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1937年初秋,時任國軍預備第十一軍中將軍長的陳長捷,接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命令,率部馳援平型關,全力阻擊日軍最為精銳的主力坂垣師團的進攻。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國軍中將陳長捷]

平型關位於晉東北區域的咽喉要道,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左側有東跑池、老爺廟等制高點,右側是白崖臺等山嶺。在平型關前,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狹窄溝道,是個打伏擊戰的好地方。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八路軍115師發動的平型關戰鬥的勝利,可以說是整個平型關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代表平型關戰役的全部。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平型關戰役是國軍第二戰區為了阻止日軍向山西的進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全權指揮的一場戰役。陳長捷參與到平型關戰役以來,可以說閻錫山並沒有把他這個預備軍當做主力來使用的。陳長捷率領的國軍預備第十一軍是一支僅有兩個師臨時組建起來的。全軍編制根本沒有達到齊裝滿員的階段,特別是陳長捷原先擔任的國軍第72師師長的這個師,由於在南口戰役裡傷亡慘重,特別是在基層部隊富有戰鬥經驗的班排連長陣亡率較高,部隊的作戰素養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到南口戰役前的戰前水平。

陳長捷當然知道目前他所率領的這支部隊,不用說和國軍正規軍無法相比,就是在他屬於晉綏軍序列裡同樣也沒有過人之處。但是國家處在危難之際,作為軍人只有義無反顧,視生死於無物奔赴戰場,為國家效力盡忠。

正是秉承這一意志,當陳長捷率領國軍預備第十一軍到達平型關後,知道前來進犯的日軍是在華北戰場很少遇到對手的坂垣師團,和強敵作戰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遏止日軍的進攻勢頭。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晉綏軍堅守南口戰役陣地]

日軍板垣師團又被稱之為第5師團,是日軍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享有日軍“鋼軍”的美名,齊裝滿員近2萬人。

面對這樣一支近乎於重裝的侵略軍,陳長捷想到只有利用自己對地形熟悉的優勢,以及老百姓的支持來和兇惡的日軍交戰。堅決不讓日軍從他的陣地上取得突破。當然,作為指揮平型關戰役的閻錫山,沒有對陳長捷能夠堅守平型關陣地抱有較大的希望,只是讓陳長捷守住平型關,最大限度的守住陣地,延緩日軍的進攻節奏,以便為友軍贏得機會進行反擊。

平型關雖然每一處都是設伏的地點,但更能取得伏擊效果,又能堅守住陣地的地方,可要仔細的尋找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當陳長捷和參謀們來到鷂子澗,覺得眼前一亮,因為鷂子澗位於團城口和迷回村之間,是進入平型關西路的主要屏障,向西南經迷回、澗頭、齊城可達大營、沙河一線,進入山西中北部,構成對繁峙、代縣、忻口的威脅,陳長捷判定日軍必然會經過這裡,並且會不惜一切拼死拿下鷂子澗。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就在陳長捷帶領部下在鷂子澗構築好陣地,很快,他的指揮部裡接到來自前線陣地的電話日軍已經開始進攻了。陳長捷隨即接過話筒,嚴令下屬官兵必須堅守各自的陣地,堅決把日軍消滅在陣地前。

驕橫的板垣師團從未遇到中國軍隊這樣頑強的抵抗,幾次進攻受阻,這讓板垣徵四郎再也無法冷靜下來,同樣要求擔任進攻的自己的屬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裡攻下鷂子澗,不然按軍法論處。因為在板垣徵四郎的眼裡,他聽到彙報的是守在這裡的中國軍隊不是國軍嫡系部隊,只是屬於地方部隊的晉綏軍,他不明白為何在日軍強大的火力之下,和日軍單兵戰鬥都強於晉綏軍面前,卻沒能得手,真的很傷日軍軍人的自尊。

尤其是他連續得到屬下未能攻下陳長捷堅守的陣地後,從未有過在中國戰場臨陣換將的板垣徵四郎竟讓另一個旅團接替,同時,為了加快進攻速度,在心理上壓垮堅守陣地的中國軍隊,板垣徵四郎還命令首次在中國戰場使用的,日軍剛剛研發不久投入戰爭的火焰放射器和凝固汽油彈等新式武器,妄圖憑藉其長長的火龍,以及燃燒的烈焰,使陳長捷的部隊感到膽怯,最好發生從陣地上逃跑的現象。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國軍平型關戰役繳獲日軍戰利品]

在突發的嚴峻形勢面前,陳長捷迅速要求部隊開挖坑道,躲過日軍火焰噴射器的火龍,以及剷除陣地附近的雜草樹木,讓日軍這些武器沒有助燃物質,處於失靈狀態。待日軍進攻時迅速回到陣地上的靈活打法,使板垣徵四郎很是無奈,原以為在他的精銳師團面前,中國軍隊都是一觸即潰,哪能有如此堅強的意志在和他死死的戰鬥著。

板垣徵四郎從未想到會在這裡,讓他的重兵師團苦苦進攻了12個晝夜始終無法動彈,不得不撤下陣地尋找其他進攻的路線,但是時間已經不在日軍的這一邊了。

得益於陳長捷率領的國軍預備第十一軍的頑強堅守,為第二戰區重新部署平型關作戰計劃贏得了時間。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陳長捷也因為這場阻擊戰取得的顯著戰果,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任命為第61軍軍長和平型關區域的所有國軍部隊前敵總指揮,全面指揮平型關區域的國軍部隊向日軍展開反攻。這一艱苦的鏖戰,不僅實現了陳長捷個人人生的反轉,也為中國軍隊和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作戰中樹立了勇氣和信心。

硬頂日軍精銳板垣師團,此人率雜牌軍血戰12晝夜,終於創造奇蹟

[享有日軍“鋼軍”美譽的板垣師團]

得益於陳長捷所部的頑強抵抗,為第二戰區調動相關部隊集結在平型關,尤其是鷂子澗區域爭取了時間。

按照第二戰區長官部的命令,自1937年10月2日開始,已經在平型關完成集結的軍隊在陳長捷的統一指揮下,連續不斷的向日軍發起局部反攻。當然,不容迴避的是,由於國軍部隊沒有空軍的有效支援,以及缺少坦克協同配合地面部隊作戰,用於近距離摧毀日軍防禦陣地的火炮數量嚴重不足,很難突破日軍的陣地,也未能給予板垣師團較大的殺傷,但是卻牢牢地把這個師團近2萬日軍死死的牽制在這裡,不用說極大地減輕了國軍其他戰區的壓力。

更由於第二戰區是抱著必須殲滅兇惡的板垣師團的目的,再次調整了平型關戰役作戰計劃,使得日軍大本營發覺了國軍的企圖,迅速調派在華北作戰的日軍其他師團趕來增援,板垣師團才僥倖逃出了平型關。

平型關戰役,是以日軍宣告敗退結束,對於當時正如日中天的板垣師團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在平型關未能實現其作戰目標,竟成為坂垣徵四郎個人視為人生中的恥辱之戰。平型關戰役不僅使日軍的板垣師團記住了國軍陳長捷,也使侵華日軍記牢了陳長捷是一個敢玩命,不怕死的中國軍人。

當陳長捷獲知日軍板垣師團敗退後的消息後,緊緊抓住這一有利的戰機,乘勝指揮這一區域的國軍對小股日軍部隊窮追猛打,決不能給以喘息和逃跑的機會。經過數日激戰,陸續收復鄉寧、蒲縣等原先日據縣城,在呂梁山南段建立了國軍第二戰區指揮中樞,為山西全省的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