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今天下午,杭州都市圈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在湖州安吉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大纲、批准了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工作报告等提案。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共创都市圈数字化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和“数字化”两个关键词,正是一年来时代大势和发展方向的深刻体现。在去年长三角一体化升级为国家战略后,杭州都市圈也开始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抱团融入长三角,将“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澎湃动能进一步延伸到整个都市圈,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杭州日报》2019.11.28.见报

主动脉:钱塘江一江水串起六座城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去年十月的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涉及两省六市的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正式启动。一年多后,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已经编制完成,并在此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审议通过。

随着衢州、黄山携手加入杭州都市圈,都市圈总面积扩大至5344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2621万。展开地图,从衢州、黄山的发源地到嘉兴的入海口,绵延千里的钱塘江几乎成为杭州都市圈的“内河”。而在大纲中,钱塘江同样是杭州都市圈发展的一条主动脉。

大纲首次提出构建“一脉三区,一主五副,一环多廊,网络布局”的空间格局。其中“一脉”即以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以及衢江、分水江等支流为脉络。“三区”初步考虑为西部绿色发展功能区、中部综合城镇功能区和东部(沿湾)产业集聚功能区。

沿着钱塘江,分布着杭州都市圈“一主五副”六座城市。大纲认为,一方面要提升杭州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另一方面要推进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大副中心城市特色发展,分别明确五大副中心城市的特色功能定位。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其中,湖州市要聚焦绿色发展,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引领全国绿色发展的标杆。嘉兴市要立足红船魂、江南韵和创新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活力开放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绍兴要立足千年古城、东方水城和智造名城,建设先进智造基地,创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杭绍甬融合发展战略枢纽。衢州市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典范和文旅名城,新兴科创高地,内陆开放门户,“两山”实践示范区。黄山市要打造重要生态屏障区,都市圈休闲旅游核心区和优秀文化展示区,绿色产业集聚地,健康宜居样板。

“一环多廊”关注的则是各个临杭节点县市。“一环”指的是以杭州二绕为纽带,串联德清、安吉、临安、富阳、桐乡、海宁、柯桥、诸暨等区县市,发挥片区带动作用,形成合力促进都市圈融合发展。“多廊”指的是环杭州湾创新发展带、拥江发展带、杭诸融合带、衢杭湖绿色创新走廊、杭黄发展带、杭黄衢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以上述空间布局为支撑,最终构建起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为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我们初步考虑以钱塘江流域为脉络,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和各城市的特色优势,发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支撑作用,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功能区发展新模式。”杭州都市圈规划专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方向:接轨大上海,抱团融入长三角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在今年的杭州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上,来了一位上海客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

在去年首届进博会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如何把握这一时代机遇,已经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41城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素有“长三角金南翼”之称的杭州都市圈,更要在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大纲提出,要发挥杭州都市圈整体优势,主动接轨和服务上海,加强与长三角各大都市圈协同联动,集群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杭州都市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规划大纲同样给出了答案——“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圈”。这一目标将分三步达成: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现代化都市圈;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圈;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在抱团融入长三角过程中,地处沪杭中间的嘉兴与湖州将成为杭州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协调联动的天然纽带。今年7月17日,湖州与嘉兴签订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不到一周后,杭州市党政代表团又分别与湖州、嘉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成为协议的共同主题。

在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所作的《2019年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杭州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协调联动,共同构建以嘉兴全市域、湖州市区为重点的一体化示范区紧密型联动发展区,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

除了接轨上海,《大纲》还提出要通过各个方向的发展轴线,提升与长三角各都市圈合作水平。例如,通过推动省内的杭绍甬一体化战略,加强与宁波都市圈合作,打造浙江最具现代化都市连绵带;通过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作;通过环太湖生态文化经济圈,加强与苏锡常都市圈合作;通过杭合创新带,加强与合肥都市圈合作等等。

主引擎:数字经济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抱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的底气何在?数字经济就是答案。以数字化破局一体化,是杭州都市圈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又一重大创新。此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杭州都市圈产业和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提交了《杭州都市圈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研究》指出,推进杭州都市圈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是培育新动能、加快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都市圈协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杭州是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杭州都市圈同样要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的一块高地。据统计,2018年杭嘉湖绍衢五大城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236万亿元,其中杭州占比最高(77.18%),嘉兴次之(10.9%);产业规模同比增速均高于5%,杭州同比增速达19.6%,湖州次之(10.6%)。

这份不俗的成绩单反映了杭州都市圈各地数字经济所具备的澎湃动能和庞大潜力,而更为令人欣喜的是,协同发展数字经济也正在成为都市圈各兄弟城市的共识。去年加入杭州都市圈后,衢州迅速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成立了东南地区首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并于今年初与杭州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启动了第三轮战略合作,内容涉及绿色金融、城市数据大脑等多个领域。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研究》认为,通过近几年发展,都市圈各地市已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杭州重点聚焦“三化融合”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嘉兴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不断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湖州聚焦绿色智能制造和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优势,绍兴积极拥抱互联网形成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路径,衢州立足自身电子化学品产业特色和乡村旅游资源不断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潜力,黄山重点突出智慧旅游和农业物联网发展。

但与此同时,都市圈数字经济发展也依然存在一体化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此,《研究》提出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为主线,构建杭嘉黄数字经济大走廊、杭绍智能制造产业带、杭湖数字经济发展轴“一廊一带一轴”发展格局,通过共建数字产业集群、共筑数字科创中心、共创产业数字化示范、共享数字化成果、共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数字技术与都市圈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入融合,全面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及国际一流的数字都市圈。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杭州都市圈

关注杭湖嘉绍衢黄 专注区域合作”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全面迈向长三角时代!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发展规划大纲审议通过

官网:http://www.hzdsq.com/

杭州都市圈协调办、杭州日报联合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