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路权的广州 新能源物流车“跑”出性价比

从最北端的花都到最南端的南沙,需要行驶超过100公里。 这100公里中夹杂着包括服装、化妆品、汽车配件、玉器古玩、宠物水族馆等数十个行业数不清的批发市场。 这里有1490万人口,这里是全国快递物流货运量最大的城市,这里是广州。

在白云区、番禺区,有大量的新能源物流车的经销商和汽贸商。 几乎国内有的品牌,这里都能看到。 然而,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多个城市对新能源物流车提供路权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广州政府显得尤为“孤寒”(吝啬)。

没有路权的广州 新能源物流车“跑”出性价比

广州,新能源物流车和燃油物流车一样,需要受到早晚高峰不能进城的限制。 除了能够更容易拿到上牌指标之外,新能源物流车没有任何的通行优势。 这也导致了广州特有的的车市行情,不少司机购买7座客运版微面,拆掉座椅然后进行载货。 尽管被交警查到需要进行罚款,但仍有大量司机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运输业务。 而在财政补贴方面,在2019年取消新能源汽车地补后,广州并未出台相应的新能源物流车运营补贴,仅对充电站进行补贴。 但依然吸引了大量新能源物流车品牌进入广州市场。

广州市场的新能源物流车销量数据并不能反应出市场的良好。 今年前9月,广州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仅为992辆,但这并不能真正代表广州市场的现实状况。 一方面,与其他城市一样,目前广州主要销售的车源依然是2018年的库存车。 另一方面,由于广州路权的特殊性。 存在着大量“客改货”的现象,即购买客运版微面,然后拆除后座。 这类型车辆今年在广州销量预计达数千辆。 如东风小康EC36、鑫源新能源新海狮X30L(客运版)在广州市场均有不错的销量,其他品牌的7座微面在广州也有一定的市场。

没有路权,没有运营补贴,车价更贵。 在广州,新能源物流车的优势完全是“跑”出来。

在广州,几乎每一辆售出的新能源物流车都反应着市场的真实需求。 如果你是用户,去买车的时候商家都会给你算一个账。 一天跑200公里,一个月的油电差价就可以达到2000元,一年半就可以将买车的差价赚回来。 这一套说辞能说服大量客户的原因是,广州一天能跑超过200公里的司机不在少数。 没有路权、没有政策,广州的司机靠多拉多跑让新能源物流车在性价比上有优势。 当然,前提是质量如同质保要求的达到5年20万公里。

另外,广州的经销商日子也相对好过。 在广州,新款开瑞优优的终端售价大约为10万,比深圳的售价高了小一万; 瑞驰EC35II终端售价可达10.4万,比深圳售价高7000元; 相比深圳价格战打得火热,广州的经销商还有着很合理的利润。 合理的利润乘以销量,经销商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由于广州巨大的货量,广州的司机称广州有运不完的货。 据司机透露,在广州接平台单,勤奋的话一天跑接近300公里,接单金额可过1000元。 由于货量大,直接将车辆的行驶里程以及司机的收入提高,才支撑了新能源物流车的节能优势与高车价。

百度地图显示,广州有超过2800个充电站,在物流园密集的白云区,大约3公里就能找到一个充电站,充电绝对不是广州的难题。 这些肉眼可见的充电站给了司机们买新能源物流车很大的信心。 在电价方面,广州的充电站充电价格主要在1元/kWh上下浮动。 与此同时,由于不少用户具备慢充条件,使用慢充进行补电也是广州市场的一大特色,家用谷电价格大约在0.4元/kWh左右,进一步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而配备慢充也成为了广州用户对车的要求之一。

尽管广州市场呈现出与深圳不一样的行情,但在对待轻卡上,广州保持着同样的冰冷的态度。 一方面,广州有大量的高架桥、老城区、批发市场的窄街道,这样的场景并不适合轻卡。 另一方面,新能源轻卡目前还欠缺性价比,即使广州有拉不完的货,但是车价高、无法重载、油电差不明显等问题依然无法博得用户欢心。 正因如此,微面和轻卡的销售情况呈现冰火两重天。

新能源物流车在广州的优势纯粹是靠“跑”出来。 没有量身定制的专属路权,没有推波助澜的运营补贴。 这些情况既是广州的优势,也是广州的劣势。 优势在于,由于政策方面不亮眼,并没有吸引大量运营经销商入市,从而杜绝恶性竞争(但现在不少深圳的运营经销商开始布局广州市场)。 但劣势在于,广州市场的巨大需求量并没有被激发,广州也没有像深圳、成都那样出现爆发性增长。 目前外界的呼声很大,希望政府为新能源物流车开放路权。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