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人,我勸你千萬別輕易做副業

文 / 拆家小王子

職場導師、知乎10w贊答主

-----------------------

前言

最近有兩個詞特別火,一個是“我太難了”,一個是“副業剛需”。

所謂“副業剛需”,指的是在主業之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展自己的副業,像買房買車一樣成了硬性需求。

兩個詞可謂相輔相成,正因為生活“太難”,所以副業成了“剛需”。

這讓我想起朋友圈刷屏的扎心三問:

(1)放下手中的工作,你還有其它收入來源嗎?

(2)去掉每個月的開銷,你能剩下5000塊嗎?

(3)如果突然生一場大病,你手上的存款可以應付嗎?

這兩種人,我勸你千萬別輕易做副業

確實,如今靠著一份死工資,已經很難滿足我們的硬性物質需求,所以選擇一份合適的“副業”,在工資以外賺點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並沒有什麼不好。

01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副業?

最近和很多副業做得還不錯的朋友的聊天,總結來看,適合做副業的人,基本滿足下面情形中的一種或幾種。

1. 主業不忙,平時有大把空閒時間

我們都知道很多互聯網公司是996,但同樣,也有很多崗位和工作是非常清閒的,例如部分政府、事業單位,公司行政、前臺,還有一些不需要加班,壓力小的公司等。

這兩種人,我勸你千萬別輕易做副業

這些工作基本只佔用八小時工作時間,而且並不累,不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如果有這樣的條件,不去做副業實在太可惜了。

因為很多副業,是需要長期持久經營的,如果時間和精力不夠,很難做好。

例如現在很火的自媒體,並不是心血來潮隨便發幾篇文章錢就能馬上來,要想真正做好,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精力,持續產出優質內容,積累關注量,收入才能穩步提高。

2. 主業技能可以延伸為副業

有一個朋友是設計師,設計水平很不錯。

上學時她學的是互聯網交互設計,在校期間就接過一些私活,掙點零花錢,還攢了一小批客戶。

畢業後,她在一家公司做設計,經常有人找她幫忙,開始是熟人,她只象徵性地收一點錢。

後來經過朋友推薦、口碑傳播,找她設計的人越來越多,費用也越來越貴。

她說:“我平時太忙了,現在找我設計的人都在排隊。”

副業最好的來源,就是在自己的“主業能力圈”內找。

這樣一來,不僅能有不錯的物質收入,更重要的是不論主業副業,都能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所得經驗還可以兩頭複用,實現雙倍提升。

3. 自己喜歡做,可以不計較得失

如果你對某一件事,抱有極大熱忱,願意不計得失全力以赴,那它一定適合做副業。

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賺外快,實在是一件開心的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寫出了《三體》、《流浪地球》的劉慈欣,在電廠工作的劉電工,本身非常喜歡協作,又有大把空閒時間,讓他有機會不斷堅持自己的寫作愛好,寫科幻小說對他來說,就是工作之餘的調劑。

因為熱愛,劉慈欣所以不問名利,也願意堅持,最終成就了自己。

有趣的是,那些從沒想著靠愛好賺大錢的人,往往更容易在感興趣的領域功成名就。

02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做副業

但有兩類人,我是強烈不建議做副業的,失敗概率極高。

1. 沒有規劃,只是盲目跟風的人

有些人做副業,並不是建立在自身能力資源和條件的前提下,而是看別人做副業賺錢,自己也跟著去做,或者只是覺得門檻低,技術要求低就去做,沒有自己的思路和規劃。

想做好副業,同樣需要投入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覺得只是一份副業,就沒有選擇和規劃,只為了賺點小錢,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這是最低級的賺錢方式——用時間換錢,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好處。

所以,一份好的副業,最好是在賺錢的同時,還能打造核心技能、提升抗風險能力。

甚至,你可以等到核心技能已經練得差不多時再去做,因為這個時候,你的選擇更多,賺錢效率也更高。

2. 自律能力差,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

做副業,其實就是利用業餘時間和多餘的資源去賺錢的過程。

所以靈活性比主業更強,但對一個人自我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我們做主業上班的時候有公司制度管著,可能有一個明確的工作內容。

但是很多副業基本上都是靠自覺自願來堅持,如果沒有很好的自律和習慣,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白白浪費時間,打擊自信,甚至還可能耽誤主業。

以上面說的運營自媒體為例,如果你沒有良好的自律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差,那可能就會今天沒時間不寫,明天心情不好不寫,後天又有別的事不寫,這樣一段時間看不到效果,你可能就會覺得這件事很難,最終很難堅持下去。

這兩種人,我勸你千萬別輕易做副業

所以,做副業想要做好,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養成自律的習慣,那還是儘量不要盲目去做副業。

03 做好副業的3個關鍵點

如果確定自己適合做副業,也決定要去做,那在真正把副業做好之前,你需要思考下面3個關鍵點。

1. 做好規劃,不打無準備之仗

所謂規劃,就是要站在未來看現在,瞭解自己的性格和優勢,也要充分了解要做的副業,然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最適合的工作。

每個行業領域都有它特定的賺錢規則,站在外行的角度可能看著很簡單,其實不一定好做。

所以,在做副業規劃時,起碼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你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份副業能幫你完成你的目標嗎?

對於這份副業,你本身有什麼優勢,有什麼資源?

如果沒有優勢和資源,你能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嗎?

2. 分清主次,先把主業做好

正如前文所說,很多人開始做副業,都是從主業延展出來的,他們通常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技能和能力,外加市場上有需求,漸漸發展成為了副業。

而成就副業的本質,是他們長期的積累和沉澱。

所以,如果你想把副業做好,首先要把握好主業,把主業能力培養成可到市場上賺錢的能力,副業才可能有更廣大的前途。

千萬不要捨本逐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副業沒做成,還荒廢了主業。

3. 學會運營,不斷提升競爭力

興趣和技能變成錢的過程,就是不斷運營的過程。

如果不會運營,你可能空有一身本領,卻找不到用武之地。

在做副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運營能力,學會產品思維,把自己的能力打包成產品,出售給市場。

具備同樣技能的人很多,為什麼有人通過副業賺的盆滿缽滿,有人卻一點門路都找不到,原因就在於此。

等到再高級一點,你還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運營,通過不斷分享、加入行業圈子,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你,有了大量的粉絲和用戶後,變現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04 小結

副業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在決定做副業之前,先要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做副業的條件。

盲目跟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強烈建議慎重考慮做副業。。

做好規劃,分清主次,學會運營,副業才能越做越好。

最後特別提醒,如果你做一份副業,耽誤了主業,耽誤了成長,同時這份錢賺得不開心,賺得不持續,賺得疲憊不堪、毫無成就感,那麼,請儘快停下!

-----------------

我是YouCore,持續分享乾貨文章,主要解決工作三年以上的共性問題:晉升瓶頸、缺乏深度思考、知識不成體系、表達不清等。

歡迎關注@YouCore,一起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