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现在地市级博物馆在各地如火如荼的修建着新馆,一个比一个气派,馆藏文物也比较丰富。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规模更加宏大,有的从名字上就感觉到了高级,因为更大的博物馆机构会叫做XX博物院,更带感。但也偶有例外的的时候,比如在东北,准确的说是在哈尔滨,也有一家省级博物馆,从外观看起来就非常小,甚至藏品也不算丰富,但如果你要了解曾经的东北俄侨文化,真的就是必来。十月以后的哈尔滨都挺冷了,中央大街也逛不了多会儿,这天实在有点太冷了,所以在室内看看博物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在哈尔滨乃生活的俄国人,并不是某一个时期来的,而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就是沙俄时期修建的中东铁路,不仅为当时的哈尔滨交通提了速度,也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筑路工人。当然随着中东铁路带来的城市发展机遇,哈尔滨也迎来了俄国商人、律师、教师还有神职人员等等,他们构成了来华俄侨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群。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而“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官和士兵大量涌入,随之而来的还有难民,从贵族到平民,各个阶层都有。在这一时期,哈尔滨成为远东俄侨的聚集地和俄侨文化中心,在这一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化发展到顶峰。而到了“九一八”后,日本占领东三省,俄侨被迫流亡,有的去了上海,有的去了欧洲,也有的去了美洲。而从这一时期开始,哈尔滨俄侨文化也在快速消亡,只留下一些美食、艺术、建筑等俄侨文化还在随后的上百年里依旧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哈尔滨这座城市。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走在哈尔滨的街道上,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建筑风格会吸引到游客的目光。例如中央大街上,最典型的俄罗斯风格,还有马迭尔冰棍,还有俄餐厅,还有树下的长椅。又例如邮政街上的俄罗斯民居,房顶的木结构,特殊的墙砖造型,以及比较笨拙的大红砖。但在哈尔滨独特的建筑风格除了以古典的俄罗斯建筑物为主,同时还伴有一些法兰西风格的建筑。因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便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如果没有俄侨来哈尔滨,可能也没有这座城市的快速成长。也对于从小渔村成为大都市的哈尔滨而言,也有着许多实质性的影响。俄侨不但带来了美味的俄餐,也带来了精神食粮,信教的俄侨在哈尔滨修建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圣索非亚教堂,也自此开始,哈尔滨的建筑不再一水的中式,到1936年,哈尔滨的东正教教堂已达22座。教堂的建设抚慰了俄国侨民的同时,更为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投下了美丽的倒影。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公共建筑外的浮雕;哈尔滨米黄、灰白构成的暖色调;教堂建筑上的彩色玻璃,绿色、金色或黄色的屋顶……这种设计符号,每每透露着设计者对远在欧洲家乡的缱绻思念。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当然,俄文报纸杂志也在哈尔滨登陆,很多当时的俄文报刊为哈尔滨俄侨历史文化探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俄侨生活现状。

比地级市博物馆还小还破的黑龙江省博物馆 却有一段历史值得看

等到下一年开春以后,等到阳光明媚的时候,走在哈尔滨的街道上,看一看逐渐远去的俄式建筑,拿起相机,一帧一帧地去拍摄。相信爱好旅行和古建的大家,一定会有兴趣的。


今日头条湖北宋君,旅行和生活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