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低人一等?當農民丟人?

農民低人一等?當農民丟人?

最近編者親戚家的一小孩大學畢業了,在和他聊起畢業後的打算,他說:“我爸讓我留到城市裡,說回村裡有什麼出息,好不容易考學考到外地了,還回來幹什麼?”聽到這些話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小時候農村和城市之間放佛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上學期間,孩子們在一起聊天總是會詢問你是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那會兒,總覺得家裡人如果是農民、是種田的那就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那會兒,城市裡的孩子是一個圈子,農村裡的孩子又是一個圈子;那會兒,總覺得農村來的孩子好刻苦,學習很認真,事實上也是這樣子的。農村孩子認為學習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出路,認為只有考學才能出人頭地。而那時,農民的生活也是捉襟見肘的,能讓一個小孩上學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不容易,甚至一些偏遠的農村,因為一些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女孩子都上不了學……

當農民真有那麼丟人嗎?

無論在研究中還是在日常生活的語境中,人們談到“農民”時想到的都並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且也是一種社會等級,一種身份或準身份,一種生存狀態,一種社區乃至社會的組織方式,一種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結構。說起種田,對現在一些略有成就感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相互調侃的覺得最有幽默感的笑料,農民有那麼可笑嗎?甚至在某些電視劇裡有這樣固定的情節,那就是不管你嫁的還是娶的只要有一方是農村人,那麼來到家裡的農村親戚就是窮、髒、差,沒素質的代名詞,他們來家裡就是一副貪婪的嘴臉,就是想佔便宜的,農民真有那麼無恥嗎?現在那些出身山區的嬌子們,只要走出村子,寧願在城市裡當白領,也不再想著回村種地了,農民真有那麼丟人嗎?

農民低人一等?當農民丟人?

當農民其實是可悲!

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國農業發展不僅受到資源短缺的約束,而且越來越受到市場的影響,農產品難賣、價格下跌、種植成本增加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民收入 已經連續數年下降。很多農民會說:“沒有錢,沒有話語權;沒有錢,沒有經濟地位;沒有錢,被城市人鄙視,嘲笑;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農民不想種地了!

農民想要擺脫窮苦的局面,擺脫落後的生存環境,農村很多剩餘勞動力“棄田務工”、“棄田經商”,不想再種地了。我們全國農村耕地面積拋荒情況非常嚴重,有的地方達到50%左右。農民不種地成為普遍問題。此外,一些人為了適應學校佈局調整,方便小孩上學,舉家外出。

在探究耕地拋荒的時候,編者認為耕種效益低,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是導致拋荒的根本原因。近幾年來,中央每年出臺一號文件對“三農”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從過去取消了傳承幾千年的農業稅,並下撥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到現在“土二十條”、“減肥增效”等政策不斷出臺,然而,隨著物價上漲,農民種糧的成本急劇上升,種子、化肥、農藥不同程度上漲,農民勞資從2000年30元/天上漲到2018年120元/天。經測算,農民種糧除去成本每畝利潤不足400元,按每人種5畝計算,年收入不足2000元,遠不能滿足一家的開銷,何況很多農民人平根本沒有5畝耕地。因此,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村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或經商,賺取勞務收入或其它收入,一般每年可賺上萬元,是種田效益的5倍。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留在家裡的都是老、弱、病、婦、孺,沒有能力耕種田地,因此耕地只好任其拋荒。

農民低人一等?當農民丟人?

未來農業該何去何從?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的年老體衰,幹不動農事了;有的子孫出息了,去了城市裡,也跟著享福去了;有的甚至瞧不起農業,外出務工,經商去了……中國以佔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國土地的基本問題,如果真的哪一天沒有了農民,那麼我們的土地將由誰來呵護?我們的糧食、蔬菜、水果等一切食物將由誰提供?但是,似乎事情總是在看似走投無路之時又柳暗花明。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大城市是時尚、繁華、快節奏的代表,農村卻有著其獨特的寧靜、質樸和其樂融融。大城市的人總是嚮往農村的恬靜生活,而農村人也總想去大城市見見世面,城市與農村又在不斷的融合。

減肥增效,降低種植成本,呵護土壤健康的新型農業順勢而生。新型農業現代化以實現優質糧食的高產作為發展前提,主要標誌是達到綠色生態安全與集約標準化組織化產業化的高程度。在基礎設施、機械裝備、服務體系、科學技術以及農民素質等方面實現強有力支撐的農業現代化。未來農業發展潛力較大,城市工商資本和個人資本參與農業經營開發的積極性增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多種農業經營主體將進一步發展,各種新型的農業開發企業或者各種形式的經營主體將在生產、加工和流通等領域逐步聯合,各種農業經營主體將均衡、有序、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形成良性發展的格局。農民將在新形勢下得到質的飛昇,不再受人歧視。

農村是片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作為的。當農民是幸福的,絕不是丟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