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最靠谱的技术分析理论

很可惜的是,99%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研究基本面,没法去实地调研,没法每天看大量的研究报告、行业报告等。很多人说自己买的股票业绩好,但是业绩都是公司的财报,你只是知道了公司发布出来的东西,但实际呢?只有天知道。

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基本面,就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一派人,你每天研究20分钟,但是职业的股票从业者每天研究8小时,大江南北的飞去调研,这种差距,真的不是一个概念。

选择相信消息面的人,这类人其实是风险最大的。患上信息迷恋症的人对一切消息都感兴趣,不管是公司传闻、政府公告、恐怖袭击、ISIS等等,认为所有消息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股价,而股价也确实每天都在波动,因此看上去还真的影响到了股价。信息迷恋症常常被不负责任的媒体任意加重,因为媒体的饭碗就是靠贩卖信息而来,他必然竭力宣称任何消息多多少少都是有价值的,正所谓卖瓜的王婆只能说自己的瓜甜。这倒还好,最怕的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歪曲新闻,在现代的社会这几乎成了常见现象,某人明明说的是这个意思,媒体断章取义一下,立刻就变成相反的意思。股民们要是成天关心这类消息,那就要被耍得团团转了,常常是根据某消息做了决定,此后发现这个消息是假的,媒体后来又开始辟谣。

对于媒体来说,这个策略很不错,至少吸引了你两次眼球,但你因为错误信息而亏掉的钱,媒体可不负责赔偿。由于媒体总是喜欢投其所好的评论时事,因此媒体通常倾向于夸大市场上占主流的错误情绪,例如在熊市底部媒体是最悲观的,而在牛市顶部媒体却是最乐观的。这一现象古今中外屡试不爽。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为什么我把技术分析放在第一位?

因为我认为技术分析反应的是“真实的市场”,技术走势说明了很多东西

比如“某美医药”财务造假,但是他在市场中,之前是一只大白马。而真实的现实状况是造假,基本面拙劣不堪。这个市场就是这样,很多股票也会跌破市净率,甚至跌破净现金价,所以有的时候,价值投资者会陷入估值陷阱,就是明明这个公司很赚钱,但是市场就是不反应。更可悲的事情是,这样的状况还不少。

所以,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价值投资者。技术分析是建立在使用基本面研究排雷的基础上的,如果你的技术分析手段不能在雷区以外的股票池中运行,那么你的风险同样大。

对于我来说,看看基本面,重点就是排雷。如果你能预判到一些业绩还不错,比如净利润增速可以大于收入的增速,这样的

动态市盈率会小于静态市盈率,他所处的行业和赛道还算主流,我觉得就足够了。接下来,就交给技术分析系统就好。

这也是我为什么倾向于技术分析在前的原因,往往市场中的技术走势,会提前预判一些消息面的内容。有时候消息出来的时候,会把股票板块带入高潮,但也有可能会把股票推向反转。


正确认识和理解是技术分析应用的关键

实践证明,技术分析方法应用的关键是对技术分析方法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技术分析方法:

(1)技术分析方法是一面镜子,历史会重演,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

技术分析方法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借助市场的历史信息,对今后市场的变化进行推断预测。技术分析方法的开创者们认为,“历史会重演”,但是这种重演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比如,上证指数曾经经历了7年牛市,展现出完整的5个上升浪形态,其中1、3、5三个推动浪都具有5个子浪结构,但它们的内部结构、运行时间、浪的长度都各有不同。

(2)技术分析多以统计分析为手段,其分析结果是一种概率事件,并非绝对事件。

这一认识十分关键,它可以使你客观、辩证地对待每一种技术分析的结果,不会犯上面所说的一些错误。市场分析结果仅仅是一种预测,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应该把这种预测结果作为制定投资计划的依据,但在计划中必须作好应对预测结果错误的准备。投资计划中的止损项目正是防止分析结果出错的必要措施。

(3)每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有优缺点,并且都各自适用于一定的市场环境,而非适用于所有的市场。

例如,趋势指标(移动平均线方法等)适合于在有趋势的市场使用,在盘整市场,一般来说,其应用价值会降低。摆动指标(强弱指数、随机指数等)适合于盘整行情,在有趋势的市场行情中应用价值降低。所以,技术分析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对特定市场适用和不适用的区别,不要轻易放弃某种方法,也不要随意应用某种方法。投资者一定要掌握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特点,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用好技术分析方法的几个要点

(1)对每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在掌握方法基本应用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弄清它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分析中选用某一种分析方法就像医生治病和用药一样,对不同的疾病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病症要用不同的药方。一个药方虽不能包治百病,但它对某类病症能起到药到病除作用。同理,一种技术分析方法虽不能对所有的市场进行有效预测,但它对某一类市场的预测则是十分有效的。所以,一定要用每一种分析方法的长处,避开其短处,谨防错用。

(2)重视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互印证。

技术分析方法鼻祖——道琼斯,在叙述他的理论时,特别强调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互引证分析。这是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法则。波浪理论大师伯切特是美国期权交易比赛冠军,他善于在市场上抓顶抓底操作。据介绍,他是用周期分析、波浪分析和相反理论的相互印证方法判断市场的阶段性顶底的。笔者在分析实践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用技术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大趋势时,需要用基本面来印证。市场是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简单分析必然容易出错。

(3)一定要有自己会出错和改正错误的思想准备。

实践证明,无论怎样严密分析,出错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预测只能提供事件的可能性,不能提供事件的确定性,分析结论必须由市场印证。不要迷信你的分析,当市场已经证明你错了,你一定要坚决、果断地改正。

“市场永远是对的,出错的永远是你自己”,这句格言是成熟的市场分析者必须时时刻刻牢记的,更是在技术分析方法应用中必须牢记的。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中国股市的本质

1、股市导图总纲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2、k线基础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3、均线基础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4、切线基础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5、指标分析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6、统计分析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7、选股方法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8、板块轮动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下面具体来谈谈如何建立合适自己的交易系统

因为我是趋势交易者,因此我的讲述会更偏重技术分析方面。

评估自己,确定交易风格

股票市场是一个宽容度很高的市场,任何人,只要他愿意,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建立交易系统,首先要做的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交易风格。

选择投资方向

如果你对图形敏感,善于推理逻辑,可以考虑趋势交易;如果你是一位财经达人,能通过市场信息发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机会,你可以选择价值投资者。

选择交易方式

如果你是反应敏锐的人,可以考虑选择短线交易;如果你是大局观很强的人,则可以考虑长线交易。

小结:作为投资者,要学会界定自己的能力圈,明确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集中精力于自己可以理解、可以把握的市场机会,这样前提下构建的交易系统,才会更适合你。

根据现有的理论,架构交易框架。

交易框架要解决的是:买什么,如何买,怎么处理

1、买什么:选择交易标的

如果是价值投资,你要考虑的是:对自己了解的行业进行选股,还是根据市场波动的周期选时,或者根据估值的高低决定买卖。

技术分析的理论有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均线理论等,一般运用技术分析选股,大原则是:形态,位置,品种。

2、怎么买:确定买点

比如逢低买入还是突破追高,比如左侧定投还是右侧逐步加仓,这些买的方法应该契合我们自身的性格和投资角色。

3、买入后的处理:持有或退出

止损:买入后发现与买入条件不符合时,要及时止损。

止盈:当股票盈利达到预先设定条件时退出持仓。

小结:搭建交易框架,就是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经验,制定一套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如何确定买点及买入后如何应对的流程。

检验和完善交易系统。

交易框架在刚开始形成的阶段都是有短板的,我们要在现实中进行试验和磨合,让它逐步契合自己。方法如下:

1、先短线,后长线。

短线交易试错成本比较低、时间短,容易验证结果;还能大量重复训练,适合锻炼交易的纪律性。长线选股和交易因为验证时间长,很难短时间得到正反馈,等到结果是错误的时候,白白浪费时间。

2、先模拟,后实盘。

很多新手都喜欢一上来就大资金操作,这和士兵没经过训练,就上战场一样,很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建议先运用学到的知识和交易模型进行模拟交易,等到有一定盘感和成功率后,再实盘交易。

3、先胜率,后频率。

练习的频率不要太高,应该追求出手的成功率,优秀的猎手,总是潜伏在猎物常出没的地方,等待猎物的出现,伺机而动,以求一击即中。

4、逐步在实践中摸索,提高成功概率

在练习和实战中,要不断修正各种条件,盘前作计划,盘后写总结,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成功率。我们的交易框架要能够大概率赚钱,也是就是能够大赚小赔或者多赚少赔,只有这样的交易系统才是成功的。

小结:通过刻意、重复的训练,形成自己固定的交易风格,内化为自己的本能,是高手们能够稳定获利的原因。

最后,一个好的交易系统,还需要配合好的思维和心态,做到知行合一

一个好的交易系统的评判,在于它的完整性和客观性,能否保证了交易系统结果的可重复性。

另外,好的系统同时也要有好的执行力,这样才能”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职业交易员都有稳定的心态、开放性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客观的看待市场。他们做交易有一个共同特点:有耐心和勇气,他们在等待机会时会很有耐心,而一旦发现机会,就敢于果断出手,重仓买入。

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需要盯住的仅仅是你最拿手、最敏感的机会。我们跟不上市场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最笨的办法,把自己简单化处理,等着当市场适合我的交易模式的时候,或者适合我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再出手,这就是建立交易模型的初衷。

关于“技术分析”,这是我见过分析得最透彻的文章(深度好文)

交易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一个20年的资深交易员和一个2个月的新手交易员绝对不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交易经历越长,交易者的水平就越高。根本原因是许多交易者用错误的思维方式交易股票,尽管他们有多年的交易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观察、思考和总结,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交易决定。然而,这不是真正的股票投机,而是一种变相的赌博!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概率思维。简而言之,就是积极参与高概率事件,同时努力防止低概率事件。任何的交易者开仓时,他都认为他的开仓方向对市场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很高的概率事件。缺乏概率思维的交易者有两个典型的表现:仓位过重和无止损,因为他们没考虑到低概率事件。因此,不管一个交易者以前在股票市场赚了多少钱,只要他缺乏这种概率思维,市场就可以在黑天鹅事件把他一次性击溃,永远不可能再翻身。

如果我们知道在交易中要时刻保持概率思维,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发现高概率事件和如何防止低概率事件。在寻找一些高概率事件时,一些交易者采用技术分析,一些交易者采用基本面分析,一些交易者采用基本面和技术共振方法。长期以来,这两派往往互不相容,相互攻击。事实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好的或坏的,任何一方的判断结果也不是100%准确的,而只是一个概率。当防范低概率事件时,大多数交易者都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资金的管理。然而,比它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为大多数主观交易者的一致性很差。

参与高概率事件实际上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我们需要找出什么是高概率事件,其次,什么时候参加高概率事件。本质上,前者测试交易者选择品种的能力,而后者测试交易者选择时间的能力。众所周知,股票品种具有同时上涨和下跌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在上涨时,我们有时会选择生产更多的铁矿石而不是螺纹钢?这是因为,根据基本面分析,我们认为铁矿石比螺纹钢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既然我们根据基本面分析来判断个股在后期会上涨,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进入呢?这是因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于品种的选择,而准入时机的选择,需要技术方面给我们一个明显的准入信号。

许多交易者混淆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角色,因此操作相当混乱。事实上,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品种选择和方向判断,而技术分析的主要功能是进入和退出时机的选择。许多技术分析师不认同基本面的分析师。一些人认为基本面分析是事后才想到的,而另一些人认为散户投资者无法理解基本面。事实上,基本面分析是用演绎的方法来判断市场趋势,而技术分析是用归纳的方法来判断市场趋势。前者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后者基于历史会重演的假设。然而,交易不是一门科学,所以基本面分析并不总是有效的。同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所以技术分析也同样并不总是有效的。因此,两种分析方法的判断结果都只是一个概率。

聪明的交易者总是持有概率思维。他们通过基本面分析发现高概率事件,并利用技术分析给出的明显信号,去参与高概率事件。同时,为了防止黑天鹅事件,他们知道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为了表示他们对概率思维的尊重,当他们发现他们认为是高概率事件时,他们并不急于进入,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技术分析给出他们强有力的进入信号。

更多操盘技巧,尽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