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我市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白银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干部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加强干部交流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切实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干部人才支撑。

  加强县乡班子建设。坚持将思路开阔、基层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补充到贫困县领导班子和扶贫部门。目前县区66名党政班子成员中,具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经历的28名、占42.42%。今年以来,先后选派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扶贫办挂职,选派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区挂任扶贫办副主任;结合机构改革工作,为市扶贫办增加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4名,转隶人员8名;为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扶贫办各核增副主任领导职数1名,并在两县46个乡镇均设立扶贫工作站,明确站长由乡镇主要领导兼任,核定副站长领导职数各1名,并全部配备到位。

  充实一线帮扶力量。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结合机构改革和脱贫任务,根据中央“每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县以上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不少于3人”的规定,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扶贫办向会宁、靖远2个县区增派补派工作队员284人,其中:省级45人、市级40人、县区199人。目前,全市共派驻村帮扶工作队302个,驻村帮扶干部930人。按照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一肩挑”的要求,302名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全部兼任第一书记。坚持“六必换”原则,加强第一书记动态管理,调整66名、召回撤换1名,着力解决不胜任驻村工作要求等问题,有效提高驻村帮扶工作质量。

  强化东西部协作。深入贯彻落实对口帮扶政策,主动与帮扶区对接,大力选派干部赴天津挂职锻炼,同时安排天津干部担任市县扶贫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效促进扶贫产业发展,推动扶贫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天津市选派11名干部到我市挂职帮扶,其中1名县级干部挂任市级扶贫部门班子成员,3名县级干部挂任贫困县县委常委、副县长,6名科级干部挂任贫困县政府办、扶贫部门班子成员,1名科级干部挂任市级审计部门业务科长。同时,我市选派3名县级干部、12名科级及以下干部分别到天津市和平区、西青区挂职锻炼。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落实《甘肃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培养开发、资金支持等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各类人才向贫困地区聚集。充分利用白银人才资源,引导在白银建立工作站的院士、归根人才、首席专家将工作重心向贫困地区倾斜,充分发挥智力、科技扶贫作用,推动贫困县脱贫产业健康发展。实施以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个带头人”工程,开展万名人才扶贫行动“1+10”计划,举办农村电商、种植养殖、劳务技能、乡土文化等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培训贫困村农民8800余名、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8万余名;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活动,为贫困村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305名、县级科技特派员389名;开展首席专家下基层行动,农业领域首席专家年均培训贫困村农民1000余人,医疗卫生行业首席专家年均诊疗患者170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