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明朝这些大佬们,假如他们见了面,会发生什么样的爆笑场景,朱元璋会先将朱棣骂一顿,但是朱允炆这个倒霉孩子,生前没有坐稳了皇位,死后还会被三个长辈轮流呲一顿,因为皇位相争都是他的大力削藩造成的,脑子当时不知道怎么抽了,非要跟皇叔们作对,最后还把自己搞丢了,朱标:都赖我,没教育好儿子,早早去世了。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很多人都很同情朱允炆的遭遇,好好地皇位,说被赶下来就下来了,而且至今的下落都不知道在哪里,魂归故里了,还是客死他乡了,可能不光咱们,还有朱棣也想知道,要是见了面肯定第一件事情就是问问,这个大侄子这些年到底去了哪里。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而朱元璋呢,首先肯定会先指责朱棣,毕竟好好地江山,却让他这个创始人看见了骨肉相残的一面,最后还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孙子去了哪里,这老人家的心怎么能受得了,隔代亲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跟儿子当仇人,但绝对那孙子当成了宝贝,现在宝贝被自己的亲儿子撸下来了,还弄了个下落不明,这让人家老人家怎么过呢,噼里啪啦的将朱棣一顿臭骂,领到头来还得帮着找。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而朱标呢,肯定不会因为朱棣起兵造反而责怪,在他这个大哥的心里,手足之情是极其的重要的,更何况要是你爹,你会先无缘无故的骂自己的兄弟一顿,还是先去问儿子,肯定是见着朱允炆之后,先问朱允炆。朱标是个谦谦君子般的人物,因为自己的儿子削藩的错误,导致了这场亲人之间的相残,他首先是对朱允炆极其失落,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一点都没有念及与皇叔们之间的亲情,还将湘王朱柏给逼死了。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轮到了朱棣了,接着就是对于自己的辩解,我很冤枉的,起兵造反并不是我的本意,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相反过来,我并不想手足相残,更多是被逼无奈。削藩之初,建文根本不像是传说中的仁慈,柔弱,将自己的叔叔们一个个赶得赶,杀的杀,也没想到咱们都是太祖的子孙。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老爹现在开始怨我不该夺取建文的皇位,但从一开始没人想要干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了,还是有些不太愿意,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失败那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作为老爹的朱元璋是更能明白这样感觉到,当初创立明朝之前,不就是参加起义军出身,那也是逼到了没办法的程度下,做出的无奈之举。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没有人愿意看到骨肉相残的景象,即使是当了皇帝了,一天都没放弃过寻找建文,而且叔侄之间还是有感情存在的,很多藩王不想有这个念头,不正是想着太祖,想着大哥。削藩不是错误,历史上,很多的帝王都削藩,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帝王跟朱允炆这样残忍,能将自己的叔叔逼到了自焚的地步。在削弱权力的时候,武帝的推恩令实施就相当的友好,唐朝的惨痛还历历在目,这些即使藩王心里不舒服,但是绝对要比这样被逼着造反要强上很多倍。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朱允炆委屈巴巴的,还想为自己辩解两句。其实当初的削藩确实是有些着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很多藩王看着我年纪小,根本镇不住这么大的场子,读圣贤书的目的就是明得失,看了很多的帝王心术,却始终找不见自己的适合的方式。于是听了身边大臣的建议之后,还是决定迅速削藩,不然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正是因为操之过急,根本没有考虑后果,可自己的从来没想想过要伤害皇叔们的性命,毕竟骨肉相连,我怎么忍心痛下杀手。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朱元璋对于这件事情才是最无奈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最后还是自己老朱家的天下,可是两方相斗必有一损,允炆就是这场靖难中不见了踪影,可儿子朱棣要是不起兵,很有可能就和朱柏一样没命了可能。说到头还是自己当初的设想过于天真,结果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假如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相见,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标:都赖我

朱标这时候,非常懊恼,要是自己没有早逝,要是自己成了顺序中的皇帝,可能这样的故事就不会发生,自己的儿子不会失踪,自己的兄弟不会死,削藩是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赌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