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提起“非遺”

很多人會想到博物館,想到各種展覽

然而, “非遺”的本質並不是如此高大上

而是 源於最瑣碎、最鮮活的生活之中

是 滲透在朝升夕落的日子裡

濃縮在“衣食住行”的點滴中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作為什邡人

你知道這裡有多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一代代勤勞智慧的什邡人民

創造出眾多民俗表演和民間技藝

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和

文化符號、文化基因

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2008年,什邡市政府公佈了《什邡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八個非遺項目名列其中,涉及民間音樂類二項:九頂山羌漢山歌(八角山歌)、羅漢寺佛家音樂;民俗類四項:師古藥王會、鎣華古會、馬井元宵會、馬祖農禪生態文化村;傳統手工技藝類兩項:紅白茶製作技藝、什邡晾曬菸傳統生產技藝。

什邡晾曬菸

成就“132”傳奇

■四川省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早在明末清初,什邡種植的雪茄原料煙就被選作宮廷貢品。匠人王叔言在1918年創辦了什邡益川工業社,從此開啟了中國雪茄產業化發展的序幕。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建國後,毛澤東、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曾品鑑由什邡曬菸卷制而成的“132”雪茄;而陳忠實亦在《白鹿原》一書裡,對什邡葉煙有所提及。1983年,什邡被國家列為名曬菸生產縣,2007年又榮獲農業部授予的“中國雪茄之鄉”美譽。

馬祖故里

獨具魅力的農禪文化生態村

■德陽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馬祖村因中國禪宗八祖馬祖道一誕生之地而得名。公元709年,馬祖出生於該村一篾匠家庭。他十二歲便在什邡羅漢寺出家,後遊學江西,成為六祖慧能之再傳弟子,開創了南禪洪州宗,諡號大寂禪師。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馬祖對中國佛教尤其禪宗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改革創新的關鍵作用,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學說,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倡導的農禪並作思想,影響了佛教在整個中國的命運。《大英百科全書》將馬祖載入其中,尊其為世界佛教偉人。

紅白茶

獨特的工藝與芬芳

■德陽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華陽國志》記載:什邡有美田,出好茶。紅白茶便是“什邡好茶”之一,主要生長於紅白鎮,遍及6個村。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紅白茶屬於溫性茶,具有其他茶類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同時還具有清熱潤肺、消暑祛溼、明目清心、消滯去積的功效。紅白茶因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醇素高於其他茶類,長期飲用可以健胃養神,健身減肥。在炎熱的夏天,飲紅白茶可清涼去暑,倍感舒暢。紅白茶因此在市面上廣受歡迎。

九頂山羌漢山歌

藏在深閨被人識

■德陽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章山洛水這片古老的土地,曾經是古蜀文明傳播的重要走廊,孕育了燦爛的歷史文化,這些歷史文化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已成為什邡的寶貴財富。“九頂山羌漢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猶如一位羞澀的少女,藏在深閨,期待著人們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市冰川鎮(原名八角鄉)屬於大九頂山區,地處羌氐民族向內地漢民族文化區的遷徙線路上,因此殘留了許多相關的地名和風俗,由這裡誕生的山歌自然與“九頂山羌漢山歌”同屬一脈,但當地人喜歡稱它們為“八角山歌”。按照當地老百姓的說法是,山歌自古就有,喜好唱山歌的歷史源遠流長,成為當地群眾在農閒和勞動之餘放聲高歌的一種休閒方式。“九頂山羌漢山歌”帶有濃郁藏羌彝氐古文化及民族音樂相融混生的特點,內容自主發揮,原生態唱法,是群眾最為質樸的情感表達。

藥王會

嬗變中的年度盛會

■德陽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自明末湖廣填四川以來,湖廣江西等客家人士逐漸落籍師古(原名雲西)古鎮,此地先後建有五樓十館及各種神廟家祠,各種民俗及祭祀活動格外興盛。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相傳當年,“藥王”孫思邈雲遊至什邡雲西鎮火神廟(現今的師古鎮藥王宮地址)傳醫送道,施藥積善,惠澤一方。人們為紀念孫思邈,以農曆四月二十八“藥王”孫思邈離宮出行日為祭日,舉辦“雲西藥王會”,歷代傳承,保留至今。歷經歷史的演變,師古藥王會已成為當地民眾紀念藥王,以及當地政府參與舉辦商貿交流的一大盛會。

馬井元宵會

新一年的耕耘又開始了

■德陽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馬井元宵會”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川西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民俗活動,原稱“品仙台”、“賽寶會”,近三百年間一直沒有間斷。每年元宵節這一天,附近州縣之手工工匠都會不請自來,將各種手工製品拿來馬井河灘進行比賽,這一天的貨物之多,人眾之廣,熱鬧非凡,為民間自發盛會之罕見。過去賽會的地點在馬井上興街的仙緣橋頭鴨子河壩,會首搭建高臺,聘請地方長老耆宿進行品評,優者為勝,奪標者稱為“大師傅”,即刻可揚名西川。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賽寶之後,來此的群眾百姓開始選購各種春耕生產用的竹木農具、花草樹苗,日用器具。這些農具、傢俱都是取材於秋冬,製成在農閒,皆為冬木臘篾,不會生蟲腐爛,經久耐用,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鎣華古會

從明朝開始的一段傳說

■什邡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鎣華古會緣於鎣華祖師,亦稱明本祖師。相傳明本祖師出家前非一般之人,而是來自帝王之家,是大明的第二皇帝——建文帝朱允文。後來因為四皇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文在困境中醒悟了自己並不適合當皇帝,又從皇爺爺朱元璋給他的錦匣中得到啟示,從而於暗道逃生,去做了和尚。這一段背景到底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只是,明本祖師的確成了一代高僧。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他是在明朝正統年間來到鎣華修道的,直到圓寂於此。明本法師圓寂後,萬曆皇帝追封其為鎣華祖師,享世代香火。從此風景秀麗的鎣華山成為佛教名山,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在通往老鎣華和新鎣華的途中漸漸興建起了48座廟宇,被稱為48座堂口。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鎣華祖師,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都要舉行“鎣華古會”。時光更迭,古會內容不斷隨著人們的物質精神需求而不斷豐富,漸漸超出了紀念鎣華祖師的範圍,多了許多世俗化的內容,如化妝遊行表演、民間燈舞表演、腰鼓、秧歌、商品展銷等。

羅漢寺佛樂

莊嚴恬靜妙吉祥

■什邡市級非遺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唐朝時期,馬祖在江西傳教成名後,又回到了什邡羅漢寺,在這裡設立道場講學,故而這裡一度佛教活動盛極一時。當時,寺裡有樂班,專門創作梵唄音樂,也稱佛樂。由於馬祖當時準備把什邡羅漢寺當成是影響北方佛教的一個基地,所以梵唄音樂在此很盛行。後來幾經興衰,在清代,羅漢寺的樂班曾經解體,樂師們流落到了民間,這些音樂也流傳到了民間,後經人加以改進後,成了民俗性的音樂。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羅漢寺佛樂,因其旋律樸素、莊嚴,曲調恬靜而受到僧眾歡迎。因此,在寺廟各種佛事活動中,其佛樂不僅發揮了吸引信眾,增強宗教氣氛的作用,還昇華到“以此妙音聲供養諸佛菩薩”的高度。佛樂成為宗教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羅漢寺佛樂的表現形式是“一領眾合”、“合奏”、“齊奏”,同時皆伴以唱奏。

周氏“笑和尚”

面具上的百千意趣

■什邡待評非遺項目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周氏“笑和尚”出自於洛水鎮銀池村村民周厚盛之手。周厚盛是周氏“笑和尚”的第三代傳人,他在繼承先輩兼收幷蓄中國各大流派面具製作特色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現代版的周氏“笑和尚”色澤更加鮮明,線條更加清晰,表情更加誇張,工藝更加精湛。周厚盛繪製的“笑和尚”形態各異,憨態可掬,笑口常開,被視為吉祥喜慶的象徵。除了這一主打人物形象,還繪製了古往今來人們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如關羽、張飛、諸葛亮等。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周厚盛出生於中醫世家,充分領悟了笑能治病、笑能健康、笑能長壽、笑能幸福的真諦。因此,對於瀕臨失傳的笑和尚製作工藝,他有著深沉而迫切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擔當,要把“笑和尚”面具繪製工藝世世代代傳下去,讓“笑和尚”走出什邡,走向全國。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什邡人

此刻應該發給朋友讓更多人知道

紮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