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几天前,人民日报又发出声明:“拒绝滥用抗菌药!”

短短几句话,揭露了现在的医疗现状:头疼脑热就吃点抗生素,“抗生素滥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中国恰恰是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研究显示:

我国使用抗生素病人中有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远更高于其他欧美国家45%以上。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相当于每3秒就有一个人因为滥用抗生素死亡,比癌症的死亡率都高。”

然而更惨痛的真相是,在我国,孩子被“滥用抗生素”迫害的比率更高!

据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我国1993年~2005年儿童抗生素的平均使用率达到84.5%。

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小于50%。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太多的家长们,因为看到孩子生病难受的模样,便想寻求更“快效”的方法,要求用抗生素来治疗。

家长们看到孩子难受,就只想着追求速度,但看病不可以求速效。

体质弱的人就像跑不快的人,你硬拖着他快跑,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们的体质本身就弱一些,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只会越来越差,越来越容易生病。

为什么抗生素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时间长了身体还会受到影响呢?

因为从西医的角度看,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身体里面好的益生菌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体内的微生态环境会被搅乱。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机的正常运行被严重干扰,让钟摆正常摆动的动力遭到了破坏。

吃过抗生素后,中焦和全身的气机运转会被严重阻滞,要恢复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明明去了医院开药吃好了,但没过多久又感冒了,反反复复;动不动就没食欲、消化不良,饭都吃不好。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水平变好了,小孩子的抵抗力却变差了呢?

不仅是“抗生素”的滥用,市面上各种“复方”感冒药,也在不断消耗着孩子体内的阳气。

一年前,国家药监局就对两个常见的感冒药特酚伪麻片特洛伪麻胶囊发出禁令,“即日起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对于这两种药,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其实在临床上,它们是很常见的处方药。

按照新闻中的说法:是因为这两种药的使用风险大于获益,所以停止了它们的生产。

虽然药物的使用,会经过一个不断被发现的过程,可是频频出现的毒副作用,还是让人心忧:

我们平时随便在药店就能买到的感冒药,有没有问题呢?

没有经过看诊、辨证,每一个都贴着“特效”标签的感冒药真的可信吗?

观察身边的复方感冒药,经常能看到“氨酚”“敏”“伪麻”等字样。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和缓解疼痛;

“敏”“伪麻”——氯苯那敏、伪麻黄碱,用于治疗鼻塞、喷嚏、流涕。

这次的“主角”特非那丁,就是属于后面这一类。

它们的原理有个共通之处,即通过阻止炎症递质的释放和接收,来缓解感冒“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是身上各处着了火,复方感冒药把身体的痛觉消除了,直观的感受就是——“不难受了”。

但感冒真的好了吗?

中医认为,感冒是身体正气不足,外邪入侵,体内的正气与外邪对抗斗争时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身体整体的问题。

而西药感冒药,虽然通过药物作用消除了咳嗽鼻塞等症状,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身体抵抗力差、正气弱这一根本原因。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更何况,很多被用于治感冒的抗生素、消炎药都是性质寒凉的药物,会伤害身体正气。

好比釜底抽薪,只能越吃身体越差!

等到生病了再去想办法吃药治疗,只是亡羊补牢,自己受罪不说,还得让家人跟着担心。

而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早早地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那中医是怎么预防外感的问题呢?

身为父母,最心疼的就是孩子生病,恨不得以身相替。孩子体弱,冬天反反复复生病,怎样改变这个情况?

三九天人阳气最弱,之后就容易出现痛经、腹泻、哮喘、手脚冰凉、关节疼等问题。

常见感冒药被禁:正确的“防感”措施,你知道吗?

有句古语“冬伤于寒,春病必温。”

只有在冬天把阳气补足了,才能拥有强壮的身躯去抵抗病邪。尤其是孩子,一旦这个时候受到了病邪入侵,感冒了很久都好不了。

提前预防就很有必要。

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