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燾10年時間統一北方,結束五胡亂世,他的人生多精彩?

統一北方,開歷史之先河

公元423年北魏最偉大的皇帝登基,藉著祖先爭取的根基,拓跋燾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其父拓跋嗣是上一任皇帝,在位14年,政績政聲還算不錯,改革官制,任賢用能,國內一片勃勃生機,在北方跟柔然作戰,在南方和劉宋打架,雖然沒有其父和其子的煌煌功業,卻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優秀帝王。然而天不假年,拓跋嗣英年早逝,年僅31歲,作為一位承上啟下的帝王,他穩健的施政風格保障了北魏的平穩發展,為拓跋燾的縱橫捭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拓跋燾天資稟賦極高,小小年紀尚在幼童時,就被祖父拓跋珪看在眼裡喜在眉梢,並且毫不諱言的指出,繼承大魏基業的非此子莫屬,就跟後世的乾隆一樣,小小的拓跋燾就給其父親長了臉,當然他就是內定的下一任繼承人了。

北魏拓跋燾10年時間統一北方,結束五胡亂世,他的人生多精彩?

公元422年,拓跋燾就被委以重任出兵六鎮,威服邊關,其絕佳的戰場天賦被舉國軍民看在眼中,第二年拓跋嗣病重,拓跋燾開始監國,全權接手北魏的政務和軍事。事實證明,老皇帝說話是可信的,在拓跋燾監國的這一年裡,諸般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舉重若輕,顯示出了一個高明帝王應有的風範。

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開疆拓土的皇帝。

在拓跋燾即位的時候,華夏大地還是紛紛亂亂,北魏除了要應對中原各政權的擠壓,還要防備北部草原崛起的柔然,可以說以北魏的處境,四面皆敵並不為過。但是早早就接受了漢化洗禮的拓跋氏心中有一個大大的夢想,他們要竊據中原,繼承文明風華的歷史遺產,拓跋燾也不例外。於是心中的夢想和天賦的軍事才能終於碰撞在了一起,一場聲勢浩大,延續十餘年的統一北方戰爭就在拓跋燾的主導下展開了。

統一北方之年表

從公元424年到425年,面對日益強盛的柔然劫掠,拓跋燾決定先定北方,再展開各國之戰,於是針對柔然進行了三場大戰,均取得了較大的勝利,甚至最後一戰大軍出動驅逐柔然,柔然懼怕倉皇北遁,竄入了漠北的黃沙之中不敢出來。

北魏拓跋燾10年時間統一北方,結束五胡亂世,他的人生多精彩?

至此北部邊界暫時的安定了下來,拓跋燾開始了攻擊大夏的謀劃。

公元425年,拓跋燾利用大夏國帝位更替,國政不穩的時機組織了攻擊,開始了兩年之久的攻伐拉鋸,公元427年,魏軍攻破大夏國都統萬城,俘獲皇帝赫連昌,赫連定在平涼重整山河,即位為帝。

公元429年面對捲土重來的柔然騎兵,拓跋燾再次整軍備戰,兵分兩路向漠北發起了衝擊,直接衝到了瀚海和納林河,柔然再次大敗並且遠遁,魏軍斬獲無數。

此次戰爭,不僅打擊了柔然,讓其元氣大傷,而且促使柔然的強力附庸高車騎兵反水,強大的柔然失去了高車族勢力大降,也提不起勇氣和北魏大戰了。被北魏安置在漠南的高車族成了北魏和柔然的戰略緩衝,此所謂此消彼長,柔然和北魏開始了長期的基本和平狀態。

公元430年,拓跋燾再次攻擊大夏政權,侵入關中,一路向西拿下平涼,夏主赫連定逃竄,大夏國亡。

公元432年,拓跋燾攻擊北燕,逼得北燕送小公主和親。

公元436年,魏軍攻克北燕國都龍城,北燕滅亡。

公元439年,拓跋燾再次西征,赫赫威勢直接嚇壞了北涼軍臣,北涼舉國投降,北涼滅亡。

北魏拓跋燾10年時間統一北方,結束五胡亂世,他的人生多精彩?

從即位之初開始,拓跋燾用了十六年,東征西討,南擋北殺,沒有一年沒有徵戰,以自己無與倫比的超級才能和上天賦予北魏絕大的運道,締造了一個開歷史先河的事實,那就是以遊牧民族的實體建立政權佔有了北中國。

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文明風華一直在中原地帶,佔據文華中心的政權一直是被先進文明所滋養的炎黃子孫,即使是強盛一時的匈奴人也只能在漠南稱雄,而起源於漠北高原的拓跋氏卻能用二百年的時間成長到這個地步,佔據了北中國這半壁江山,可謂神異乎。

雄傑悲歌

晚年的拓跋燾也陷入了一個不得善終的怪圈,他開始變得暴躁,狠厲,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殺人,連對北魏功勳赫赫的三朝元老崔浩也不能倖免,他的太子也在中常侍的讒言下被他處死。更可悲的是中常侍害死了太子,卻又領會了拓跋燾的可怕,為了自保竟然弄死了拓跋燾,年僅45歲,誰能想到,一代雄傑竟然死在一個宦官手裡,逝去的如此窩囊,高低差別所產生的的巨大遺憾令我一直不能釋懷。

北魏拓跋燾10年時間統一北方,結束五胡亂世,他的人生多精彩?

用郭德綱相聲裡的話說,以於老師的身家,起碼也得是賓利撞死,如今在我看來拓跋燾的悲哀,就在於他竟然被一輛破夏利撞死了,悲哉!

至於拓跋燾晚年的喜怒無常,除去他個人的精神問題外,我覺得更深次的原因在於,一個馳騁天下幾十年的英雄面對老之將至的無奈和憤慨,從當年權柄在握生殺予奪,逐步感到精力不夠,體力不支,壽命將至,帶給他的是對上天無盡的反抗和不服,內心不得疏解,脾氣必然暴躁,這是個放之四海皆準的事實。

如果從宿命論上來說,這也是他四處征戰,殺人無數,所累積下的孽緣,最後迴歸到他的身上也不為過。

是非功過人評說,生老病死循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