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源電力增發背後的投資機會

黔源電力增發背後的投資機會

近期,A股黔源電力增發引發熱議,在有的財經網站上炒的沸沸揚揚。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作為吃瓜群眾,看熱鬧的同時別忘了琢磨其中的邏輯和背後的投資機會。

黔源電力定向增發公告一出,小股東一片譴責大股東的聲音。這也不奇怪,二級市場股東苦等多年。終於等到公司現金流好轉,未來公司財務費用持續下降,利潤增加。沒想到大股東開始出手了,定向增發,直接將蛋糕切走一塊兒。這誰受的了呀?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聯想到今年以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清潔能源私有化年初退市,近期在香港上市的華能新能源又花150多億元巨資私有化,加上這次黔源電力向大股東定向增發,有沒有一種感覺,大股東敲鑼打鼓告訴你,我們家的股票嚴重低估了,你們不要我要。

可惜這麼明顯的信號,許多數人依然看不太明白。這也不奇怪,電力行業屬於管制型行業, 政策複雜,資本密集., 一般人大多搞不明白。簡單說一下結論吧: 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一旦過了投資高峰期,投資開始大幅度下降的時候,就開始進入了收獲期。財務費用持續下降,利潤持續增長,鉅額負債轉變為大型印鈔機。長江電力上市十年,股價不漲,到2014年股價突然開始上漲,就是因為三峽機組全部投產,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接近投產,未來沒有大的資本支出了,超級印鈔機的本色被發現。黔源電力就是迷你版的長江電力。

另外,電力這種商品產供銷瞬間平衡,沒有庫存。電價隨行就市。長期來看具有抗通脹的能力。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站一旦建成以後,未來的運營成本極小,資產保值抗通脹能力堪比黃金,而創造收益的能力遠超過黃金,所以可再生的水電、風電資產一直比較受機構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相比長江電力、黔源電力,華能水電等A股可再生能源公司,港股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低估更為嚴重。其中最為低估的就是華電福新。華電福新擁有的的水電裝機,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遠超過黔源電力,還有近千萬千瓦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以及福建,浙江的核電資產權益。公司從今年開始過了投資高峰期了,未來資本支出會逐漸下降,財務費用減少,印鈔機開始啟動,股息率會從目前的年5%持續提高。目測未來大概率會被私有化。目前是投資投機兩相宜:拿著5%的股息,坐等100%的私有化收益。毛估估持有三年,如果真的等到私有化實現的話,年化收益率30%以上。

港股中另外幾隻新能源股:中廣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也都是私有化的種子選手。至於龍源電力反而是盤子太大,目前估值相對於華電福新、中廣核新能源等高許多,私有化的可能性反而不大。

由於二級市場股東一片反對聲,黔源電力此次增發估計通不過。反倒是華電福新更值得關注,畢竟都是華電集團的下屬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