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西街遺址很可能將南京建城史遠溯至3000年前

西街考古“尋根”,首現神秘“路障”

學界:很可能將南京建城史遠溯至3000年前

学界:西街遗址很可能将南京建城史远溯至3000年前

西街遺址出土的東晉陶製三稜錐。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圖

位於城南的西街遺址,被學界視為近年來南京城市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很可能將南京的建城史遠溯至3000年前。在西街遺址出土的上萬件歷代遺物中,有一種造型奇特的文物——東晉時期的陶製三稜錐,系南京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經過研究分析,專家推斷其為1700年前作為越城外圍防禦設施的“路障”,與鐵蒺藜一樣起到阻礙、減緩敵軍推進的作用。

西街考古“尋根”越城,歷代地層疊壓橫跨三千年

“春秋時越既滅吳,盡有江南之地,於是築城江上,以鎮江險。”修築於2500年前、周長不足1公里的“越城”,一直被視作南京建城史的起點。

據文獻記載,越城築於長幹,控扼淮水入江口。六朝時期,位於都城南郊的越城,仍然是淮水之南的防守要地。那時的長幹裡依山傍水,人煙阜盛,“地勢高亢”的越城一直是長幹裡的地標之一。

西街地塊位於南京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之一的“長幹裡古居民區及越城遺址區”範圍內,東至雨花路,南至應天大街,西至中山南路,北至窯灣街,佔地面積近15萬平方米。2017年10月以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對西街地塊展開了考古勘探和發掘,這次“城市尋根之旅”的目標,是南京建城史的源頭——越城。

歷時一年多的考古發掘,西街遺址內共發現重要歷史遺蹟300多處,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金屬器等遺物600餘件,陶瓷、磚瓦等各類遺物標本上萬件。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陳大海介紹,西街遺址的地層疊壓狀況十分複雜,已揭示的9個地層,從西周時期一直跨越到明清乃至近現代。3000多年來,這裡有過開鑿城池的壕溝、燒磚造瓦的窯場、掘井取水的市井巷弄,如同古都南京的文明脈搏一樣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西街遺址以“古今疊壓”的方式,反映了南京城市發展變遷的過程,為尋找2500年前的越城遺址提供了重要線索。

東晉環壕出土神秘三稜錐,系南京考古首次發現

西街地塊的北部原是一處臺地,考古人員在臺地邊緣發現了一條東晉時期的環壕,南北兩端呈弧形拐角,向西延伸。環壕內出土了十餘件東晉時期的陶製三稜錐,這種造型奇特的神秘文物,在南京考古史上尚屬首次發現,其真正用途讓考古專家們頗費了一番腦筋。

正在南京市博物館展出的一件陶製三稜錐,底面邊長約22釐米,高18釐米,重約3公斤,共有四面四角,均近似正三角形,四角較為銳利。無論如何放置,都有一個尖頭朝上。

從公元4世紀“誕生”至今,這些陶製三稜錐已有1700年的歷史,剛出土時,關於其功能用途一度眾說紛紜。

有人說,它是古代用來壓置帷帳或席角的席鎮。魏晉之前,人們習慣席地而坐,為了避免起身落座時折卷席角,就在席子四角壓上席鎮。

不過,很快有人提出質疑:陶三稜錐的高度近20釐米、重達6斤,如此“魁梧”的身板,用來當壓草蓆的席鎮,未免有些“簡單粗暴”。多年來,南京出土了眾多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的六朝席鎮,與“粗枝大葉”的陶製三稜錐風格迥異。而且在城郊的環壕之內發現十餘件“居家用品”,似乎也不太說得通。

“尖角路障”拱衛越城

可阻礙城外敵軍進攻

經過專家分析考證,“席鎮說”基本被排除,神秘三稜錐的真正功用,指向了軍事用途——“路障”。

越城是南京主城區有明確記載最早的古城,自春秋時期開始,便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景定建康志》記載:“越而楚,楚而秦,秦而漢,漢而吳、晉、宋、齊、梁、陳,攻守於此者,西則石頭,南則越城。皆智者之所必據。”

六朝時期,位於都城南郊的越城,仍然是淮水之南的防守要地。越城壘建於臺地之上,外圍防禦設施是由環壕和柵構成。根據西街遺址東晉環壕內出土的成捆鐵刀等與軍事有關的遺物,可以確定,這處臺地就是六朝建康城淮水南岸的越城壘遺址。而這種形狀奇特的陶三稜錐,與環壕屬於同一時期的遺存,很可能是越城壘外圍的輔助防禦設施之一。

專家推測,陶三稜錐應為古代的路障,無論如何放置,總有尖銳的一角朝上,這與古代鐵蒺藜的路障性質相同,佈置在越城壘外的城防範圍內,可以有效阻礙、減緩敵軍的進攻速度。

本報記者 朱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