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既然说通缩,必然得先说说通胀。

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也就是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经济活动多并扩张,对各样的物资需求大于供应,于是价格上升,就形成了通胀。钱多了,同时东西也贵了,比如之前的房价,尽管我们的收入水平变高了,以前一个月挣2000,现在挣20000,但是依旧买不起房子......

过去的十多年,大家听到更多的应该是通胀的,而且一般是借助投资提出来通胀,大致逻辑是“我们多投资,以便跑赢通胀”,1991年,通胀率第一次超过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所以被称为理财元年,人们开始选择买国债,选择的自己投资股票,为了都是去抵抗那个隐形的杀手——“通货膨胀”,但是这些年过去了,人们渐渐不再提通货膨胀了,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主要三方面原因: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一、是本身这个词的热度下降。最频繁提出“通胀”的金融机构是保险行业,因为保险行业的深入程度最高,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理解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钱保值就好了,所以就出现了“买保险防老,买保险育儿”等逻辑,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养老规划和教育规划,但伴随着近些年到期产品收益率并不理想和“保险姓保”大逻辑的回归,理财型保险的强制储蓄和规划效果伴随着与保障型保险的捆绑优势更加明显,“跑赢通胀”这个说法也就越来越不爱用了。

二、再者就是老百姓本身投资的渠道多了很多。从上个世纪啊开始,人们可以投资的方式越来越多,到了2010年以后,更是丰富多彩,不论投资期限、投资标的、投资收益,都能够给到投资者很多满意的选择,这期间出现了刚兑的信托、P2P......有10%以上的收益的理财,还考虑什么通胀,以前只是为了抵御通胀,现在是打赢通胀几个点,不过是个基准参照物,那也可以用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当参照物啊,所以“通胀”不那么重要了......

三、在一个就是确实现在不通胀了。好几年前很多经济学家就提出来“L”型经济筑底,住了很多年,但是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掉,GDP从保7%到保6.9%......也能看出来这份坚持和坚韧,但很多数据和现象,尤其“拼多多”的出现,让老百姓有一种“错觉”——不是钱不值钱了,是不好挣钱了......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那什么是通缩呢?

通缩基本概念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也就是当经济处于下跌周期时,经济活动减少,对各样物资的需求减少,形成供过于求,于是价格下跌。在过去十年,香港经历过通胀和通缩,很多人都害怕通胀,例如97年楼市大升,理由是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但当通缩来临时,物价不但不上升,反而下跌,对老百姓而言,本来是好事,但通缩带来的问题是经济萎缩,结果可能连工作也丢了,应验了贱物斗穷人的拙境!

今年的猪肉涨了接近70%,不因为通胀,主要是因为猪瘟......但是今年的白菜降了接近70%,却确实是因为通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0.34万亿,相比上月下降5035.78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该降幅创有该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结构性存款,是指投资者将合法持有的人民币或外币资金存放在银行,由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者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产品。

说通俗点就是老百姓和机构通过银行购买的一种保本浮动的银行理财方式,下降说明什么?老百姓的投资欲望变低了,很多人都知道2019年是强监管的一年,也是金融机构暴雷潮的一年,普通投资者对于民间投资的欲望进一步降低,进而延伸到对于银行理财的投资欲望也在降低,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想要高收益,但是更想保住本金”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在近日瑞银(UBS)集团发布的,针对全球3500超高净值人群投资意愿的采访中称,富豪们针对2020年整体看的是比较萧条,所以鉴于此,提高了大约3%现金储备,也就是上升到27%左右的现金储备,通过增加现金持有量以便应对2020年经济周期的下行风险,同时报道中还提到,富豪们担心经济下行风险,但是更担心由于地缘政治带来的经济不稳定因素,比如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还有就是现在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消费降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拼多多”的盛行,由二三新城市反向向一线城市发展......以及“假装精致的90后”......其实种种这些,都给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通货紧缩真的要来到了......

我们按照经济大周期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按照“康博周期”还是别的,大多一个经济体都会按照一个周期经历复苏、繁荣、下行、低迷四个阶段,自2015年左右,持续保持在“L”型筑底的阶段,但其实现在看来,GDP7%左右的数据更多是一个下行符号,筑底的阶段其实也是顺应周期的过程......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可能现在会有人问,我们应该做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人群来回答,因为不同收入人群和消费人群面临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乞丐,经济再怎么变化对于他也没什么大影响......

一、针对中高收入人群,我建议减少投资,尤其债类投资,在合理分配资金后可适当进行股权类投资,针对于二级市场投资尽量以FOF主动型基金参与,减少个人炒股,其他金融工具例如取货、金融衍生品,非专业人士就不要碰了,至于区块链,不建议投资......房地产,更好的方式是租,这里面也包含了刚需房,因为市场经济周期的变化是联动的,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参考性的......

二、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减少投资,可以适当购买保障型保险,其余则适当或保持消费水平,保证财务收支平衡就好了,购车、购房计划推迟,适当买彩票......趁这个时间学习技能,提升自身含金量

冬储大白菜的断崖式降价,2020的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有人可能觉得我过于悲观了,但我想跟大家表达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市场发生变化都是细微的信号,比如说你有没有觉得周围人钱都紧了,这种紧不是省钱导致的,而确实是因为事业、经济下行导致的,就好像蝴蝶效应——“选对一次机遇可以致富,选对一个周期可以跨界层”......

至于现在是否应该卖房子补充自己手里的现金流?我不能给出确切的答复,但我想跟各位说的是,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出现失业潮,而那时候,现金流的多少等于你能获得多少尊严,不得已的情况下,你可能需要折价卖房、卖车、卖黄金......当然这不针对一个人,也终究会有复苏的时代......但确实,这都是属于我们应该经历的,不管在什么时代——“切记顺势而为”,就像1991年股市开始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