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敲鐘:是開場還是謝幕?

嘉楠敲鐘:是開場還是謝幕?

文 | 棘輪

成立六年、四度衝擊IPO的嘉楠,終於在今日登陸納斯達克。

“礦機第一股”“區塊鏈第一股”,人們給嘉楠身上貼上了眾多標籤。

但在一些投資人看來,嘉楠的上市,並不意味著礦機企業的春天來臨。相反,他們認為,礦機企業上市的最好時機已經結束。

幾乎所有的礦機企業,都被供應鏈所困。幣價長期橫盤,挖礦產量減半,礦機性能提升受限,礦機企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屬於礦機企業的下一個時代,究竟在何方?

01 礦圈風雲

嘉楠上市了。


四度衝擊IPO的它,今日終於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我們新的開始。”嘉楠創始人張楠賡說。


11月3日,嘉楠更新招股書,將擬募資金額由4億美元下調至1億美元。有投資人猜測,數字下調可能與路演效果不佳有關。

“其實礦機廠商上市不為錢,因為它們壓根不差錢。”有投資人指出。

“牛市的時候,礦工們一個月送給他們的定金,都不止1億美元。”在華強北經營礦機生意的陳磊對一本區塊鏈說。

他的數字略顯誇張,但並非憑空虛造。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嘉楠的營收便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

在陳磊看來,在難熬的熊市,礦機廠商們也可以“冬眠”,“等牛市來了,礦機廠商一呼百應,礦工們還是會排著隊去送錢。”

如果不是為了錢,三年、四次衝擊IPO的嘉楠,究竟是為了什麼?

“嘉楠上市,主要是為了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區塊鏈研究員孫原表示,“此外,現在是礦機廠商上市的最好時機。嘉楠再拖下去,可能就很難上市了。”

嘉楠的日子,並不好過。

據自媒體“吳說區塊鏈”報道,嘉楠2019年的營收大約只有神馬的四分之一、比特大陸的十分之一。

嘉楠招股書顯示,在第一代7nm礦機A921量產後,嘉楠又在A10系列礦機上用回了16nm工藝。

“吳說區塊鏈”解釋稱,臺積電與比特大陸簽訂了秘密協議,7nm挖礦芯片將僅供貨給比特大陸一家廠商。

然而,近期礦圈風雲詭譎。不止嘉楠,比特大陸等其他礦機廠商,也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10月29日,吳忌寒突然發出全員信,宣佈免去比特大陸大股東詹克團的一切職務。

此舉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也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可。比如說,吳忌寒的“盟友”、ViaBTC創始人楊海坡便發文力挺吳忌寒。

嘉楠敲鐘:是開場還是謝幕?

楊海坡微博


但在他的博文中,卻使用了兩個令人費解的詞:“最危急的時刻”與“比特大陸跌落神壇”。

在外界看來,比特大陸似乎勢頭正旺。它的危機源自何處?

據多家媒體報道,自2016年以來,比特大陸研發的12nm、10nm等多款芯片流片全部失敗。而在此期間,楊作興領銜的神馬礦機卻強勢崛起。

不過,神馬眼下的危機更為嚴重。10月末,有消息稱,神馬礦機創始人楊作興已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而原因,據傳是涉嫌竊取商業機密。

早年,楊作興曾以兼職身份,在比特大陸內參與芯片研發。此後,因股權待遇未談攏,楊作興出走,創立了神馬礦機。

早在2018年,雙方就因專利糾紛訴諸公堂,比特大陸敗訴。網傳楊作興此次“被警方帶走”,也與比特大陸方面報警有關。

02 競爭加劇

礦機廠商們集體遭遇危機,顯然並非巧合。而它們面臨的危機,也正是礦機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

“種種跡象表明,礦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已經陷入白熱化。”孫原指出,“礦機廠商都在你爭我搶,搶客戶,搶時間,搶供應商。”

先來說搶客戶。

“礦工買礦機,是沒有什麼品牌忠誠度的。”陳磊表示,“大家都是為了賺錢,只要能讓礦工賺到錢的,就是好礦機。”

他透露,神馬在2018年末發售的M10礦機性價比出眾,而同期的比特大陸和嘉楠,幾乎都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這種現象,直到螞蟻S17系列上市,才出現轉變。

在外界看來,比特大陸內部的焦慮,正來自於神馬的強勢崛起。最終,比特大陸的內部矛盾集中爆發,不甘失敗的吳忌寒選擇用鐵腕手段直接奪權。

而礦機廠商們的另一個危機,來自時間。

按計劃,比特幣將會在2020年5月產量減半。屆時,礦工的收入,也將受到衝擊。

“減半之後,如果幣價還是現在的水平,大礦工會選擇死撐,而小礦工肯定都會出局。”礦工吳迪表示。

出局,意味著賣掉礦機走人。屆時,大量的二手礦機將進一步擠壓一手礦機的市場空間,礦機廠商的生意會更加難做。

今年5月,幣市復甦,比特幣從3000美元一路漲至13000美元,礦工們瘋狂訂貨,礦機廠商也開始大批量出貨。

然而,此後比特幣幣價長期橫盤,大家的熱情也漸漸冷卻。

“在華強北,二手礦機的價格已經跌了兩個月了。”陳磊表示,“新礦機供貨越來越多,幣價也沒有起色,二手礦機就沒人願意買了。”

在他看來,如果幣價沒有大漲,比特幣減半前後,礦機肯定不好賣。礦機廠商們必須在現在搶時間,多賣礦機。

在搶客戶、搶時間之外,礦機廠商們最核心的鬥爭,是搶供應商。

嘉楠招股書披露後,一本區塊鏈曾報道,這家公司眼下最大的危機,便是供應商生變。(詳見: )

無論是比特大陸,還是嘉楠、神馬,都只是芯片設計公司,不具備生產能力。在芯片行業,它們被稱作“無晶圓廠”,必須找到有代工能力的“晶圓廠”,才能獲得芯片。

而在業界,為礦機廠商提供代工服務的晶圓廠幾乎只有兩家:臺積電與三星。

其中,臺積電與比特大陸關係甚密。有傳言稱,臺積電的7nm芯片僅供貨給比特大陸。接近臺積電供應鏈人士林峰則對一本區塊鏈表示,臺積電曾在南京工廠為比特大陸設立了專用產線,專門為比特大陸一家供貨。

此外,林峰透露,嘉楠在臺積電訂貨,需要全額預付,而比特大陸只需要付50%的預付款即可下單。

臺積電與比特大陸的強綁定,讓神馬與嘉楠無奈轉投三星。

在神馬M20礦機發佈會現場,神馬邀請了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務總經理上臺發言。而嘉楠的新礦機,也疑似轉投了三星的懷抱。

嘉楠敲鐘:是開場還是謝幕?

神馬M20發佈會上,楊作興與三星相關業務負責人宋喆燮握手


嘉楠最新招股書資料顯示,其最新的A11系列礦機採用了8nm芯片。此外,在2020年第一季度,嘉楠還將量產14nm芯片。

“嘉楠沒有公開這兩款芯片的供應商。但臺積電沒有8nm、14nm的工藝,而三星兩者都有。答案不言而喻。”林峰表示。

在他看來,礦機廠商們爭搶供應商產能,本質上是一場零和博弈。

林峰透露,挖礦芯片業務在臺積電內部的營收佔比不到10%,“這是一個人為設定的數字”。

2018年前後,暴漲的幣價催生了空前的礦機芯片需求,臺積電因此營收大增。然而,隨著幣價下跌,礦機廠商紛紛砍單,臺積電的生產計劃被打亂。

“所以,現在像臺積電這樣的代工廠,每年都會制定好分給挖礦芯片的產能份額。”林峰說,“幣價漲了不會多,幣價跌了不會少,一共就這麼多,幾家礦機廠商一起搶,自然會搶得頭破血流。”

03 終局之戰

作為供應商,晶圓廠才是礦機企業的命門所在。礦機企業從芯片研發、流片(即芯片試生產)、量產,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與晶圓廠通力合作。


嘉楠招股書披露,公司與臺積電合作,需要先與臺積電協商制定半年採購計劃,並全額預付款,以便臺積電分配生產資源。從下訂單到交貨,臺積電需要三個月時間。

晶圓廠的自身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礦機企業的產能。嘉楠招股書顯示,臺積電2018年遭遇黑客攻擊,嘉楠的128個7nm晶圓被迫延遲9周出貨。

此外,在今年7月的日韓貿易戰中,三星的光刻膠——芯片生產中的必備原材料,被日本斷供。神馬的礦機出貨也因此被拖累。

林峰推測,嘉楠未來會全面倒向三星。嘉楠之所以不公開新礦機的芯片參數,就是因為自己目前還依賴臺積電生產舊型號礦機芯片。

在礦機行業,晶圓廠不僅把控著礦機企業的供應鏈,也影響著礦機企業的技術路線。

林峰打了個比方,礦機廠商設計一款礦機芯片,就像賽車廠打造一款高性能賽車。而賽車的設計思路有兩種:

一是為賽車採購最強大的發動機。對應到礦機芯片設計,就是用最先進的製程設計芯片。例如,現在芯片行業最先進的製程,就是臺積電的7nm工藝。

二是給賽車配最好的輪胎、最輕的車身、最科學的流線型設計,在邊邊角角下功夫。對應到礦機芯片設計,就是用全定製方法,榨乾芯片的每一絲性能。

顯然,更換髮動機對性能的提升立竿見影。然而,發動機賣給誰,什麼時候更新換代,都是發動機廠說了算,賽車廠對此束手無策。

同理,在這方面,礦機廠商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

所以,在技術工藝相同的情況下,榨乾芯片的每一絲性能,才是礦機廠商的真功夫。神馬礦機便是憑藉這一點突出重圍的。

“在功耗控制上,三星的8nm不僅不如7nm,甚至不一定比得過臺積電的10nm。”林峰表示,“但神馬基於三星8nm的礦機,卻比比特大陸基於臺積電7nm的同期產品更強,說明神馬確實技術了得。”(注:一般情況下,Xnm芯片工藝中,X越小,代表工藝越先進。)

而與此同時,由於神馬採用了8nm這個更低端的工藝,其成本也較7nm更為低廉。這樣一來,工藝落後反而帶來了性價比上的優勢。

“神馬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能與比特大陸一較高下。”陳磊感慨,“礦圈沒有一成不變的老大。至少從參數看,傳說中的螞蟻S19和神馬M30,以及剛剛發佈的阿瓦隆A11系列,都十分強大。”

然而,隨著芯片工藝的不斷髮展,礦機芯片的天花板已日漸清晰。

在芯片行業,相比CPU等產品,礦機芯片採用的ASIC在開發難度上並不算高。

“比如,比特大陸早期的技術水平有限,許多芯片開發工作都是臺灣一家名為‘創意電子’的公司協助完成的。”林峰指出,“像楊作興兼職都能做出一款芯片,這在別的芯片行業是絕對不可能的。”

“現在各家都在用全定製的理念做礦機芯片,晶圓廠的工藝也相差不大,礦機企業之間的純技術差距應該會不斷縮小。”他表示。

一位國內AI芯片從業者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現在所有礦機廠都是“靠運氣吃飯,給晶圓廠打工”。

與此同時,晶圓廠的技術節點革新也變得越來越慢,性能的提升空間也越來越小。在7nm之後,5nm芯片的量產時間或將推遲到2021年。礦機芯片再想獲得大的技術迭代,已經越來越難。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情況,礦機廠商也心知肚明。

“新礦機功耗減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今年9月的礦業峰會上,楊作興說,“我們預計,未來每代礦機最多隻能做到10%-20%的性能提升。”

在他看來,礦機更新迭代將減緩,一臺礦機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也許,這也意味著,礦機廠商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小。

幣價長期橫盤,挖礦產量減半,礦機性能提升有限,挖礦業的野蠻生長時代,或將宣告結束,而礦機廠商的暴利時代,也將宣告終結。

礦機的終局之戰,即將來臨。

嘉楠敲鐘:是開場還是謝幕?

四度衝擊IPO的嘉楠,終於在納斯達克成功敲鐘。

在招股書中,嘉楠記錄了公司在2019年前9個月的AI業務營收——140萬元,不足總營收的1%。

幾乎所有的礦機廠商,都把AI業務作為佈局重點。

在礦機天花板越發清晰的當下,AI代表的似乎不僅是夢想,更是逃離。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