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民生工程讓群眾擁有滿滿獲得感

時光荏苒,見證芳華。自2007年民生工程實施以來,東至縣累計滾動實施60多項民生工程,共投入資金66.8億元,民生工程資金從2007年的2.9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2.35億元。隨著民生工程項目的不斷建成,民生保障機制日益健全,有力地推動了東至縣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東至:民生工程讓群眾擁有滿滿獲得感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老有所養

“青悠悠的那座山,綠油油的那道彎。一九七八那一年,日夜縈懷夢裡牽。改革開放黨指引,挖掉貧根拔窮山。我們走進新時代,幸福生活唱不完。……”東至縣官港鎮秧畈村村民施鐵君見到記者前來採訪時高興的唱到。

今年72歲的施鐵君,年輕時當過民辦教師和義務電影放映員。據他回憶,上個世紀70年代,他家裡共有5口人,不僅農事多,還吃不飽。“那個時候幹活拿工分,最高一天也就10個工分5毛錢,香菸1毛4分錢,火柴2分錢,這樣一算一天就沒錢了,一年到頭沒有一套像樣的衣服。”

“現在跟過去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施鐵君說,現在教師和電影放映員的補貼每個月加起來有500元,平時也沒有其他開支,生活全由子女供養。“年齡大了,在家沒事,就唱唱我們的官港民歌,今年關於改革開放40年的歌曲,我已經寫了有一百多首了。”

近年來,東至縣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17.99萬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8.84萬人按時領取養老金;農村五保供養及敬老院建設,共發放五保供養資金17814.8萬元,每年保障人數3524人;已完成社區養老服務站36個,養老機構床位數3015張,護理型床位數909張,150張床位以上養老機構數5個;計劃生育獎特扶項目共發放補助資金1671.1萬元。


東至:民生工程讓群眾擁有滿滿獲得感

全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讓廣大城鄉居民病有所醫

用“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話來形容官港鎮陳鎮村的貧困戶張愛六一點也不為過。2011年,張愛六的兒子不慎從樓上摔下致殘,雙腿無法行走;2015年,丈夫又發生車禍成為植物人。

家中的“頂樑柱”坍塌了,當時的張愛六整天以淚洗面。“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生活怎麼對我那麼不公?”張愛六說,即使如此,但丈夫和兒子需要照顧,生活還要繼續。“我不能倒下,因為丈夫、兒子,都需要我照顧。”

張愛六表示,好在有政府實施的“351”和“180”政策,為她家減免了大部分醫療費用。“現在政府為我們辦理了低保,每個月900多元,在醫療方面還有優惠,同時還能享受殘疾人補貼每人每年800元。日子雖然艱苦一點,但也還過得去。”

“目前我們建立了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重大傳染病救治、城鄉醫療救助為補充的醫療保障體系。”東至縣民生辦負責人劉國勝介紹,全縣參合人數48.02萬人,全部參合。新型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軌實施;城鄉醫療共救助困難群眾92508人次,支出資金4854.03萬元;重大傳染病共救助各類傳染病病人8545人,全面實行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東至:民生工程讓群眾擁有滿滿獲得感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民富路暢村美

“為了孫女上學,今年剛在縣城買了新房。總共90多萬,全款付的。”東至縣居民何臘娥自豪的說到。

今年50多歲的何臘娥,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開過雜貨店和服裝店,但由於經營不善,虧本歇業了。“當時條件很差,都是泥巴路,騎自行車到鎮上面都要半個多小時,一年都去不了一次縣城。”

何臘娥說,由於在家務農沒有更多收入,便跟著丈夫一起外出打工。經過幾年的打拼,手裡也有了些許積蓄。“這個房子是我們2009年蓋的,2012年我們買了第一輛車,2015年又買了第二輛。”何臘娥笑著向記者介紹到,要想富,先修路。近些年,通過政府實施的“村村通”道路工程,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現在沒事就帶帶孫女,唱唱歌,晚上跳跳廣場舞。”

據瞭解,近年來,東至縣圍繞“三農問題”,大力強化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村村通”公路1605公里;完成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108座;實現農村清潔工程15個鄉鎮全覆蓋;完成美好鄉村建設40個省級中心村、14個鄉鎮政府建成區,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點184個,保障了32.61萬人喝上“放心水”。

多年來,東至縣民生工程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遵循“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績效為重、共建共享”的思路,把深入實施民生工程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持續加大民生資金投入,狠抓民生工程政策落實。“隨著民生工程項目的不斷建成,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高,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創建了‘美譽東至、美麗城鄉、美好生活’的‘三美東至’。”東至縣民生辦負責人劉國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