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畢業的留學生「最缺」什麼?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畢業的留學生「最缺」什麼?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畢業的留學生「最缺」什麼?

文 | LJJ

From 不正常留學實驗室

“你缺錢麼?”

不,留學生缺的不止是錢。

“那你缺什麼呢?”

就這個問題,我對一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留學生進行了採訪,年齡覆蓋老中青三代(以95年為中年進行上下展開),採訪內容如下——

01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我還能缺啥,缺覺唄。

我們學ME的,你懂的,是一個龐大的超級雜交學科,數學物理統計編程設計什麼都得學,跟你們捧著書從頭到尾不一樣。

由於機械的保密特性,你要找個reference,翻遍斯坦福圖書館也找不到想要的。所以白天不進廠做實驗,晚上不回Lab渲一套CAD仿真,不翻爛幾本ASME,這ME等於沒學。

Final Project的deadline還有幾周了,我已經連續熬了一週的大夜了,只能靠著一杯接一杯的咖啡續命。

然後一覺醒來,路過Hewlett Center時晃來晃去,感覺自己像在夢遊

02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嗯,要是說缺點什麼,我覺得我最缺愛吧。

我以為每天25小時認真學習生活,忙起來就不會感到孤獨,直到前兩天換被套時發現沒有人幫我扯被角的時候,被留學的孤獨感突然擊中。

天天都在做表,白天做表晚上做表,睡覺夢見的還是vlookup,等到哪天金盆洗手了可能就能找到對象了?

算了,在紐約找對象?能不變成拉拉就不錯了。

03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我麼?哈哈哈哈我最缺的應該是脾氣了吧。

我學Fashion的啊,我們是什麼人?

1/4個fashion marketer,能講趨勢能聊市場;1/4個裁縫,能把一塊布又織又染“賦予靈魂”;1/4個演講家,能把別人的想法講成自己的新意。

剩下1/4就是要摸清professor的胃口和尿性。世界上沒有兩塊同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Professor爸爸,在這個沒有絕對標準的專業裡,professor永遠是對的,如果錯了,我就要從第一個1/4開始重新做起。

我現在這個professor之前拿過普利策獎,非常嚴格,美國講究民主,但藝術就是獨裁,一個搖頭,所有事情全部重頭來過。

總之我們應該是整個紐約最不配有脾氣的人了吧。

04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你以為我在哪裡讀書呢?

San Diego的海灘有多美,學校就有多孤獨。UC Socially Dead是名副其實,為了驅趕孤獨,學校甚至會辦bonfire以“促進學生間的社交”

實際上就是一群人圍著火玩手機而已。

我覺得不止是我吧,只要是留學生,孤獨才是常態吧

不是冷漠,而是每個人都忙到爆炸,每一條留學狗都在努力生存,如機關槍一樣的due due due都是老生常談了。

不過也有一點好,至少你會知道安全感是靠自己給的。

所以找對象是不可能的了,看了你的相親文章,我都不敢找對象了。

05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Double major的人沒資格談生活。

在你們一個quarter報四門課的人一個個趕完due快快樂樂去Sawtelle喝早茶唱K一條龍的時候,報了6節課的我很可能在Powell圖書館的某個角落收拾自己的脫髮,掐指算今晚有幾個小時能睡覺。

10個星期6門課,誰不是站著開始躺著結束?戰術性抱腿是double major的入門課,不然一學期下來,鼻息都沒了。

所以你們這些抱怨生活的人啊,想想我們,我們連生活的資格都沒有。

06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當然是缺乏公平待遇了。

Career fair我就不想說了,什麼簽證什麼綠卡公民是三個不同階級的人都已經說了好多次了,你看那些讀CS的隨便混混就都能拿到sponsorship,年入100k起,我們這些讀非CS的人讀文科的人又能拿什麼出頭呢

哪來的學術公平啊,好像無論多努力都沒法出頭吧。

在外比不過老美,回國比不過985,錄取的唯一原因居然是“你英語還不錯”?

該黑你的人還是會黑你,並不會因為9102年而有任何改觀。你打開什麼各種各樣的新聞app,但凡有跟留學生相關的負面新聞,哪一篇評論區裡沒有“有錢該死論”算我輸好吧。

可能會拍一部小的documentary反映一下留學生的生存現狀吧,到時候會聯繫你發佈哦。

07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初來乍到的時候滿滿的新鮮感和儀式感基本消磨殆盡了吧。

天多藍啊,空氣多好啊,小松鼠小鴨子多可愛啊,看久了多膩啊。

千篇一律的雪,一成不變的街道,明明賊無聊的活動,還要假裝一臉很有趣的樣子跟同樣在假裝的朋友自拍。

早就不會起床化妝了,現在披個帽衫踢個拖鞋就能出門,晚上睡覺前可能還不會洗澡。留學的時光把我一個磨人的小妖精磨成了一個糙人。

說好的發達國家呢?感覺像來到第三世界是什麼情況。

有時跟爸媽抱怨他們還不信,還覺得我矯情,說美國多好呀,能留下就別回來了,我說你們不懂,二十出頭的人還不希望這麼早養老,不想那麼早步入退休的生活節奏

上個暑假回國面試了一家4A公司,面試官對我的評價是“想法不錯,放在90年代確實挺有新意的”。

前兩天我才聽說那個很火的復讀機的梗,生活的復讀機就是我本人了。

08

那些斯坦福、伯克利、NYU等名校毕业的留学生「最缺」什么?

每天都在玉米地穿梭,最怕的不是當晚的due,而是一點一點磨滅的成就感。

你想想你第一次趕完due的那晚,第一次搬家的那天,第一次做一桌子飯的晚上,第一次開車上路的早上,第一次拿到GPA 4.0的期末,再想想現在,生活日復一日,曾經讓你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成了家常便飯,生活基本沒了激情

從我的apartment能看到幾塊實驗田,偶爾會有巨大的拖拉機收割玉米,我覺得我就是其中一隻歲月靜好的玉米,等著哪天被收割。

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有自己負重前行

沒有懷疑,堅持到底,才是留學圈裡每個人最不缺的東西。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不正常留學實驗室,微信號:LABUNIQUE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