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 在《技術的本質》一書中提到:

技術一旦走上發展之路,各種各樣的版本就會隨之出現。通過“內部替換”,開發人員可以用更好的子技術更換某一形成阻礙的部件。開發人員還可以通過尋找更好的部件或材料,或者加入新組件進行結構深化。舊設計和舊原理一經鎖定,就會產生新用途。

在電子面板產業同樣正在出現這種“內部替換”的現象。

我此前在《OLED在打贏半導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提到,OLED和LCD這兩個陣營之間的博弈足足持續了5年。

在今天,天平逐漸失衡。OLED不管是可靠性、穩定性以及技術優勢,高端市場的滲透率都正在體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OLED和LCD之間的較勁,本質上就是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的過程。在今年的CES 2019國際消費電子展上,OLED再一次無可爭議地證明,它將是下一代顯示技術。

CES上的OLED陣營

CES 2019再一次成為了OLED陣營炫技的主場。從8K到捲曲屏再到OLED陣營的普遍崛起,所有人都沒辦法忽視一個問題——OLED已經成為了當下最前沿的顯示技術。

在8K戰場,LG展示了世界第一臺8K OLED電視。推動OLED電視市場從4K邁向8K.雖然8K電視在當下並不會迅速普及,但是這從側面說明4K OLED電視生產將再度提速,成本也將再降低。未來1-2年,4K OLED將極大程度壓縮LCD的空間。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在捲曲屏領域,依靠OLED的柔性特質,全球首款可收納電視——LG Signature OLED TV R讓人大開眼界,這是一款可捲曲OLED電視,在捲曲狀態OLED 面板像車庫門一樣滾動,將65英寸面板裝入類似條形音箱的不起眼外殼中。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在商業空間,LG Display帶來了新技術——OLED透明櫥窗。將四張透過率達到40%的55英寸透明OLED上下兩側連接形成的透明櫥窗(Show Window),可應用於服裝商場等各類商用空間展示。在5G和IoT的市場環境下,將成為商家首選。

在車載顯示市場,LG Display推出了基於OLED技術的中控設備,還帶來了透光率為45%的全球最大尺寸的12.3英寸OLED透明車載顯示產品——這種產品適合在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上使用。

從整個OLED陣營來看,技術演變還在展開。 OLED陣營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索尼則是再次升級OLED旗艦電視。創維全球首發了8K OLED電視,分辨率高達7680*4320。康佳還展示了OLED獨立家庭影院。

從這些展示來看,我們可以總結OLED陣營目前三個當下的發展狀態。

1、成熟度高。技術成熟度非常高,要知道任何新技術的探索基礎都是原有技術的成熟度已經非常穩定了,才能有更多發揮型的操作。你在這次CES上看到了8K OLED,看到了捲曲OLED,沒看到的是,OLED面板良率已經達到LCD水平,可靠性和LCD幾乎無差異。

2、愈加親民。技術的愈加可靠成熟同樣帶來了更親民、更低廉的價格。要知道,前幾年CES上還是少見的4K OLED已經成為“常規操作”。在京東上,便宜的國產4K OLED電視已經低至6000元左右,和LCD陣營相比價格非常親民。

3、陣營擴張。過去OLED陣營在CES上只有LG Display和一兩個盟友扯破嗓子喊。隨著OLED技術的可靠性越來越強,OLED陣營在CES上已經壯大成為LG、索尼、松下、創維、康佳等一批廠商的舞臺。主流電視廠商大半個江湖都在選擇OLED。

LG Display負責前沿探索,OLED陣營的其他參與者負責日常落地,雙方的明確分工讓OLED陣營成為CES“這條gai上最靚的仔”。

愈加成熟的可靠性

關於OLED和LCD電視的爭議由來已久。

正如我此前在《OLED在打贏半導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提到的,電視行業多年以來一直都存在一場“意識形態”的爭論。以創維、索尼、LG為代表的OLED陣營和三星、TCL代表的量子點陣營(也就是技術升級過後的LCD陣營)不斷爭論誰代表了未來。

LCD廠商攻擊OLED電視的一個武器是OLED電視會有“燒屏”現象。甚至不惜扭曲國外科技媒體的測試結果,把OLED電視在極端使用場景下出現的問題擴大化,稱OLED電視不可靠。

早期OLED技術的確存在一些問題。OLED是自發光顯示技術,表面是一層有機化合物薄膜,這些有機材料存在使用壽命,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和發熱慢慢降解老化。OLED殘像,就是屏幕上某個固定位置長時間總顯示相同且靜止的圖像,導致這部分發光像素對應的有機化合物薄膜比其他位置更加耗損,發光效率衰減得更快在屏幕上留下殘像。

事實上,自2016年之後LG Display使用三色OLED疊加成白光,代替老的藍加黃OLED之後,通過先進的材料工藝逐漸解決了這一問題。

2018年8月,德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在OLED技術突破,找到了讓OLED屏幕更節能,壽命更長的方法。研究人員用4種常用的磷光發射器測試,讓壽命延長了15%,節能15%。這次改進並沒有用新的有機聚合物材料製造屏幕,也沒有重新設計屏幕結構,只是簡單改變了OLED製造流程。

實驗室的測試已經能夠證明OLED的可靠性和成熟度。

在國外專業評測機構Rtings TV綜合評價(包含殘影檢測)中,OLED電視表現搶眼,名列前茅,佔據榜單中的第1~6名,且綜合評價位列第一。美國的《Reviewed》,及英國的《Trusted Views》等科技產品領域評測權威機構,則是認為表示OLED是高端電視畫質質量代表,更是一線成熟的電視技術。

用戶實際體驗同樣可以表明,OLED在大眾市場的歡迎度。

2018年10月,市場分析機構奧維雲網(AVC)發表了《OLED電視用戶調研報告》,報告顯示:

OLED電視是用戶認可度最高的高端電視產品,用戶對OLED電視滿意度高達97%。從使用年限來看,使用1年的用戶推薦意願為93%,使用2年甚至更長時間的OLED電視用戶他們的推薦度更是高達97%。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畫質、新技術、健康護眼是用戶選擇OLED電視的三大主要原因,所以,OLED電視非常符合當前高端電視的消費需求。在2018年上半年彩電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局面下,國內OLED電視的銷量卻實現逆勢增長,達到110.3%。

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

在高端市場,OLED甚至實現了“壟斷”。據IHS調研數據顯示,在全球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中,OLED電視佔據高達70.7%的市場份額。OLED電視在已成高端電視一個重要“標籤”。

為什麼OLED才是未來

有關OLED電視面板的爭議,我只想舉例早年OLED手機面板的爭議來終結話題。

2013年左右,三星在Galaxy系列旗艦上,主推OLED面板,引發了市場爭議——原因是“燒屏”。

但是經過3-4年時間的堅持決定和技術改進,最後OLED手機面板得到普及,如今蘋果在其旗艦機上都在使用OLED面板。OLED手機面板的用戶體驗和LCD幾乎沒有區別。

OLED技術成熟的必然的,當年在手機小面板上通過3-4年走向了成熟,如今在電視大面板上同樣正在走向成熟。

這個潮流幾乎不可阻擋,不管是用戶、市場、電視廠商以及調研機構、評測機構都在證明這個問題。

隨著LGD廣州8.5代OLED生產線於2019年投入量產,將極大的緩解OLED電視產能供給問題,這會極大刺激2019年OLED電視銷量走勢。調研機構中怡康認為,2019年國內OLED電視出貨量有望達到36萬臺,而且未來今年還會延續高速增長模式。

加上OLED的壁紙電視、透明顯示、屏幕自發聲技術等,都是未來顯示的雛形。比如說透明的OLED化妝屏幕、櫥窗顯示器、廣告牌、機場顯示屏這些都離不開OLED技術。尤其是在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OLED屏幕,這給全社會帶來的環保效應是不可估量的。

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IOT(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人與物、與物的“交流”愈發倚重可溝通的窗口。這就要求顯示具有任何地點、任意形態、無邊界的特點,而這正是OLED的最大價值。

《技術的本質》還有這樣一句話:

為了共享現象族群和共同目標,或者為了分享同一個理論,個體技術就會聚集成群。

事實上,OLED如今“聚集成群”、“內部替換”的現象,就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和手機市場OLED逐漸佔領LCD的市場空間一樣,這樣的現象在電視面板市場以及未來的汽車空間、商業空間,這種侵蝕速度、侵蝕面積還會更大。

與其現在死抱著LCD,不如早早擁抱OLED。9102年了,不選OLED還選什麼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