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上的江湖中人

中国电影上的江湖中人

中国电影市场越做越大,一度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犯罪题材电影作为一种商业类型,在全球电影市场份额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既是因为警匪追击罪犯所带来的刺激性的娱乐体验,又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的快感想象。正如罗伯特·瓦修在《作为悲剧英雄的黑帮分子》一文中所说:“有人会说真正的城市里产生罪犯;而想象的城市里产生黑帮分子;他(黑帮分子)是那种我们想变成却又怕真的变成的人。”但实际上,犯罪题材影片的叙事空间并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空间之中。犯罪片中的罪犯也并不是必须得是某一固定的身份。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和审查制度的逐渐放宽,近几年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且逐渐地突破原有单一类型的模式,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这种突破,本文认为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票房认可,但是长远来看,不利于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类型风格,最终只能是杂烩式拼贴,进而使电影发展陷入恶性的循环。

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的犯罪题材电影相较于西方,还未形成规模,一方面原因是电影市场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当下我们的电影产业和市场确实落后于西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电影人不注意从西方成熟的类型理论中借鉴、实践。与好莱坞犯罪题材电影相比,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在作者化、类型化、商业与艺术之间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特征、中西方同类型的电影比较,以及观众接受等方面,探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在商业环境下的发展与路径。以期对当下国产犯罪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建议。


中国电影上的江湖中人


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现状及其特征

国产犯罪题材影片一直是国产电影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有论者认为中国的犯罪题材影片直到2003年的《盲山》才是“完美符合当代犯罪片定义的作品”。但随后几年中,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的不断发展,这类完美符合当代犯罪定义的作品,在商业化的冲击下,其犯罪题材的类型内核被不断削弱。之后,出现了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以后现代叙事技巧讲述犯罪的产生过程的影片,但是已经不再贴近现实,不再深刻的反思人性和社会处境,而是以游戏的心态来娱乐观众。至此,国产犯罪题材影片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近年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可谓有了崛起的势头。尤其是2013年至今,该题材电影逐渐摆脱“文艺片”的特征和架空现实的模式,而进入商业化的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全民目击》(2013)、《无人区》(2013)、《白日焰火》(2014)、《烈日灼心》(2015)、《追凶者也》(2016)、《解救吾先生》(2015)、《唐人街探案》(2015)、《心迷宫》(2015)、《湄公河行动》(2016)、《火锅英雄》(2016)、《冰河追凶》(2016)、《嫌疑人X的献身》(2017)、《记忆大师》(2017)、《心理罪之城市之光》(2017)、《暴裂无声》(2018)、《唐人街探案2》(2018)、《幕后玩家》(2018)、《无双》(2018)、《江湖儿女》(2018)、《无名之辈》(2018)、《雪暴》(2019)、《“大”人物》(2019)等。


中国电影上的江湖中人



不能否认的是,国产犯罪片已有了崛起的势头,从上述影片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这类影片一方面从现实新闻事件中汲取灵感,使其具有鲜明的现实底色。例如,改编自李刚案和郭美美事件的《全民目击》,改编自“吴若甫绑架案”的《解救吾先生》,还有依据社会新闻事件的《江湖儿女》等。影片的现实来源使国产犯罪片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这也就带出了国产犯罪电影的第二个特征,即较强的现实关怀和批判意识,它“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生活,在批判和猎奇中尝试找到平衡”。饶晓志导演的电影《无名之辈》,其主要情节是围绕劫匪、保安和身体残疾却性格彪悍的女人展开,但其背后呈现的是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了生命的脆弱和真情的难得,以及底层边缘小人物的不幸和无奈。被称为包贝尔转型之作的《“大”人物》,其中也有有对富二代鲜明的批判倾向。国产犯罪题材影片第三个方面的特征是影片在影像叙事猎奇化之余,亦寻求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电影《白日焰火》则通过侦破案件的叙事方式,为观众提供刺激、期待、恐惧等情绪体验的同时,还对“暴力行为”及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做了反思。该片不仅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两座金熊奖杯,还被《好莱坞报道》称之为是“一部气质迷人的黑色电影,影评人将对之趋之若鹜”,甚至提供了一个作者风格与市场化表达的经典案例。同样,最近上映的《雪暴》被许多网友称为中国版的“八恶人”。影片中张震、黄觉等人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雪地外景拍摄,以酣畅淋漓的动作戏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官刺激。虽然影片在叙事上较为拖沓,但是导演在暴雪封山之后的天然密闭空间中展现出了人对于欲望的渴求和人类本性中的自私,本片对人性的思考相对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中国电影上的江湖中人


电影自打诞生以来就伴有商品属性,类型电影更是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商业语境下看近几年的上映的国产犯罪题材影片,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人正在尝试犯罪题材影片的转型,以积极寻求发展的空间。然而,从目前国产犯罪影片的市场占有率来看,虽然偶有爆款出现,却在数量和市场影响率以及创作的可持续性上都不占优势。国产犯罪题材影片仍然是小众题材影片。这种小众化处境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事件选择难以吸引观众;其次,是因为国产犯罪题材影片并未形成稳定的视觉符码和叙事惯例,导致了类型边界模糊;最后,也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分众化不成熟,导致观众的进入影院并非是类型吸引,而是明星、动作等其他元素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