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2019年11月26日晚,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议案》,拟与控股子公司东华能源(新加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加坡东华”)共同投资设立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暂定名,实际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

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为30亿元,其中,东华能源现金方式认缴22.5亿元,新加坡东华认缴7.5亿元。新公司注册地址暂定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实际地址以工商登记为准),主要经营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的科技研发;聚丙烯销售


据悉,东华能源设立该控股子公司是为了推进落实9月16日与广东省金辉新材料股权投资中心(以下简称“金辉新材料”)签署的《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协议》各项约定。


该协议旨在在茂名滨海新区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大湾区氢能源产业链,启动项目投资总额预计400 亿,包括:


1、利用进口的高纯度丙烷,采用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和装置,一期建设2个5万吨级液化烃专用码头及相应的仓储罐区,2套丙烷脱氢(PDH)装置,2-3套聚丙烯(PP)装置,总投资约110亿元。二期建设1-2 套丙烷脱氢(PDH)装置,2套聚丙烯(PP)装置,总投资约80亿元。三期再建设1-2套丙烷脱氢(PDH)装置,下游配套2 套聚丙烯(PP)装置,总投资约60亿元。


2、根据新区产业发展情况,四期利用PDH装置副产乙烷气及丙烷和丁烷建设乙烯装置,下游配套丁二烯装置和聚乙烯装置,总投资约150亿元。


3、以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三元共聚(用于3D打印技术)等新材料研发利用,打造绿色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


4、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及应用,烷烃脱氢项目产生的氢气与园区产业需求相结合,实现循环利用。


5、结合广东省氢能走廊开展茂名市及周边地区氢气分销、加氢站和 LPG充装站建设及运营等业务。


茂名政府对东华能源启动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将确保其为排他性的龙头项目,在茂名地区内不再引进同类装置;协调支持东华能源在茂名市及周边地区、珠三角的各地市建设加氢站,打造珠三角、大湾区氢能源走廊,并协助其取得相关的规划、土地和审批手续等,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


资料显示,新加坡东华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液化石油气国际贸易业务,截止2018年末其总资产55.58亿元,净资产16.1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303.88亿元,营业利润1.92亿元,净利润1.74亿元。


对于本次投资,东华能源表示,本次投资建设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撬动公司新能源及新材料下游产业链,在氢能应用的领域寻求突破和主体支撑。各方共同按照国际领先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区目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成后,公司的整体规模、业务结构、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等均将实现质的变化。项目实施可为公司的战略转型和产业链延伸搭建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为公司的产业升级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靴子终落地,东华能源

PP产能剑指世界第一


2019年,8月18日晚间,东华能源发布公告,公司与茂名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以绿色化工为基础,联合打造大湾区氢能源产业链。


东华能源与广东省金辉新材料股权投资中心作为乙方,有意通过发起成立产业基金的形式投资建设丙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撬动新能源及新材料下游产业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启动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现在随着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成立,可以说靴子终于落地了!

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注册于张家港保税区。公司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002221.SZ),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内最大的LPG综合运营商。


已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液化石油气进口和销售量行业第一,LPG贸易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以液化石油气为主的烷烃资源进口、销售和深加工,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和氢能源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LPG综合运营商。

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目前,东华能源正坚定不移从能源端向下延伸,未来更加一手抓“聚丙烯”、一手抓“氢气”,站稳宁波基地和珠三角,宁波和茂名组合的双轮驱动。

张家港已投产1套40万吨/年聚丙烯、宁波已投产1套40万吨/年聚丙烯、宁波在建二期8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3期项目规划,现在,茂名将投资6套聚丙烯装置。


茂名6套300万吨

宁波8套400万吨

张家港2套 60万吨

连云港 3套120 万吨

880万吨聚丙烯,全球第一!

目前全球第一中石化,

现有产能约800万吨聚丙烯,

全球第二利安德巴赛尔约700万吨,

东华能源建成后

将超越中石化与利安德巴赛尔!

所有装置都布局在江浙粤市场最前沿!

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加工以及氢能源利用C3全产业链!


聚丙烯竞争迈上新台阶


2010年,中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054.73万吨/年,为首次突破千万吨门槛。中国聚烯烃用6年时间,2016年,基建完成生产能力突破2000万吨/年。


2021年,中国聚丙烯生产能力将突破3000万吨/年这次用了5年;也许,下一个1000万吨产能增长仅仅需要3年时间。

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最新统计,国内新增聚丙烯装置企业:龙油化工、恒力石化、宝来化工、辽阳石化、唐山旭阳石油化工、利和知信、天津渤海化工、万华化学、恒昌化工、金能科技、齐鲁石化、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浙江石化、华泰盛富、连云港石化、裕龙石化、中石化大路煤化工、海南炼化、中化泉州、中石油广东石化、埃克森美孚、青海大美煤业、延长中煤(二期)、神华包头(二期)、贵州能化、东明石化、鲁清石化、镇海炼化、宁波金发新材料、东华能源、中海油大榭石化、古雷石化、中科炼化等,计划增加国产聚丙烯树脂供应有望超过

2900万吨


2019年已经投产的聚丙烯装置有:久泰能源、恒力石化(1套)、卫星石化、中安联合、宝丰能源、东莞巨正源,浙江石化和恒力石化项目投产在即。2020年将成为扎堆投产年。

政府全力支持,东华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过度产能扩张将推动市场竞争格局快速转变,新投产装置多为百万吨级,生产能力较强,且生产产品多元化。进口量很难在短期内被全部挤出去,绝对量过剩后升级内部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小本粉企业的开开停停更加常态化,甚至部分出清。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

规模优势、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将是聚丙烯生产企业安身立命的必备条件。


目前从规模上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能源、延长集团、浙江石化、东华能源正形成聚丙烯行业第一梯队阵容。但宝丰能源、恒力石化、中景石化、巨正源、宁波金发新材料、金能科技、宝来化工等正紧随而至。


东华能源能否在第一梯队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图文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者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若您发现图文内容(包含文字、图片、表格等)等对您的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侵犯,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