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明朝這些大佬們,假如他們見了面,會發生什麼樣的爆笑場景,朱元璋會先將朱棣罵一頓,但是朱允炆這個倒黴孩子,生前沒有坐穩了皇位,死後還會被三個長輩輪流呲一頓,因為皇位相爭都是他的大力削藩造成的,腦子當時不知道怎麼抽了,非要跟皇叔們作對,最後還把自己搞丟了,朱標:都賴我,沒教育好兒子,早早去世了。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很多人都很同情朱允炆的遭遇,好好地皇位,說被趕下來就下來了,而且至今的下落都不知道在哪裡,魂歸故里了,還是客死他鄉了,可能不光咱們,還有朱棣也想知道,要是見了面肯定第一件事情就是問問,這個大侄子這些年到底去了哪裡。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而朱元璋呢,首先肯定會先指責朱棣,畢竟好好地江山,卻讓他這個創始人看見了骨肉相殘的一面,最後還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孫子去了哪裡,這老人家的心怎麼能受得了,隔代親可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跟兒子當仇人,但絕對那孫子當成了寶貝,現在寶貝被自己的親兒子擼下來了,還弄了個下落不明,這讓人家老人家怎麼過呢,噼裡啪啦的將朱棣一頓臭罵,領到頭來還得幫著找。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而朱標呢,肯定不會因為朱棣起兵造反而責怪,在他這個大哥的心裡,手足之情是極其的重要的,更何況要是你爹,你會先無緣無故的罵自己的兄弟一頓,還是先去問兒子,肯定是見著朱允炆之後,先問朱允炆。朱標是個謙謙君子般的人物,因為自己的兒子削藩的錯誤,導致了這場親人之間的相殘,他首先是對朱允炆極其失落,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一點都沒有念及與皇叔們之間的親情,還將湘王朱柏給逼死了。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輪到了朱棣了,接著就是對於自己的辯解,我很冤枉的,起兵造反並不是我的本意,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相反過來,我並不想手足相殘,更多是被逼無奈。削藩之初,建文根本不像是傳說中的仁慈,柔弱,將自己的叔叔們一個個趕得趕,殺的殺,也沒想到咱們都是太祖的子孫。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老爹現在開始怨我不該奪取建文的皇位,但從一開始沒人想要幹這樣的事情,即便是已經有了這個苗頭了,還是有些不太願意,因為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失敗那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作為老爹的朱元璋是更能明白這樣感覺到,當初創立明朝之前,不就是參加起義軍出身,那也是逼到了沒辦法的程度下,做出的無奈之舉。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沒有人願意看到骨肉相殘的景象,即使是當了皇帝了,一天都沒放棄過尋找建文,而且叔侄之間還是有感情存在的,很多藩王不想有這個念頭,不正是想著太祖,想著大哥。削藩不是錯誤,歷史上,很多的帝王都削藩,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帝王跟朱允炆這樣殘忍,能將自己的叔叔逼到了自焚的地步。在削弱權力的時候,武帝的推恩令實施就相當的友好,唐朝的慘痛還歷歷在目,這些即使藩王心裡不舒服,但是絕對要比這樣被逼著造反要強上很多倍。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朱允炆委屈巴巴的,還想為自己辯解兩句。其實當初的削藩確實是有些著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很多藩王看著我年紀小,根本鎮不住這麼大的場子,讀聖賢書的目的就是明得失,看了很多的帝王心術,卻始終找不見自己的適合的方式。於是聽了身邊大臣的建議之後,還是決定迅速削藩,不然怎麼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正是因為操之過急,根本沒有考慮後果,可自己的從來沒想想過要傷害皇叔們的性命,畢竟骨肉相連,我怎麼忍心痛下殺手。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朱元璋對於這件事情才是最無奈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最後還是自己老朱家的天下,可是兩方相鬥必有一損,允炆就是這場靖難中不見了蹤影,可兒子朱棣要是不起兵,很有可能就和朱柏一樣沒命了可能。說到頭還是自己當初的設想過於天真,結果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假如朱元璋、朱標和朱棣相見,朱允炆少不了挨呲,朱標:都賴我

朱標這時候,非常懊惱,要是自己沒有早逝,要是自己成了順序中的皇帝,可能這樣的故事就不會發生,自己的兒子不會失蹤,自己的兄弟不會死,削藩是一場註定兩敗俱傷的賭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