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学与考的最优结合,助力学子考入理想大学!


想必很多同学都和小编一样,学不懂物理化学,觉得政治历史简单一点,于是毫不犹豫选择当了文科生。刚开始没什么感觉,觉得政治历史确实轻松,平时上课认真听一下,考前翻一遍书,最后考试下来大家分数都差不多。估计各位选了文科的童鞋看到这儿会忍不住“呵呵”一笑“孩子,你未免太天真了吧”。你是忘记数学了呢?还是没咋做过文综试卷啊?

文科真的是猝不及防的让你怀疑人生,到最后持续性伤害,见怪还怪的亚子。在这儿想到我们文科生看到题后,emmmm…选择题A不符合事实,B明显不对,C与材料不符合,答案只能是最后一个了嘛;看到主观题,不管会不会,不管难不难,先定位章节,能写的都写上,还必须写的满满的,嗯,这是一种态度问题。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1.背书背到吐,吐完了继续背。



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不是夸张,高三每考一次试,所有学的课本知识点都过一遍,拿政治来说,一口气从经济生活背到哲学,4本书完美地串下来,张口闭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同学讲题突然来一句“透过现象看本质”怼人就说“你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课本来一句“你懂什么,这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偶尔碰到以前的理科同学,“干啥去啊?”“背书。”然后走到没人的角落里默默地翻开了早已经翻过好多遍的书,说背过五六遍都不为过。真的是背到恶心想吐的地步,一天天跟复读机没啥区别,一遍又一遍。晚餐时间楼道里,窗台边,都是嗡嗡的读书声,而且都是站着背的,他们是坐不住吗?不,是害怕瞌睡,背书的催眠效果真的特别棒,高三的时间不允许!

这还只是课后用来背书的时间,老师为了让学生有非常牢固的基础,还会把一些上课时间给学生用来背诵记忆,大家一听到老师的“这节课自主复习”这句话,全班都是此起彼伏的“啊”声,老师也是笑笑不说话,最后大家还是认命的掏出了课本笔记……

2.被数学虐到哭,哭完了继续受虐。



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文科生的心声,流着眼泪对数学说“我爱学数学,数学使我明智”文科生的晚自习基本是数学和英语的主场,有人会说数学不是很简单吗,对文科生来说数学真的能把人做哭。

上课遇到难题听不懂,眼神呆滞,到最后傻坐到下课,直到了下一节课还沉浸被数学支配的恐惧中,尤其各种各样的奇葩语句更让人哭笑不得“上课铃一响,我就像看着一颗安眠药走进了教室”“上课弯腰捡了个笔盖,起来就再也没听懂过”。

虽说是这样,但高三的各位都一直在坚持,从来不会轻言放弃。一个知识点不懂,下课赶着追着去问老师,只盼着能吃透这个知识点。一道一道的数学题即使不会也去查各种参考书,就算理解不来背模板公式也要拿到它的相关分数,晚上回家接着反复练习,为了高考,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到感动自己。

3.文综大题做了N道,到了考场全白瞎。



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高三的考试是很多的,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卷刷下来,再加上自己平常刷的各种模拟卷,考生早就对各个知识点的套路了如指掌,熟悉到可以背下来,所以平常测试的文综成绩也都很高,觉得自己的努力真的得到了回报。

练习差不多达到了一定强度后,大家激动的拿出了十年高考,好不容易刷完选择题,看到大题有点傻眼,读完材料不知道说了什么,看完问题后间接性忘记材料内容,等到终于写满空白地方看答案的时候“What?怎么就这几句”再仔细核对了一下后,确定没看错地方,欲哭无泪的把标准答案抄在了旁边,然后在一遍一遍刷过高考题后,终于我们记住了十年高考题的答案。

最后考场上看见大题的一刻,又是凝滞的笑容,看到题后平常总结的感觉都没用,最后还是和最初做题的一样,只要和题目有点关系的知识点全放在上面,要求不高,规定时间内写完写满就可。这大概就是最后看见考卷的心态了。

高三文科生不为人知的那些辛酸史,过来人看完一把泪:不堪回首

这大概很形象概括出了“卑微的高三文科生”,背不完的书,算不会的数学,还有永远无法预估的文综大题。可是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因为这些就不前进了吗,那我们多年的准备与付出又如何计算?我们怎么回报父母一直默默无闻的理解与支持?又如何给自己一个交代!

“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浪什么时候会来到,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人生没有退路,因为呼啸的岁月推动着我们一路向前,我们是永远的长跑着,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人生如箭,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哪怕血与骨散落一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既然选择了断不能放弃,即使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一生中这样的日子真的不多,往后还能笑着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