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揭晓: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揭晓: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工作于近日完成,共计97个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

至此,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顺利结束,2020年1月1日将启用新版目录。

保守估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患者个人负担水平将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降至5%以下。

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据介绍,医保谈判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个阶段。此次医保谈判在汇集了地方医保部门、企业、药品招标平台等多渠道相关数据基础上,测算出每个药品的谈判底价。就谈判结果而言,150个药品,共谈成97个,全部纳入目录乙类药范围。

其中,119个新增药品中有70个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为60.7%。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

经过本轮调整,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医保谈判中,31个续约药品中有27个成功,价格平均降幅为26.4%。

“药品谈判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双方的买卖,出价不合适也就失败了。目录内4个药品续约谈判不成功,目录内有类似或者疗效更好的替代药品可供选择。我们后续会探索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综合临床需求、医保基金承受力及企业的价格意愿。此次未续约的药品,未来也可能会再次调入目录。”熊先军介绍。

进口药给出全球最低价

本次谈判是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与以往相比,熊先军认为其呈现了诸多亮点。

首先便是医保目录药品结构明显优化,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将一批认可度高、新上市且临床价值高的药品调入目录,癌症、罕见病、慢性疾病用药以及儿童用药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与公众利益联系紧密的药品费用也显著降低。

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此外,还突出了鼓励创新的导向。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谈成了8个。网红抗癌药PD-1——信达生物生存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即“达伯舒”)也成功进入目录。

“这次谈判成功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这些新上市的药品被迅速纳入目录,释放出支持创新的明确信号。”熊先军说。

熊先军同时指出,这次谈判也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式方面取得了进展,有利于引导企业大幅降价。下一步要指导地方做好落地和执行,加强对各地医保部门的指导,及时将谈判药品纳入乙类目录范围。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做好信息系统调试,指导医疗机构根据需要做好备药准备,确保2020年1月1日顺利启用新版目录。

附录:97种谈判成功药品名单

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揭晓: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揭晓: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医保谈判药品名单揭晓: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成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吴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