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文 | 紅肚兜兒,一枚貌美如花的女作家,耿直的老司機,更多文章請搜索“紅肚兜兒”。

想起看過的紀錄片《徒手攀巖》。

片中,三十多歲的男主亞歷克斯•霍諾德,要徒手攀登無比艱險的酋長巖,作為一項極限運動,他知道攀爬過程中,自己分分鐘可能跌落懸崖斃命。

在他做準備的那段時間,就聽到有同行意外喪生的新聞,但他沒有驚訝,也沒有恐懼,因為這是他的愛好,他選擇的職業,明知死神的鐮刀懸在頭頂,也能享受其中。

除了專業從事極限運動的人,有誰願意不顧一切去挑戰極限?又有誰適合不顧一切去挑戰極限?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看到高以翔在運動競技型綜藝中猝死的消息,真覺得如今這幫藝人被逼到了極限。

作為藝人,本來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夠了,好好演戲,好好塑造角色,贏得觀眾的認可,贏得屬於自己事業的獎盃,在自己內行的事上,追求極致。

如今看來,一個藝人如果僅僅是從藝,好像遠遠不夠。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從明星們開始涉足真人秀,他們身上的各種潛能就被竭盡所能地挖掘販售,一開始還挺輕鬆,就是旅遊玩樂吃喝,或者跨界唱唱歌演演戲,或者玩玩街頭遊戲,遊樂園過山車。

後來,就越來越驚險,越來越刺激,要讓明星走上超人的路子。

未經專業訓練的明星,要完成專業的高臺跳水;沒有鍛鍊經驗的明星,要拼肺活量拼到暈倒;要速度,要力量,要技術,還要表現力強,凸顯綜藝效果。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高以翔參加的節目中,有高空滑索,攀爬登頂,高樓速降……每一項都極度驚險刺激,每一項都是巨大的生理挑戰,而這些項目都是連軸轉地通宵錄製,在身體極度疲勞的狀態下完成。

同期參加節目的明星範丞丞、李振寧曾累到嘔吐吸氧,連專業運動員出身的李小鵬和鄒市明都表示“接受不了節目的強度”。

明星們用突破自己的身體極限,換來一個節目的“可看性”,而他們也不是鐵人三項運動員啊!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然而,相比在綜藝節目裡冒險、受傷甚至喪命,沒有綜藝可上,對明星來說也許更可怕。

為了維持曝光率,為了保持粉絲的粘性,為了更高的收入,他必須要參加綜藝,他們必須要為了人氣而拼盡全力,逼得自己十項全能,在不擅長的專業領域裡,玩命努力。

你可能覺得明星光鮮亮麗不差錢,上綜藝只是做秀,但這一切背後其實他們也是“打工仔”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一方面,好劇本好角色好班底,並沒有那麼多,網絡時代一切瞬息萬變,爆紅之後,往往緊接著就是爆冷,人們從熱愛到遺忘,不過一眨眼,所以存在感就是明星的命。

另一方面,各種真人秀層出不窮,運氣好的話,明星可以藉此攀上另一個高峰,所以危險也罷,疲勞也罷,都是為了名利要付出的代價,越能忍,越敢拼,收穫的益處也越大。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說到底,仍是對成年人來說最殘酷的兩個字——焦慮。

原以為,明星這樣光環閃耀的人群,掙錢容易,又倍受追捧,每天都活在鮮花掌聲中,才不會像普通老百姓一樣,為了生計發愁,為了未來焦慮,像勞碌的工蟻一樣,一秒鐘也不敢停下。

可是,看著明星們前赴後繼,在綜藝節目裡被虐得傷痕累累,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要玩命地吸引眼球,吸引流量,像一顆始終不敢斷電的燈泡,持續消耗能量,持續發光發熱,才能保持個人的價值。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和朋友們聊天,各人都活得不輕鬆。

父母年齡大的,焦慮沒有足夠的錢給他們養老;有孩子的,焦慮怎麼削尖腦袋擠進好一點的學校;買了房的,焦慮工作朝不保夕;沒買房的,每天一查房價就要犯心臟病。

我們分分鐘都緊提著一口氣,不敢懶惰,不敢停下,不論幹淘寶還是做公號,哪一天不熬過12點?不論朝九晚五還是996,需要加班的時候誰敢說一個“不”字?

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成家立業,想要給父母子女一個安適的環境,想要不被隨機冒出的生活風險擊潰,我們就得像籠子裡那隻倉鼠一樣,飛速奔跑。

可是看看明星又如何呢?

你是一個演員,可僅僅會演戲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積聚人氣,你得上綜藝,得完成各種艱險的競技任務,得透支自己的生命能量,得把業餘表現得像專業一樣完美。

從明星到普通人,我們都像那個一直疾速旋轉的陀螺,彷彿一旦停下來,就是夢醒時刻。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有時想想,得到夢想的一切,我們就能停下來嗎?為了得到夢想的一切,真值得玩命嗎?

雞湯說,如果不能快樂,那就祝你平安。

可是看看周圍,那麼多瘋狂運轉的人,有綜藝中飛跑的藝人猝死了,有連續熬夜加班的程序員猝死了,有終日埋頭寫稿的公號作者猝死了,有全年無休的網站主編猝死了……

以前提起心源性猝死是老年人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高危人群變成了30歲~50歲。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人生在世,命就這一條。

那個“漁夫與富翁”的故事這樣說——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一位到海邊度假的富翁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覺的漁夫。

富翁說:"今天天氣好,正好可捕魚,你怎麼在這裡睡大覺?"

漁夫說:"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捕10公斤魚,平時要撒網5次。今天天氣好,我只撒網2次,任務就全部完成,所以沒事睡大覺。"

富翁說:"那你為什麼不借機多撒幾次網,捕更多的魚呢?"

"那又有什麼用呢?"漁夫不解地問。

富翁說:"那樣你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買一艘大船。"

"那又怎樣?"

富翁說:"你可以僱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魚。"

"然後呢?"

"你可以辦一個魚類加工廠,那你就可以做大老闆,再也不用捕魚了。"富翁說。

"那我幹什麼呢?"

富翁說:"你就可以在沙灘上曬曬太陽,睡睡覺了。"

漁夫說:"我現在不就在睡覺曬太陽嗎?"

講道理永遠容易。

如何活下去,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難題。

文 | 紅肚兜兒,一枚貌美如花的女作家,耿直的老司機,更多文章請搜索“紅肚兜兒”。

高以翔走了,還有很多人,不想玩命,卻也不敢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