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近年來,烏干達政府大力投資與石油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增加在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支出。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烏干達的發電量將翻番,且將新建數百公里的道路和橋樑。

這些項目一旦完成,將有助於大幅改善烏干達的社會經濟狀況,並顯著加快該國的GDP增長。

但是,隨著烏干達還債壓力的增長,當否應該繼續投入甚至加碼基礎設施項目又成為了一個需要商榷的問題。

對債務的擔憂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們同時還應考慮機會成本,例如放棄某些關鍵項目將導致的資金流入、就業崗位和技能轉移方面的損失,而這些都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此外,還應注意的是,國家實施這些項目所需的時間越長,那麼項目成本當然也就越高。

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從懷疑論者的角度來看,鉅額債務正在迅速超過國家承受範圍,有可能很快令我們陷入無法管理還款的困境,給後代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此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耗時通常會超出計劃時間,這將導致大量成本超支,從而進一步增加債務重擔。

專家估計,在考慮通貨膨脹和匯率損失的情況下,延遲實施這些基礎設施項目而導致的項目增量成本約為每年8%-10%。舉例而言,15年前,卡魯馬水電項目的預算為3億美元,當時烏干達先令兌美元的匯率不到2000。而如今,烏干達先令兌美元的匯率為3700,該項目的建設成本達到了22億美元。如果該項目在當時完成,那麼它對電費下降和經濟加速增長所做的貢獻將業已覆蓋其建設成本。

那麼,烏干達應如何抉擇?兩害相權,何為輕者?

我們都知道,烏干達當前亟需投資建設基礎設施,但是這些項目顯然會令該國面臨資金挑戰,尤其是在預期的增長未能實現的情況下。

這需要我們更加謹慎地籌劃未來的債務還款。標準銀行烏干達子行(Stanbic Bank Uganda)和一個銀行聯合體對卡魯瑪大壩項目的大部分政府債務進行重組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根據重組條款,在整個15年貸款期限內,對於13億美元貸款中的6.45億美元適用固定利率。

通過重組並將利率固定在6%,本行有效消除了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上升的風險。在LIBOR歷史趨勢的基礎上進行估計,通過對6.45億美元債務進行掉期,烏干達納稅人預計可在貸款期限內節省多達1億美元的資金。

此外,財政部常務秘書Keith Muhakanizi建議政府對未來的大型項目進行錯峰建設以緩衝還款壓力,這可能也是一個解決方案。

烏干達是否應該以當前速度繼續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放緩步伐。這一爭論很可能將在未來幾年內趨於白熱化。烏干達人需要面對的現實是,該國基礎設施嚴重缺乏,亟待提升。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經濟發展水平與迅速增長的人口相匹配。

該國已經開始從近期開通的恩德培高速公路項目中受益,該高速公路將恩德培機場和坎帕拉之間的交通時間縮短至不到45分鐘。由此可見,債務積累的數額並非主要問題,關鍵在於斥巨資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能否有效驅動經濟發展以支撐還款需求。

對烏干達來說,積極建設還是減少債務,這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