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11月17日,華燈初上的桂林正陽路東西巷、逍遙樓燈火輝煌,不少外地遊客專程前來“打卡”。夜色中,非遺傳承人王繼勝演示的靖江王府秘拓讓遊人興致盎然……如今,東西巷和王府片區已成展現桂林千年文韻的最佳舞臺。

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加快打造國際旅遊勝地,堅持“一本藍圖繪到底”,按照“加快建設新城、疏解提升老城,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要求,一體謀劃、聯動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和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以文塑旅、以旅興文,文旅聯動、融合提升,在實現廣西文化旅遊新發展目標的征程中,奮力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走出了一條桂林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突出頂層設計

文旅融合發展

尋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價值。桂林市始終堅持大旅遊、大文化、大融合思路,通過文化與旅遊、生態等各方面融合發展,努力把特色做優、品牌做響、環境做美,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讓“一城文化滿城綠”獨特風韻全面彰顯。

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通過旅遊這條線,歷史文化遺產“散珠碎玉”得到系統性整理、完整性呈現、保護性利用。啟動桂林文化旅遊中心建設,逍遙樓、正陽東西巷、王城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傳承桂林歷史文脈新地標。靈渠成為廣西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龍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全國率先出臺地方文化保護實體法《桂林市石刻保護條例》,成立桂林歷史文化研究院,整理發掘了9大類12個專題歷史文化資源名錄。民族歌劇《劉三姐》在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全市列入前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85個,佔據廣西“半壁江山”;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傳統村落達73個,居全區第一。

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以文化為魂,把文化根植於新區建設、老城疏解提升全過程,“兩江四湖”二期工程建成通航,新區環城水系旅遊航線開通運營,一大批高品質旅遊公路、休閒綠道建成使用,文旅融合支撐能力大幅提升,實現“山、水、城、文”和諧共生。

堅持融合提升

做大做強產業

桂林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探索生態、文化、旅遊領域的產業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市場的共同培育、統一管理,著力推動生態、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企業和文化旅遊品牌。

以桂林山水資源與廣西特色文化資源“劉三姐”為基礎打造的全國首例山水生態實景演藝項目“印象·劉三姐”,成為國內外山水生態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內涵融合發展的典範。“桂林千古情”月均接待遊客35萬人次,年均接待遊客約400萬人次,成為桂林乃至廣西文化旅遊新地標。

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著力推動旅遊與生態、農業、工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出一批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紅色旅遊、研學旅行等新業態。目前,桂林市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6個、三星級以上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22個,鄉村旅遊成為休閒旅遊新熱點。計劃總投資300億元的萬達文化旅遊城等一批融合發展項目加快建設,以桂陽公路文化旅遊大道為主軸的旅遊新“航母”加速形成。

2018年,桂林市接待遊客數首次超過1億人次大關,全市旅遊總消費首次超過了1300億元,分別增長32.6%、43.2%;入境過夜遊客數量274.7萬人次,增長10.4%;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提前兩年完成預期目標。今年1-9月,全市接待遊客10452.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26%;入境過夜遊客238.32萬人次,增長11.74%;實現旅遊總消費1431.82億元,同比增長31.33%。

創新機制體制

激發內生動力

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是國家和自治區交給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的任務和使命。桂林市堅持市場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強化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資源整合、政策扶持,推動生態旅遊牽手、文化旅遊融合,打造了文旅融合新平臺,創造了文旅融合發展新經驗。

9個月接待遊客量過億!來看桂林如何舞活文化旅遊發展“龍頭”

堅持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籌各方利益,持續推進灕江全流域保護、全覆蓋整治,以灕江為主軸的生態岸線、景觀沿線品質全面提升,“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引進實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宋城演藝、地中海俱樂部等一大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引領產業走向的高端文旅融合項目,投資規模之大、重大項目之多前所未有,推動了文旅融合品質顯著提升。堅持旅遊智能化發展,致力於數字桂林、智慧旅遊建設,推出“一部手機遊桂林”,讓中外遊客享受到更加智能、精準、放心的服務。堅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旅遊產業用地、旅遊監管體制、導遊管理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文旅融合發展不斷迸發新活力。

來源丨廣西日報

值班校對丨全 元

值班主任丨黃凌豔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