生产、转化、交流及融资平台,用5年时间建成一个中西部领先、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生态科创园,助力恩施经济建设。

凭着对教育科研执着的精神

秦柳在校企合作

与科研支撑产业发展方面

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现了恩施新时代青年

担当社会责任和科技使命的新风貌

记者白潜倩 实习生黄 薇 通讯员向 慧

编审 | 曾 伟

恩施骄傲!他身兼数职,潜心科研,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