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錢”就是你我之間最大的差距

中國式人生有多難?

或許只有被社會毒打過的人,才有資格談人生。

25歲,剛剛踏入社會沒幾年,卻要為婚房而奔波勞碌。好不容易湊夠了首付,還有每個月的房貸等著。

35歲,埋頭苦幹十年,熬到頭禿終成小領導。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學區房、補課費,還有嗷嗷待哺的二寶。

45歲,嚐遍人間百味,體會世態炎涼,踽踽獨行,卻是所有人的依靠。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活著就一個“累”,賺不到錢,就只能勉為其難地生存。

是能力不行嗎?是不夠努力嗎?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很多人都會這樣懷疑自己。

30歲以後,拼的是“睡後收入”

窮人都是缺錢賺錢再花錢,永遠都在打工的路上;而富人的思維是“讓錢生錢”,通過投資躺在家裡賺錢,這就是“睡後收入”。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很多人都夢想通過炒股實現一夜暴富,首先在心態上就已經敗了,這樣的人即便去炒,也不可能如願以償,就像買彩票期望有朝一日能變成百萬富翁一樣,幾率很低。但從概率上來說,炒股比買彩票要靠譜得多。只要用心,擺正了心態,積極學習,不斷摸索,從菜鳥變成高手還是有可能的,高手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從股市獲得自己想要的利潤了。

我們都知道,炒股有三種方式可以操作,即長線、中線和短線,不同的人喜歡選擇不同的操作,也有的人幾種方式同時進行。實際上,要想真正賺到錢,最好選擇一種方式進行。很多人尤其是剛開戶入市的新手,迫不及待地想把利潤擴大化,由此而選擇短線或中線。這樣急切的心理反而會干擾到自己的情緒,不利於賺到錢。有過炒股經驗的人,或者炒股手段不高明的人,經過一定時期的磨礪,終會發現,那些真正賺到錢,贏得豐厚利潤的,往往是長線帶來的。特別是遇到了牛市,你的股票會成倍增長,資金會在原基礎上翻上幾番,不知不覺間就跨入了富人的行列。不過,在此之前,你必須選好一支股。

選怎樣的股很重要,垃圾股自然不在考慮範圍內。通常,我們都願意選擇一支有發展潛力的績優股。哪類股票屬於績優股呢?那些業績優良且相對比較穩定的公司股票即績優股。這樣的股票即使在行業不景氣時也有能力賺到利潤,風險相對也較小。如何從茫茫股海中找到這樣的股票呢?

當然方式很多,通過很多渠道都能獲知,最快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炒股軟件,上面提供的績優股可以作為參考,至於要選哪一支還要自己經過長期觀察、考察和分析來決定。不過,在眾多績優股中,如果能選擇一支自己熟悉的或者多少聽說過的來進行分析是個不錯的想法。很多高手,就是把自己投入在這樣的股票上,放心持有,從而獲得豐厚利潤的。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是這麼做的,他從來不把資金投放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或行業,即使微軟電腦等高科技領域前途無量,他也因不懂不瞭解而從不涉及。多年前筆者的一個河北朋友,在對股市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懵懵懂懂開了戶,面對上千支股票,他起初毫無適從,只聽人說選績優股好,打開績優股,也有近百種,看得他頭都大了,突然,他眼前一亮,發現了“承德露露”,這個牌子他再熟悉不過了,在他還上學那會,就在市裡的小姨家喝過這東西,那種特殊的香甜的味道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後他愛上了這種飲料,逢年過節就給親朋好友送上一箱,而且這價格也是越來越貴,但即使這樣,他依然對它情有獨鍾。能經營這麼多年,這個公司應該不錯,他想,就欣然買下了,而且全倉介入。後來,他忙於其他事情,無暇顧及股票,兩年後,他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持有這麼一支股,這時再打開,吃了一驚,他沒想到自己辛苦工作多年,掙得的第一桶金居然來自早被自己拋到了九霄雲外的股票上。也許有人覺得他是運氣好,其實也不完全如此,因為他也有過分析,而且他買的是自己熟悉的產品,只要這種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出現,並且價格保持穩定或者持續上漲,就說明它是有投資價值的。

因此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與其買一支不熟悉的股長期持有,還不如買一支熟悉的來得更放心。

如果你進一步做一下功課,就會懂得,炒長線在一般情況下,看股票的基本面、業績面和成長性就可以了。如果一支股票具備這三個方面,你就可以考慮擁有,在這支股票價格處於較低位置時,就可以考慮進入了。但是,我們在選股時一定不要貪多,貪多嚼不爛,選一兩隻最熟悉的進行跟蹤,時機成熟時,選擇其中一隻介入就可以了。如果一時拿不定注意,也可以同時買兩隻股,再觀察它們之後的走勢,股性活躍的、走得好的就繼續持有,股性不好的、走勢差的可以賣掉,把資金在合適的時候注入另外一隻裡面。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2、k線基礎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3、均線基礎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4、切線基礎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5、指標分析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6、統計分析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7、選股方法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8、板塊輪動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在牛市中如何選股

在牛市中誘惑太多了,很多股民不知道買什麼好,買了總被套。在這裡給投資者一些建議,不妨關注一下短線選股的“三高”理論:

(1)漲幅要高。起步於超跌反彈,既而發動強勢行情的股票也有,但那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股票發動行情,起步於較好的技術狀態,經歷了由緩漲到加速的過程。大部分投資者希望做到最美的一段行情,所謂“富貴險中求”,行情進入加速度的一段,必然是一般人認為“險境”的地方,也即漲幅已高的時候。漲幅高包括三層互不矛盾的意思:一是絕對漲幅要高,如果股價從底部啟動50%以上,進入主升浪應是順理成章;二是實現階段突破,能夠成功突破前一頂部的股票,理當看好,不能突破或在前一頂部下逡巡,有無功而返的可能;三是創新高,股價創歷史新高,說明價值重新發現,價格重新定位,在成交正常的情況下,理應看高一線。

(2)主力資金介入程度要高。並非莊股就好,關鍵是散戶的地位,決定了不可能對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太深。而主力資金多半研究實力雄厚,其敢於重倉介入的股票,前景看好。散戶無法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但可以通過K線研究主流資金的進駐程度。主力淺嘗輒止的,我們放棄;主力實力弱小的,我們觀賞;主力實力非凡、大舉入駐的,才是我們重倉參與的對象。當然,主力資金介入程度高與控莊股要有區別,如果主力已經將股票做成了新莊股,說明風險已經大於收益,理應迴避為上。

(3)板塊呼應度要高。價值投資理念下,主力資金已經從個股挖掘轉向行業挖掘。有板塊呼應度的股票,說明該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屬當然熱點或潛在熱點,有發展潛力。即便是臨時性熱點,板塊呼應度高的特點也決定了被套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熱點的反覆表現,會多次創造解套獲利的機會。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在熊市中如何選股

在熊市中投資的股民十個有九個是要虧的,能少虧些就算贏了,賺錢更如火中取栗。但我們仍有部分股民在弱市的槍林彈雨中穿梭自如,賺得真金白銀。這不禁讓一些投資者分外眼紅。

熊市中選股的難度要遠遠大於牛市及盤整市道時,因為大盤是在不斷下跌,大部分個股的走勢也是逐級向下,只有極少數個股逆勢上揚。要從眾多個股中挑選熊市中的牛股,有點像大海里撈針,沒有一定功力的非專業投資者最好還是知難而退。雖然在熊市中選股難度很大,但還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1)選擇基本面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業績有望突升的個股。這類個股,無論在牛市還是熊市,都是受追捧的對象。由於基本面發生了重大好轉,必然或早或晚反映到股市上。當然還要注意介入時機,不要等股價已經漲上天了再買進。

(2)選擇具有長期良好發展前景的個股。

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公司,是大多數人選股時追求的目標。這類公司經營穩健、發展前景光明,為許多人所看好,在牛市中股價可能高高在上,業績被提前預支。然而在熊市中則可能隨大盤大幅下跌、尤其是在暴跌時,倒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次絕好的買入機會,讓你用很低的價格得到一支優質股票,獲得意外的驚喜。當然選擇這類個股應立足於中長線,不能指望短期內即獲高額利潤。

(3)選擇主力機構介入的個股。股市中的主力機構實力強大,非一般中小投資者可比,但是它們也有進出不靈活的弱點,一旦介入一支個股,就要持有較長時間,尤其在熊市中,除非認輸割肉出局,否則就要利用每次反彈機會,伺機拉昇個股。中小散戶只要介入時機合適,成本價在莊家之下或持平,並且不要貪戀過高的利潤,則獲利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4)選擇在熊市後期超跌的個股。在熊市後期或熊市已經持續較長時間,一些個股總體跌幅已深,綜合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下跌空間已很有限,已經跌無可跌。即使大盤繼續下跌,這批個股也會提前止跌,率先啟穩反彈。


基本面七步選股法

我們做股票,用的是真金白銀血汗錢,瞭解莊家操盤手法,懂得選股的時機才是成功之道;買股票就像捕獵,一擊不中獵物就逃跑了,實機一旦錯過,再想捕捉就難了。下面詳細介紹下選股的步驟。

第一步:剔除垃圾股

首先最為明顯的就是被帶帽的ST股,存在退市風險股,91只垃圾股剔除,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二步:創建自選股

創建自選股目前就是通過各項牛股指標帥選出來的個股都進入自選股中,手動加入自選股鍵盤同時按Alt+A;另外刪除自選股鍵為Delete,隨後勾起要刪除的自選股,最後點擊從板塊中刪除;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三步:從行業龍頭企業開始篩選牛股

在看盤軟件中都會有顯示證監會分類以及上證分類,根據上市公司的資質不同,分為不同行業;看盤軟件中證監會分類的行業龍頭股標識的全部加入自選欄目中等待篩選;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四步:從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牛股

想要通過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牛股可以通過指標來完成,業績穩步增長20%以上的,市盈率低於20倍的;通過軟件選股器標的績優股,具豐厚滾存利潤股,具高送配能力股,這些都是具備業績優良穩定的股票才會被列入其中;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五步:從抵抗風險能力強

股票想要找到抵抗風險能力強的指標可以從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市淨率,現金流動比等指標作為選股,根據這些指標篩選出來的個股加入自選;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六步:根據自選的牛股標準條件篩選

剔除不符合條件的個股,這是條件選股,根據你自身的牛股標準再度對股票技術性的進一步篩選,把認為符合條件的保留,不符合條件的剔除自選;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第七步:人工篩選,保留牛股

相信經過以上幾步的篩選與剔除之後的個股也沒有多少了,最後用人工進行再度選股,按照自己的風格牛股條件再度一隻一隻股票去分析,看看哪隻股票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牛股加入跟蹤,等待介入機會。


七類堅決不能碰的股票

利好公開的股票

利好公開就是大盤或個股利好公開。作為莊家的投資機構見所有散戶進去,便立刻反向操作,大規模洗盤,砸到散戶割肉出局為止。所以公開利好幾乎沒有一次使個股和大盤上漲。如2001年6月前B股的利好兌現、2002年6月24日的特大利好出現,更有2008年4月23日、9月19日的2次利好消息無不例外,見好就死。不管大盤還是個股,聽到利好出現或傳聞的利好兌現,不要猶豫不決,先退為主。

暴漲過的股票

“暴漲”就是在K線圖上出現垂直上漲達兩週,短時間上漲幅度在100%~200%,且中途沒有任何調整,一步到位。這種股票暴漲的原因,往往是其上市公司有特大合資、兼併、收購和重組利好消息。上漲初期在市場上沒有任何消息和傳言,幾個星期後對該上市公司的傳說和消息逐漸流傳,上漲到天價後上市公司才宣佈明朗的特大利好消息,此時缺少技術的散戶和新股民見利好出現便紛紛蜂擁而入,莊家迅速把所有低價買進的持股拋給搶入的新股民。當天出現一根歷史天量後股價就像瀑布飛流直下,何處來何處去。

暴漲後的股票往往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來修復後才會有新莊家進入操作,所以當某個股票暴漲後不要在短期內就參與,除非是短線高手。

大問題股票

大問題股票是受處罰和制裁的股票。這種股票在受處罰的一階段時間莊家一時不能拉昇。如果問題較大,下跌期就會更長。這種股票的消息往往在重要的證券媒體上公開刊登。如ST銀廣夏2001年7月之後的走勢,下跌週期達5年左右,37元大跌到7.04元,根本就無法用百分比來計算。

放過天量的股票不能買

放天量一般都是主力出逃的信號。特別是漲幅較大又放出天量,那表示莊家已經出貨走人。新一輪上漲需要經過莊家打壓低接,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短期內股價難以上漲。

前期大幅炒高的個股不能買

即便是目前回落了,也不要買。山頂左邊的10元與山頂右邊的10元其價值是不同的,出貨前與出貨後的10元價值是不同的。在山頂右邊的每次交易往往都是自尋死路。

受輿論關注和股評家公開推薦的股票不能買

一是輿論和股評家們肯定都是關注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炒股票其實賭的就是利好。一旦利好公開,莊家便藉機出貨。就算是業績相當的好,散戶都買進了,那誰賺誰的錢啊?何況業績是可以人造的。二是經股評推薦的股票散戶跟進量大,莊家見這麼多散戶資金衝進來,原本想拉也不拉了,給散戶抬轎?非要震倉把散戶趕走才肯拉的。

長期盤整的股票

長期盤整、不隨大盤漲跌,意味著無莊家或撤莊後的股票。這種股票往往前一階段歷史有放天量暴漲的情況,正因為該股無人照顧,只能長期盤整。也可能因跟莊機構被套,一時無法出局,只能在某一區間長期盤整。有機會則猛拉一下,沒機會一洩千里。對於這類比較難對付的莊股,投資者寧可放棄一千,不可進入一個,應該適當迴避。

二十歲沒錢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缺一個機會;四十歲還沒錢..

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的定義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持續的連續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交易者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這也是多數人易現輝煌,難有成就的根本原因。

重倉和頻繁交易導致成績巨幅震盪是業餘低手的表現,且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成功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是否能明確,定量,系統地,從根本上必然地限制住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運氣得到儘可能大的成績,而成績如何,其中相當大地取決於市場,即“成事在天”。至於輸家再怎麼輝煌都只是震盪而已,最終是逃不脫輸光的命運。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是長期積累沉澱昇華的結果:

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堅持----習慣----融會貫通----忘記----大成

小錢靠技術(聰明),大錢靠意志(智慧)。長線(智慧)判方向,短線(聰明)找時機。智慧成大業,聰明只果腹。聰明過了頭就會喪失智慧(為自作聰明),所以我要智慧過人而放棄小聰明(為大智若愚)。這裡的意志應理解成為堅持自己的正確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不動搖。

止損是以一系列小損失取代更大的致命的損失,它不一定是對行情的“否”判斷(即止損完成不一定就會朝反方向繼續甚至多數不會,但僅僅為那一次“真的”也有必要堅持,最多隻是反止損再介入),而只是首先超過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資金最大損失原則(必須絕對〈=資產的5%)必須嚴格首要遵守。至於止損太頻繁的損失需要從開倉手數和開倉位,止損位的設置合理性及耐心等待和必要的放棄上去改進。

大行情更應輕倉慎加碼(因行情大震盪也大,由於貪心盲目加碼不僅會在震盪中喪失利潤,更會失去方向從而破壞節奏徹底失敗)。

僅就單筆和局部而言,正確的方法不一定會有最好的結果,錯誤的方法也會有偶然的勝利甚至輝煌,但就長遠和全部來看,成功必然來自於堅持正確的習慣方法和不斷完善的性格修煉。

大自然本身是由規律性和大部分隨機性組成,任何想完全,徹底,精確地把握世界的想法,都是狂妄,無知和愚蠢的表現,追求完美就是表現形式之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於人我們講是緣分而非最好,於事我們講究適應,能改變的是自己而非寄予外界提供。

利潤是風險的產物而非慾望的產物,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規避但不是逃避,因為任何利潤的獲得都是承擔一定風險才能獲取的回報,只要交易思想正確,對於應該承擔的風險我們要從容不迫。

正確分析預測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投資的基礎更需要嚴格的風險管理(倉位管理和止損管理),嚴謹的自我心理和情緒控制(寵辱不驚,處驚不變)。

心理控制第一,風險管理第二,分析技能重要性最次。

必須在交易中克服對資產權益的過度關注或攙雜進個人主觀需求原因,從而引發貪婪和恐懼情緒放大造成戰術混亂,戰略走樣最終將該做好的事搞得徹底失敗。交易在無慾的狀態下才能更多收穫,做好該做的而不是最想做的。

市場不是你尋求刺激的場所,也不是你的取款機器。

任何的事物,對他的定義越嚴格,它的內涵越少。實際的操作性才越強。在我們的交易規則和交易計劃的構成和制定中,也必須如此從本質和深處理解和執行,這樣才能保證成功率。

盯住止損(止贏),止損(止贏)是自己控制的(謀事在人);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成事在天)!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