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餐饮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翻台率,有的餐厅会把翻台率做到极致,一分钟都不会让客户多呆。

在业内还被总结了非常多的技巧和经验,例如不断询问是否续茶,是否还需要其他的服务,更有甚者会直接去清理台面,打扫卫生。

这个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餐饮行业,还集中在一些零售的门店。客户走进店内,服务员就不停地开始介绍,一直跟在客户身边,如果没有明确想买的客户,就会自己离开。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星巴克的商业模式

我们来看看星巴克的服务,星巴克最初在美国也是“快餐式”的咖啡服务,大部分人是买着就打包走了。所以星巴克的咖啡价格对比传统咖啡店,价格并不高。

但是到了中国后,星巴克发现消费习惯并不一样。这里没有咖啡文化,也不会每天习惯性的喝几杯咖啡。

在星巴克来中国开店之前,国内没有多少像星巴克这样比较好的环境,悠闲的坐着喝东西聊天。于是星巴克的营销策略由“喝咖啡”转变成为了“社交”,不仅可以在这里聊天,还能拿着电脑工作。

不管你在星巴克店内消费多少,都不会有人赶你出去。就算客人离开了,店员也是确认不回来后才收拾桌面卫生。

星巴克把这样一群有社交需求的“客户”全部收入囊中,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聊业务、谈工作、休息,很多人都会选在星巴克。

在写字楼或者商圈旁边的星巴克,你永远看不见星巴克店里会有空着的情况。

是不是因为消费低,翻台率低,所以你认为星巴克就会亏损?

恰恰相反,星巴克的CEO在公开的会议中说到过,在中国的单店销售额和利润都是全球最高的。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星巴克究竟做对了什么?

为什么免费的座位,甚至还可以提供免费白开水,免费的续杯。不合逻辑的翻台率,并不高的销售单价,可以支撑起星巴克打败了几乎所有的中国茶饮连锁,和传统餐饮?

1、聊天的人多,就增加空间,增加桌椅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开店子的创业者,抱怨很多客人进来就点一杯奶茶,然后就开始玩游戏,一玩就是两个小时。

他在网上寻求帮助,怎样才能将这样的人尽快“请”出去。

我们不妨用互联网思维想一想,如果一个平台的用户不断增多,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因为互联网需要的就是流量,流量变现是需要流量支撑起来的。

再说这个小伙子的奶茶店,店内的桌子,是我们最常见的长方形桌子,只能坐四个人。一个店子一共只能放下十张桌子,而且非常紧凑,可容纳的客人并不多,所以他会希望每个人买了就走。

那么星巴克是怎么做的,桌子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可以坐4-5个人。还有一种是公用的长方形桌子,可以坐十几个人。

这种布局给人更休闲更随意的感觉,而且能拉进人跟人之间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节省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坐更多的人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星巴克的小圆桌,容客量更高

星巴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南方店子(北方太冷)都有外摆,外面都会放一定数量的桌椅。

流量太多还是不够坐?那就把店子开的越来越大。相信去过星巴克的朋友都能发现,星巴克的平均店面,要比普通奶茶店,或者国内的咖啡店都要大几倍。

而在这一件事情上跟星巴克采取了同样策略的,另外一个成功的品牌就是奈雪。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奈雪会不会是中国的星巴克

2、有客人不消费?就让消费的客人花更多钱

去星巴克有没有不消费的客户?根据我的观察,完全不消费的客户占到了20%左右。在滞留时间这件事上,最长的能坐一天,平均滞留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

这如果放在国内传统的餐饮店,老板心态估计要炸裂了。消费一杯30多元的产品,你要在我店子里面坐一个小时,而且还有那么多不消费的客户。

  • 那么星巴克又是如何去应对这件事的?

提高消费额度和消费宽度!

星巴克并不像很多传统实体店,想着增加主营产品的种类来提高消费额,而是进行周边产品的销售。

星巴克在周边产品上一直下很大的功夫,例如星巴克销售各种款式的咖啡杯,价格并不便宜。

前段时间大火的猫爪杯,卖到了几百元。其他的还有各种糕点、月饼、袋装茶、咖啡豆等。

星巴克被行业内誉为最会卖杯子的咖啡店。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网络爆红的猫爪杯

  • 星巴克如何筛选消费潜力客户?

星巴克有一种会员卡,在买咖啡的时候,店员都会提醒你使用会员卡,积分可以升级,到了一定的级别,就赠送免费咖啡和糕点。

这些数据都记录在星巴克的大数据中,他们会根据你的消费记录,来判断是否向你推荐周边产品。

学会流量思维和价值变现才是实体店的出路

说到互联网思维,大多数实体店想到的就是在线上推广,做外卖和电商平台。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本质是流量变现,一切可以参与到你店铺或者商品环节中的客人都叫流量。不管是从线上看到,还是从线下进店。

赶走你的客人,就是赶走你的流量。你以为提高了翻台率的同时,也主动干掉了你的滞留率。

也许会有人说,互联网产品跟实体店不一样,实体店会受到物理位置的影响,而互联网流量可以没有上限,我们只是在筛选有效流量。

但是实体店的消费目的要比互联网产品明确的多,你店子是卖甜点的,那么进去的客户,主要目标就是吃甜点。

而客户滞留时间长,虽然会在短时间里面影响到销售额。但是从长期来讲,滞留时间越长,说明越喜欢你的店子,下次来消费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增加的是客户的消费频次。

如果你店子坐不下,第一个应该想到如何改进空间,或者增加店子面积,而不是赶走任何一个客人。

如何让不消费的客人产生消费冲动,让消费的客人消费更多,这就是流量变现。现在实体店如果还沉浸在过时的思维框架中,那将会越做越难做。

你亲手赶走客人,却说生意难做,学学星巴克的经营逻辑

星巴克很多“闲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