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

戰國時期的毛遂,和平原君有過一段值得玩味的對話。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就像錐子處於囊中,他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為何你來了三年之久,還未曾嶄露頭角啊?”毛遂反駁道,“我不過是今天才有機會進入囊中罷了,否則,絕不會是隻露個尖而已!”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毛遂雕像

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懷才不遇的人畢竟太多,即便有機會施展抱負,你就真的能把握住機遇嗎?都說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有困難就要解決困難,可人的一生實在是太難啦!)當你努力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助你實現;可自身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才是積攢運氣的最大利器啊。

在《二十四史》中,有一個小故事。漢文帝時期,馮唐任郎中署長。一日,文帝視察過程中,看到馮唐,便問,“你的外貌已經很老了,怎麼還在做郎中啊?”不知馮唐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心酸,還是別的情緒。一個人的才華固然重要,但懂得如何推銷自己也是一種才能啊。隨後,漢文帝又問,“你覺得李齊怎麼樣?”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漢文帝

這時,馮唐的耿直性格漸漸浮出水面了。“李齊啊,他連廉頗和李牧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馮唐繼續說,“我祖父在趙國的時候,和李牧是好朋友;等到我父親那一輩,又跟李齊是鐵哥們,所以我很瞭解他們。”聽馮唐對先賢的侃侃而談,漢文帝心中不禁起了一絲漣漪,“我要是有廉頗那樣的人才,何愁對付不了匈奴啊。”

馮唐則搖搖頭,“惶恐!惶恐!你手下就是有廉頗、李牧那樣的人才,也發揮不了作用。”這讓文帝十分生氣。事後,文帝責備,“有什麼話,不能悄悄地告訴我嗎?非得弄得滿城風雨!”到這時,馮唐才反應過來,又是自黑,又是賠罪。在我們的印象中,知道馮唐,全靠王勃的《滕王閣序》,以及蘇軾的《江城子》。“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與“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兩句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了。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以至於,大部分只會背誦這兩首詞(序)。其實,馮唐的一生,也是足夠傳奇的了。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中的廉頗換成馮唐,在某種情景下,或許更加合適。歷經西漢最傑出的三帝,可馮唐就是扶不起來。漢景帝時期,還做過一段時間的楚相。在他九十多歲的時候,更是被舉薦給漢武帝。遺憾的是,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大了,漢武帝也只好任命他的兒子為郎。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其實,馮唐的才能,從營救魏尚的事情中,就能窺到一二。還是在《二十四史》的故事裡,漢文帝問馮唐,“你憑什麼說我即便擁有廉頗、李牧這樣的人,也用不好?”馮唐答道,“李牧為趙國鎮守邊疆時,軍中的一切補給,皆由他一人掌控。朝廷下達任務,完成就是。所以,他才得以盡展其才,為國立功。後來,趙王聽信讒言,李牧身亡,趙國也就覆滅了。”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百家講壇,王立群教授

“現在,雲中守的魏尚,何嘗不是另一個李牧呢?善於用兵,匈奴怕他,這樣的人,卻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話,被抓了。獎賞可以不給,法令卻不可不遵行。你實在是法太明、賞太輕而罰太重了。魏尚按國家制度評功,只差六個俘虜的首級,便被交付審判,削奪了官爵,像這個樣子使將,雖得李牧,能用嗎?”

除了容易老,馮唐有何才能?歷經西漢三帝,出名全靠王勃和蘇軾

馮唐畫像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最後,漢文帝釋放了魏尚,同時也提拔馮唐為車騎都尉。勇將易得,明君難求。其實,馮唐說的也不全對,若對外的事則全由將軍處理,歸來,只需奏明君主,那如何保證恩出於上呢?韓信口無遮攔為樊噲請功,尚且受到蕭何的質問,“你請大王封賞樊噲,事後,樊噲該感謝你,還是感謝大王?恩出於上,還是出於你?”

《尚書·洪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只有君王才能獨攬威權,擅行賞罰,你把賞罰的權力都給了他人,他人不起野心才怪。君王獨攬威權才是。這句話,也是成語“作威作福”的由來。

參考資料:《二十四史》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漢書·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