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提起“非遗”

很多人会想到博物馆,想到各种展览

然而, “非遗”的本质并不是如此高大上

而是 源于最琐碎、最鲜活的生活之中

是 渗透在朝升夕落的日子里

浓缩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中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作为什邡人

你知道这里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什邡人民

创造出众多民俗表演和民间技艺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

文化符号、文化基因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2008年,什邡市政府公布了《什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八个非遗项目名列其中,涉及民间音乐类二项:九顶山羌汉山歌(八角山歌)、罗汉寺佛家音乐;民俗类四项:师古药王会、蓥华古会、马井元宵会、马祖农禅生态文化村;传统手工技艺类两项:红白茶制作技艺、什邡晾晒烟传统生产技艺。

什邡晾晒烟

成就“132”传奇

■四川省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早在明末清初,什邡种植的雪茄原料烟就被选作宫廷贡品。匠人王叔言在1918年创办了什邡益川工业社,从此开启了中国雪茄产业化发展的序幕。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建国后,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曾品鉴由什邡晒烟卷制而成的“132”雪茄;而陈忠实亦在《白鹿原》一书里,对什邡叶烟有所提及。1983年,什邡被国家列为名晒烟生产县,2007年又荣获农业部授予的“中国雪茄之乡”美誉。

马祖故里

独具魅力的农禅文化生态村

■德阳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马祖村因中国禅宗八祖马祖道一诞生之地而得名。公元709年,马祖出生于该村一篾匠家庭。他十二岁便在什邡罗汉寺出家,后游学江西,成为六祖慧能之再传弟子,开创了南禅洪州宗,谥号大寂禅师。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马祖对中国佛教尤其禅宗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改革创新的关键作用,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倡导的农禅并作思想,影响了佛教在整个中国的命运。《大英百科全书》将马祖载入其中,尊其为世界佛教伟人。

红白茶

独特的工艺与芬芳

■德阳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华阳国志》记载:什邡有美田,出好茶。红白茶便是“什邡好茶”之一,主要生长于红白镇,遍及6个村。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红白茶属于温性茶,具有其他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具有清热润肺、消暑祛湿、明目清心、消滞去积的功效。红白茶因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醇素高于其他茶类,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健身减肥。在炎热的夏天,饮红白茶可清凉去暑,倍感舒畅。红白茶因此在市面上广受欢迎。

九顶山羌汉山歌

藏在深闺被人识

■德阳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章山洛水这片古老的土地,曾经是古蜀文明传播的重要走廊,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已成为什邡的宝贵财富。“九顶山羌汉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藏在深闺,期待着人们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市冰川镇(原名八角乡)属于大九顶山区,地处羌氐民族向内地汉民族文化区的迁徙线路上,因此残留了许多相关的地名和风俗,由这里诞生的山歌自然与“九顶山羌汉山歌”同属一脉,但当地人喜欢称它们为“八角山歌”。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是,山歌自古就有,喜好唱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成为当地群众在农闲和劳动之余放声高歌的一种休闲方式。“九顶山羌汉山歌”带有浓郁藏羌彝氐古文化及民族音乐相融混生的特点,内容自主发挥,原生态唱法,是群众最为质朴的情感表达。

药王会

嬗变中的年度盛会

■德阳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自明末湖广填四川以来,湖广江西等客家人士逐渐落籍师古(原名云西)古镇,此地先后建有五楼十馆及各种神庙家祠,各种民俗及祭祀活动格外兴盛。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相传当年,“药王”孙思邈云游至什邡云西镇火神庙(现今的师古镇药王宫地址)传医送道,施药积善,惠泽一方。人们为纪念孙思邈,以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孙思邈离宫出行日为祭日,举办“云西药王会”,历代传承,保留至今。历经历史的演变,师古药王会已成为当地民众纪念药王,以及当地政府参与举办商贸交流的一大盛会。

马井元宵会

新一年的耕耘又开始了

■德阳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马井元宵会”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川西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原称“品仙台”、“赛宝会”,近三百年间一直没有间断。每年元宵节这一天,附近州县之手工工匠都会不请自来,将各种手工制品拿来马井河滩进行比赛,这一天的货物之多,人众之广,热闹非凡,为民间自发盛会之罕见。过去赛会的地点在马井上兴街的仙缘桥头鸭子河坝,会首搭建高台,聘请地方长老耆宿进行品评,优者为胜,夺标者称为“大师傅”,即刻可扬名西川。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赛宝之后,来此的群众百姓开始选购各种春耕生产用的竹木农具、花草树苗,日用器具。这些农具、家具都是取材于秋冬,制成在农闲,皆为冬木腊篾,不会生虫腐烂,经久耐用,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蓥华古会

从明朝开始的一段传说

■什邡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蓥华古会缘于蓥华祖师,亦称明本祖师。相传明本祖师出家前非一般之人,而是来自帝王之家,是大明的第二皇帝——建文帝朱允文。后来因为四皇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文在困境中醒悟了自己并不适合当皇帝,又从皇爷爷朱元璋给他的锦匣中得到启示,从而于暗道逃生,去做了和尚。这一段背景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只是,明本祖师的确成了一代高僧。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他是在明朝正统年间来到蓥华修道的,直到圆寂于此。明本法师圆寂后,万历皇帝追封其为蓥华祖师,享世代香火。从此风景秀丽的蓥华山成为佛教名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在通往老蓥华和新蓥华的途中渐渐兴建起了48座庙宇,被称为48座堂口。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蓥华祖师,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要举行“蓥华古会”。时光更迭,古会内容不断随着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而不断丰富,渐渐超出了纪念蓥华祖师的范围,多了许多世俗化的内容,如化妆游行表演、民间灯舞表演、腰鼓、秧歌、商品展销等。

罗汉寺佛乐

庄严恬静妙吉祥

■什邡市级非遗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唐朝时期,马祖在江西传教成名后,又回到了什邡罗汉寺,在这里设立道场讲学,故而这里一度佛教活动盛极一时。当时,寺里有乐班,专门创作梵呗音乐,也称佛乐。由于马祖当时准备把什邡罗汉寺当成是影响北方佛教的一个基地,所以梵呗音乐在此很盛行。后来几经兴衰,在清代,罗汉寺的乐班曾经解体,乐师们流落到了民间,这些音乐也流传到了民间,后经人加以改进后,成了民俗性的音乐。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罗汉寺佛乐,因其旋律朴素、庄严,曲调恬静而受到僧众欢迎。因此,在寺庙各种佛事活动中,其佛乐不仅发挥了吸引信众,增强宗教气氛的作用,还升华到“以此妙音声供养诸佛菩萨”的高度。佛乐成为宗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罗汉寺佛乐的表现形式是“一领众合”、“合奏”、“齐奏”,同时皆伴以唱奏。

周氏“笑和尚”

面具上的百千意趣

■什邡待评非遗项目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什邡周氏“笑和尚”出自于洛水镇银池村村民周厚盛之手。周厚盛是周氏“笑和尚”的第三代传人,他在继承先辈兼收并蓄中国各大流派面具制作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现代版的周氏“笑和尚”色泽更加鲜明,线条更加清晰,表情更加夸张,工艺更加精湛。周厚盛绘制的“笑和尚”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笑口常开,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除了这一主打人物形象,还绘制了古往今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诸葛亮等。

什邡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周厚盛出生于中医世家,充分领悟了笑能治病、笑能健康、笑能长寿、笑能幸福的真谛。因此,对于濒临失传的笑和尚制作工艺,他有着深沉而迫切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要把“笑和尚”面具绘制工艺世世代代传下去,让“笑和尚”走出什邡,走向全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什邡人

此刻应该发给朋友让更多人知道

扎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