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近年來,隨著城鄉公交一體化的深入實施,一條條公交線延伸到皖南山區,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帶動當地優質資源開發,形成交旅融合新格局——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新修的旅遊通道向東至縣三條嶺景區延伸。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東至縣堯渡鎮尚合村一景。

安徽省東至縣交通先行、以交促旅,讓山區旅遊資源與公共交通“無縫對接”,打造皖南山區“邊走邊遊”的特色風景線。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東至縣共計55萬人口,是皖南地區人口大縣,其中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山區。由於整個縣域呈現南北狹長的格局,山區與縣城之間相距較遠,群眾交通出行需求高。該縣以創建全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範縣”為契機,通過城鄉公交化改造,打通了山區公交“任督二脈”。隨著公交線不斷向山區延伸,旅遊資源逐步被挖掘出來。

便民公交帶來新氣象

“這幾年通了公交車,從鎮上到縣城單趟只要8元錢,車子坐得舒服,時間還有保證,出門比以前方便多了。”2019年6月29日,在東至縣城開往泥溪鎮的一輛公交車上,劉大姐與記者攀談了起來。過去只能靠農班車、摩托車出行的她,現在可以從容地安排時間去縣城辦事。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東至縣城不大,山區分佈廣,由於縣城南北相距100多公里,當地群眾的出行成本高,而且時間不固定。這幾年,隨著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的實施,當地公交線路實現了15個鄉鎮全覆蓋,其中包括南部山區7個鄉鎮。車輛按時發車,票價下調30%,山區群眾得到了實惠。“我們向山區投入18輛10.5米長空調公交車,每天雙向對開,1天發車38個班次。公交車單趟2個小時左右,每天1000多人次客流,上座率較高。”東至公交公司副經理陳治平告訴記者。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隨著公交線路的不斷延伸,很多山區群眾發現,公交車不僅解決了出行難題,還帶來了遊客和資本。

藍天白雲掩映下,青山如黛、綠水淙淙,這是東至縣堯渡鎮尚合村的美麗景緻。記者沿著新修好的柏油路一路向前,看見村內修葺一新的老房子“露”出久違的古建屋簷,老房旁邊鮮花環繞、流水潺潺,遠方山嶺上的徽州古道,構築了一幅皖南山水畫。“尚合村位於東至城郊,前幾年,隨著村部小學區劃調整,該村小學生的出行成問題。2010年,東至縣開通城區公交後,公交車開進了村部。在解決出行問題的同時,該村進行交通規劃,拉動城區遊客前來遊玩。”東至縣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劉小平告訴記者。從城區延伸而來的公交線路發揮了重要的載體作用,隨著遊客不斷湧入尚合村,村內的旅遊資源也吸引了外來投資者,村內道路、古民居、景點得到了規劃和修繕。如今,尚合村成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一到節假日等高峰期,每天共計12臺公交車“迎來送往”。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記者瞭解到,東至山區公交全覆蓋後,方便了100多萬遊客和山區居民出行。包括尚合村在內,當地堯渡管山、香隅漕東、張溪白石、木塔大田、橫山、泥溪元甲山、昭潭官營、青山中村、洋湖北山、永濟等眾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成為了鄉村旅遊示範點。

以交促旅“編織”暢行網

三條嶺

位於尚合村附近的三條嶺曾是東至縣有名的荒嶺。該縣居民胡學斌在嶺上開荒20年,將昔日的荒蕪之地打造成梨園美景。這幾年,東至縣城與三條嶺通了公路,在甩掉了交通閉塞“帽子”的同時,也為胡學斌的梨園帶來了遊客。2018年梨花時節,出現了萬名遊客嶺上觀景的場面。公路通了,公交車也開到了山嶺旁,外地遊客紛紛來認領梨園果樹,胡學斌收益頗豐。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包括胡學斌在內,一批投資鄉村旅遊的個體享受到了山區公共交通帶來的紅利,東至當地湧現出三條嶺果園、新希望農場、洋康千畝牡丹園、中村採摘園等一批休閒採摘觀光園。

要想富,先修路。從2017年開始,東至縣試點交通旅遊融合發展,將旅遊重點項目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推進幹線公路與景區公路連接線建設,加快形成“快進慢遊”的交通旅遊服務體系。得益於該縣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縣域公路與山區鄉鎮、美麗鄉村示範點和景區緊密銜接,一輛輛公交車駛向大山深處,深藏已久的旅遊資源被挖掘出來。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2019年6月29日,記者乘車前往東至南部山區花園鄉,一路看見新修的柏油路直通山區腹地,沿途山色秀麗、綠意盎然,滿眼都是皖南山區的獨特景色。九天仙寓、南溪古寨等景區就位於山區腹地,當地人文遺蹟和自然資源豐富。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好資源沒有發展好、利用好。這幾年,旅遊專線的概念引進到山區裡,東至縣投資1200萬元,修建5.6公里九天仙寓旅遊專用公路,不斷提升景點通行能力。便利的交通帶動了這些景區的服務業發展,尤其是休閒採摘、農家樂、餐飲業和農副土特產品的銷售。當地村民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不理解、顧慮、觀望到理解、支持、參與,帶動了鄉村建設,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進一步融合旅遊。

堅持交旅發展“一盤棋”,讓東至縣嚐到了甜頭。2018年,該縣46個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近5億元,全年接待遊客117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0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2%。2019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該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0.4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82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9%和2.5%。

提檔升級念好“融合經”

南溪古寨是東至縣花園鄉南溪村的一處匈奴古村落,至今還保存金氏祠堂、箭樓等文化遺蹟。這些年,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從東至縣城出發,只要6元錢就可以乘公交來到這處世外桃源。記者在古寨裡看到,一些民房已經改建成農家樂,村內基本的旅遊設施、標牌也比較齊全。稍顯遺憾的是,古寨缺乏統一規劃,一些新建的民宅夾雜在老房之中,顯得有些突兀。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主幹路與景區逐步實現“無縫對接”,景區也需要提檔升級,不斷提升“對接”能力。包括南溪古寨在內,東至山區旅遊要在整體規劃、資金有效投入以及文化挖掘等3個方面發力。


東至山區旅遊景點、景區分佈零散,需要有效整合起來,串點成線。尤其是各類人文和自然景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尊重自然環境,統一建築風格,合理規劃功能區、居民區,讓景區真正成為留住鄉愁的好去處。在引資方面,應該注重“引”來有實力的企業和投資者。南溪古寨族長金長志告訴記者,這幾年,先後有企業來村裡進行旅遊開發,由於資金有限等諸多原因,導致旅遊建設缺乏資金帶動,後繼乏力。因此,資金的有效投入、持續投入對於景區的整體發展至關重要。而在文化挖掘方面,遵循歷史文化足跡,復原文化元素,才能讓景區“活”起來。

安徽東至:山區公交“勾勒”美麗風景線

目前,東至縣依託周氏家風館、華龍洞文化博物館、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研學教育、紅色主題教育等旅遊產品。同時結合茶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菊文化開展木塔、源口茶文化旅遊節,慶豐收民俗展演、東至紅色旅遊活動周等系列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南溪古寨的歷史文化已經進入了當地小學課堂,金長志在介紹文化的同時,還教授孩子們傳統歌曲。古寨裡已經有了匈奴舞蹈等文化展演。這些文化元素讓遊客留下來,實現漫遊山區的目標。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不少東至山區居民希望公交線路能進一步延伸,實現公交車“村村通”。線路的延伸,也會促進當地深度旅遊的發展。據劉小平介紹,該縣計劃在鄉鎮層面建公交換乘中心。待換乘中心建好後,可以讓群眾乘坐小巴士,直達各個村。此外,東至公交也在推動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實現智慧出行。

來源:安徽日報,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