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壹心理主筆團 | 笛子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和朋友們聊到一個話題:今年快過完了,存款多少?

一片哀嚎。

存錢?不存在的。

有報告稱,“中國 35 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有 56% 的人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的 44% 的人中,每月平均儲蓄僅 1389 元。”

而更多年輕人,不僅 0 存款,更是“負二代”。大都因為一個問題:不理性消費。

楊超越在《奇葩說》自爆,她月薪只有 800 塊的時候,看到一條 700 塊的裙子,買完感覺擁有了全世界。

但那個月就剩下 100 塊生活費,每天吃土。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四川一名妻子因沉迷網購各種名牌包、香水、衣服等,欠下 30 萬鉅債,把丈夫逼到跳樓。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我有個舊同事,實習工資只有 800 塊的時候,就分 24 期買 8000 多的 LV 包,還說“一個月只要還 300 多,就算窮點也要對自己好”。


《人民日報》曾總結現代人的生活狀態: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的那種······


卻沒想過,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物質享受,是“自殺式消費”,把自己推進債務的萬丈深淵。一發工資,交房租水電,還花唄、借唄、信用卡……每一分錢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匯豐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 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 18.5 倍。已經工作的 90 後,人均負債 12 萬+。

同齡人買車買房還有存款十幾萬,自己工作幾年 0 存款,賬單永遠還不完,焦慮到頭禿。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總是被灌輸“人就要對自己好一點”,“年輕時不享受,等老了再擁有就沒有意義了”的觀念,好像不超前消費就是對不起自己。

結果,變成了一個表面光鮮亮麗,背地裡負債累累的“隱形貧困人口”。

本以為花錢會買來幸福感,卻親手毀掉安全感。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消費失控最可怕的結果,是人生失控。

紀錄片《等一等,互聯網》中, 24 歲的小何畢業於某 985 大學,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原本人生順風順水。

直到上大學,掉進物質的花花世界,開始校園貸分期:

買遍買各大廠的旗艦款手機,各種數碼產品,名牌包,車子……

大一之前,他覺得吃肯德基是一種奢求。有錢之後,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吃肯德基,好滿足。

直到負債十幾二十萬,沒臉面對家人。

他不得不做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月薪 3000 ,每個月父母補貼生活費,吃肯德基再次變成奢侈,苦苦存錢還債。

他絲毫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辭職,但不行。

因為,“在 30 歲之前,我的人生不屬於我自己。屬於那些 P2P 經營者。”

他的人生,徹底失控。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當我們沉溺於過度超前消費時,享受到短暫的歡愉,卻不曾想過,是在拿自己的未來做抵押。

而你很窮的時候,生活就只剩下“生存”這個意義,人生經不起一點點的風浪,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你會被“貧窮思維”牢牢困住,陷入貧窮的怪圈:

你工資的增長永遠跟不上慾望的膨脹;

你不敢輕易換工作,一停工就會被催債的逼到無路可退;

你的時間被工作佔滿,所以沒時間去充實自己;

你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沒辦法換收入更高的工作……


於是,你用盡所有力氣,也只能應對“貧窮”這個現實,越來越窮。

這便是《稀缺》一書中提出的“稀缺”心態。

稀缺,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

研究表明,窮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更弱。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這裡所說的窮人,不是貶義,而是心理上認為自己擁有的物質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的人。

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你的心被你眼下的“稀缺”佔滿,就沒有富餘的心力可以顧及其他,去看見和觸及更廣闊遙遠的世界。

所以,當你的思維被眼前的貧窮佔滿,而沒辦法做長遠的財務規劃時,就會在消費或做決策面前更加愚笨和衝動,深陷窮困無法自拔。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缺少別人擁有的美好?

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認為,貧困是一種羞恥。

“貧窮最根本的特徵,貧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並不是它所導致的身體上的受苦,而是他人對貧困狀態的負面反應所導致的羞恥感,是貧困狀態違反了亞當·斯密所稱的‘既定的社會體面原則’所產生的羞恥感。”

總有一些聲音在提醒你,有房有車才是成功的,穿大牌衣服、背大牌包才有面子,用水果機才是潮流,男友給你買某大牌口紅才是愛你……

這是世俗社會價值觀所認為的“體面”。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都是社會性動物,害怕被比較,卻總是不自覺地和別人比較,通過外界的評價去滿足自我價值感。

你做不到,感受著和別人的差距,就會覺得自尊心受挫,好失敗,好丟臉,好自卑。

於是,我們為了外界定義的“身份象徵”,自己越是沒有的,越是要去擁有,跟風地囤積很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到過期都用不完的口紅、積灰塵的 kindle 、堆雜物的跑步機……

但這些“體面”、“精緻”、“品味”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是誰來定義它們?是商家,是媒體,是網紅。

我們趨之若鶩,心甘情願地落入別人塑造的價值觀圈套裡。

再者,為了緩解“稀缺”造成的焦慮,我們會出現焦慮消費,也就是“補償性消費”。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一些消費行為不是由某種特定的客觀消費需求引發,而是為了彌補某種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脅,是一種純粹的心理性消費。

你想買買買,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需要,而是因為你心裡有空虛、不滿、悲傷……

比如,和丈夫吵架,為了彌補情感空虛而去買買買;孩子成績不好,為了擺脫焦慮而瘋狂給孩子報班補課……

其實,通過自己的努力緩解焦慮,追求精緻體面的美好生活本沒有錯。

但用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消費貸分期,過度追求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的享受,把自己的人生搞得越來越窘迫,只會讓我們的焦慮越來越嚴重。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怎麼辦?

首先,你永遠不可能滿足外界的身份標準,與其總是和別人比較,滿足別人的要求,不如關注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如《身份的焦慮》中所寫:

“我們的很多欲望總是與自己真正的需求毫無關係。過多地關注他人(那些在我們的葬禮上不會露面的人)對我們的看法,使我們把自己短暫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破壞殆盡。”


再者,要有全局觀,站在人的一生的大格局去看待眼前的困境,一時的窮、寒酸、生活粗糙,反而是人生的調味劑。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最後,對我來說,解決焦慮很重要的方法,是為自己積累足夠的金錢來對抗人生未知的風險。

德國心理學教授邁爾思認為,現代人應該教育孩子擁有三種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瞭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

這些能力背後隱藏的最重要的思維,是學會為自己負責,自力解決問題。

這才是屬於自己的最有價值的資產。

我們和同齡人拉開差距的,不是不夠努力,而是我們的金錢思維繫統不一樣。

這,會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年輕人再努力一點,就會變得更窮!我們是怎麼透支了自己的生活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