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逻辑看清明年的A股

三个逻辑看清明年的A股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逻辑越清晰就越会靠近事实真相,所以今天我们通过三个逻辑来分析A股市场,以便更好地确定投资方向。投资有时就是捅破自己思维的窗户纸,然后穿过思维的隧道,将悲观与乐观献祭给客观,从而让投资升华。

一、货币逻辑

信用货币时代,尤其是信用货币烂溢时代,要看清投资的逻辑首先就要看货币投放量,其次看货币要流到哪里去,这两个基本脉络清楚了,我们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中的各种标的未来收益率曲线就会认识更清晰,就会更好地选择投资方向。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三次降息+大规模回购+大规模扩表,短期内向市场投放了巨量货币;欧央行今年也降息+QE,继续延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去年底至今年也大幅度降准,且目前通过降低中期借贷便利与逆回购利率来调降市场实际利率;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创一年最低,GDP年率增长仅为0.2%,预计后期QE的可能性也大幅提高;而今年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一些国家也都普遍降息。

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先后不同程度走上了宽松货币之路,而这一宽松进程在2020年还会继续延续,这是由当下全球经济增速继续下滑所导致的,也是由美欧金融市场目前的高风险所决定的。

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货币宽松,以及日本后续的宽松,将会烙平全球主要债券市场收益率,尤其是安全资产的收益率会逐步走低,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基金与国债等的收益率都会逐步下降,低风险中高收益产品会越来越少,全球将会出现资产荒。

欧日央行的负利率政策以及欧日债券负利率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代表,这就逼迫国际资本流向高风险高收益市场,但是美欧当前的股市泡沫化倾向越来越浓,风险与收益越来越难以平衡,国际资本又会流向哪里呢?

一些国家主权基金与巨额国际资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国际避风港,而当前这个重要避风港非中国莫属,为何?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扭曲,除了房地产以外,其他资产尚未出现泡沫问题,这就使国际资本向中国靠岸,关键在于中国自己想不想开门纳客而已。

也就是说全球货币溢出效应已经导致美欧日安全资产收益率严重偏低,且造成股市、债市等泡沫现象,为了规避风险并加强跨国资产配置,这些国际资本未来会涌入中国,这既是国际货币运动的逻辑,也存在美欧债务危机转嫁的逻辑,这里有机遇也有风险,这就要看中国自己的智慧了。

二、中国由商品市场开放过渡到金融市场开放

2000年以后中国主要放开的是商品市场,既经常账户开放,所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与实体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过去中国的金融市场是有限开放,这是由中国金融体系比较薄弱所决定的。

当前改革进入到深水区,金融供给侧改革要求中国加快金融开放时,这必然会给中国A股市场带来发展机遇,当然这个机遇是双向的,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内外资的关系,没有分配好资本市场这块蛋糕,那么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就会扩张,甚至会被外资猎取巨额金融利益,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丛林法则决定了狼终究是会来的,虎也会来,这就需要顶层智慧了。

今年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速度比较快,一个方面是自身的要求,另一个方面主要是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中国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目前已经提前至2020年。以证券业为例,2020年12月1日起,中国证监会将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所以日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说:“2020年,我认为继续是外资流入中国的大年。”

金融开放,引流国际资本,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期,资本市场也会出现一个上升周期,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是利多因素。随着明晟、富士罗素、标普道琼斯指三大指数以及其他国家重要指数不断扩大中国A股因子,中国金融账户的开放会为国内股市迎来一个上升波段。所以我今年虽然不断撰文看淡下半年行情,但是一直坚持股市半仓配置,这主要还是为中长期投资做准备。

之所以半仓操作,是为了规避美欧的股市风险。明年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就是来自证券市场,如果美欧股市的牛市行情明年折戟沉沙,那么必然会杀国内的风险偏好,内盘也会有一个杀估值的过程,存在一个先跌后升的过程,所以在风控问题上还是要平衡一下,要留些余地。

三、国内资产荒与金融化逻辑

随着国内刚性兑付被打破,信托以及银行理财等低风险高收益产品会逐渐淘汰,剔除短期波动逻辑,而从中长期来看,国内资产荒的情况也会逐渐严重,这也会逼迫国内资本未来向股市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倾斜。

今年我国的债券违约数量和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以A股为例,Wind数据显示,今年A股共有27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出现违约,涉及55只相关债券,违约时总计余额为415.46亿元。其中永泰能源、*ST盐湖、*ST康得、东旭光电共6家发生的债券违约时余额均超20亿元,规模较大。此外还有*ST庞大、ST银亿等违约余额在10亿元及以上,而其余16家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总体上今年上市公司债务未能如期兑付频繁出现,刷新历史高点。这也说明国内债券市场的违约压力在增加。

随着房地产业的去杠杆化,预期债券的违约现象会逐渐向银行理财产品传导,这些问题都会给国内资产荒增添新筹码,这会强迫市场投资者逐渐回归证券市场。

中国当前正处于后工业化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些先期资本的累计,资本的冲动会使社会金融化的现象不断加重,这也是国内前期金融化出现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当前加大对金融化的管理与负面出清以及对房地产业的去杠杆,国内投机资本可选择的市场也并不多,未来伴随货币供给提高与市场利率的逐渐下调,国内资本还是要回到证券市场中来,所以未来A股市场是有上升逻辑的。

外资来到中国不是来吃素的,而是来吃肉的,所以明晟、富士罗素、标普道琼斯指等国际指数会优选国内有质量的股票,优选A股的核心资产,这会使国内核心资产估值上行,因此内外资本会在国内核心资产上形成合流,这是国内投资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综合上述逻辑,应该很清晰地看到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未来是有行情基础的,所以投资者需要加强A股核心资产配置,亦或加强对A股核心资产比较侧重的ETF指数基金配置,以争取市场超额回报。(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