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2019年11月26日晚,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的議案》,擬與控股子公司東華能源(新加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加坡東華”)共同投資設立東華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暫定名,實際名稱以工商登記為準)。

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控股子公司註冊資本為30億元,其中,東華能源現金方式認繳22.5億元,新加坡東華認繳7.5億元。新公司註冊地址暫定廣東省茂名市濱海新區(實際地址以工商登記為準),主要經營基礎化工原料、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的科技研發;聚丙烯銷售


據悉,東華能源設立該控股子公司是為了推進落實9月16日與廣東省金輝新材料股權投資中心(以下簡稱“金輝新材料”)簽署的《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協議》各項約定。


該協議旨在在茂名濱海新區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和大灣區氫能源產業鏈,啟動項目投資總額預計400 億,包括:


1、利用進口的高純度丙烷,採用世界先進生產工藝和裝置,一期建設2個5萬噸級液化烴專用碼頭及相應的倉儲罐區,2套丙烷脫氫(PDH)裝置,2-3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110億元。二期建設1-2 套丙烷脫氫(PDH)裝置,2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80億元。三期再建設1-2套丙烷脫氫(PDH)裝置,下游配套2 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60億元。


2、根據新區產業發展情況,四期利用PDH裝置副產乙烷氣及丙烷和丁烷建設乙烯裝置,下游配套丁二烯裝置和聚乙烯裝置,總投資約150億元。


3、以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三元共聚(用於3D打印技術)等新材料研發利用,打造綠色環保新材料產業基地。


4、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及應用,烷烴脫氫項目產生的氫氣與園區產業需求相結合,實現循環利用。


5、結合廣東省氫能走廊開展茂名市及周邊地區氫氣分銷、加氫站和 LPG充裝站建設及運營等業務。


茂名政府對東華能源啟動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將確保其為排他性的龍頭項目,在茂名地區內不再引進同類裝置;協調支持東華能源在茂名市及周邊地區、珠三角的各地市建設加氫站,打造珠三角、大灣區氫能源走廊,並協助其取得相關的規劃、土地和審批手續等,積極推進加氫站的建設和運營。


資料顯示,新加坡東華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液化石油氣國際貿易業務,截止2018年末其總資產55.58億元,淨資產16.10億元,全年營業收入303.88億元,營業利潤1.92億元,淨利潤1.74億元。


對於本次投資,東華能源表示,本次投資建設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將撬動公司新能源及新材料下游產業鏈,在氫能應用的領域尋求突破和主體支撐。各方共同按照國際領先的世界級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區目標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項目建成後,公司的整體規模、業務結構、市場競爭和盈利能力等均將實現質的變化。項目實施可為公司的戰略轉型和產業鏈延伸搭建良好的產業發展平臺,為公司的產業升級和持續盈利能力的增強奠定基礎。


靴子終落地,東華能源

PP產能劍指世界第一


2019年,8月18日晚間,東華能源發佈公告,公司與茂名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以綠色化工為基礎,聯合打造大灣區氫能源產業鏈。


東華能源與廣東省金輝新材料股權投資中心作為乙方,有意通過發起成立產業基金的形式投資建設丙烷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撬動新能源及新材料下游產業鏈,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其中啟動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


現在隨著東華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成立,可以說靴子終於落地了!

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註冊於張家港保稅區。公司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002221.SZ),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國內最大的LPG綜合運營商。


已連續四年蟬聯全國液化石油氣進口和銷售量行業第一,LPG貿易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以液化石油氣為主的烷烴資源進口、銷售和深加工,致力於將國際優質烷烴資源與中國經濟增長需求相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和氫能源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的LPG綜合運營商。

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目前,東華能源正堅定不移從能源端向下延伸,未來更加一手抓“聚丙烯”、一手抓“氫氣”,站穩寧波基地和珠三角,寧波和茂名組合的雙輪驅動。

張家港已投產1套40萬噸/年聚丙烯、寧波已投產1套40萬噸/年聚丙烯、寧波在建二期80萬噸/年聚丙烯項目,總投資60億元的3期項目規劃,現在,茂名將投資6套聚丙烯裝置。


茂名6套300萬噸

寧波8套400萬噸

張家港2套 60萬噸

連雲港 3套120 萬噸

880萬噸聚丙烯,全球第一!

目前全球第一中石化,

現有產能約800萬噸聚丙烯,

全球第二利安德巴賽爾約700萬噸,

東華能源建成後

將超越中石化與利安德巴賽爾!

所有裝置都佈局在江浙粵市場最前沿!

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加工以及氫能源利用C3全產業鏈!


聚丙烯競爭邁上新臺階


2010年,中國聚丙烯生產能力為1054.73萬噸/年,為首次突破千萬噸門檻。中國聚烯烴用6年時間,2016年,基建完成生產能力突破2000萬噸/年。


2021年,中國聚丙烯生產能力將突破3000萬噸/年這次用了5年;也許,下一個1000萬噸產能增長僅僅需要3年時間。

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最新統計,國內新增聚丙烯裝置企業:龍油化工、恆力石化、寶來化工、遼陽石化、唐山旭陽石油化工、利和知信、天津渤海化工、萬華化學、恆昌化工、金能科技、齊魯石化、淄博海益精細化工、浙江石化、華泰盛富、連雲港石化、裕龍石化、中石化大路煤化工、海南煉化、中化泉州、中石油廣東石化、埃克森美孚、青海大美煤業、延長中煤(二期)、神華包頭(二期)、貴州能化、東明石化、魯清石化、鎮海煉化、寧波金髮新材料、東華能源、中海油大榭石化、古雷石化、中科煉化等,計劃增加國產聚丙烯樹脂供應有望超過

2900萬噸


2019年已經投產的聚丙烯裝置有:久泰能源、恆力石化(1套)、衛星石化、中安聯合、寶豐能源、東莞巨正源,浙江石化和恆力石化項目投產在即。2020年將成為扎堆投產年。

政府全力支持,東華能源茂名公司正式落地

過度產能擴張將推動市場競爭格局快速轉變,新投產裝置多為百萬噸級,生產能力較強,且生產產品多元化。進口量很難在短期內被全部擠出去,絕對量過剩後升級內部競爭淘汰落後產能,小本粉企業的開開停停更加常態化,甚至部分出清。在競爭不斷加劇的當下,

規模優勢、區位優勢、成本優勢將是聚丙烯生產企業安身立命的必備條件。


目前從規模上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能源、延長集團、浙江石化、東華能源正形成聚丙烯行業第一梯隊陣容。但寶豐能源、恆力石化、中景石化、巨正源、寧波金髮新材料、金能科技、寶來化工等正緊隨而至。


東華能源能否在第一梯隊中脫穎而出,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圖文內容來源於公開資料或者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若您發現圖文內容(包含文字、圖片、表格等)等對您的知識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