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關注富順融媒,第一時間瞭解富順要聞。

福善鎮地處富順西大門,南接(宜賓)南溪,西連(宜賓)翠屏,既有“雞鳴聞三鎮”美譽,也是匪盜不息之地,清同治年間設衙門於墳山嘴,授予判決宰殺大權,後敘州知府將其更名從善場,民國23年(1934年)改稱福善鄉,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福善依舊青山合抱,綠水繞鎮,有如詩如畫的田園風情,也不乏斑斕多彩的流風遺韻。在鄉村振興浪潮中,福善鎮以生態、民生為突破口,確定了以第一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通過發展種養殖業、生態觀光農業、休閒旅遊業,帶動全鎮經濟發展。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茶葉採摘期,福善鎮周安村5組一片祥和,山坡上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菜園裡採茶——相比春茶採摘季節上百元錢1公斤的高價,現在40元左右1公斤的行情讓村民們有了更多自由度,既可以等宜賓商人上門收購換些零花錢,也可以炒制來自己喝,家裡整年都不用購買茶葉了。

茶園的主人陳順花格外大度,稱誰想要,都可以採。

據悉,圍著山坡一圈圈纏繞的茶園,是陳順花和丈夫丁念平一鋤頭一鋤頭開墾出來的,曾經是家裡油鹽醬醋的主要來源。但自從開了家養雞場後,茶園在這個家庭的“經濟地位”便直線下降。記者問:“以前為什麼窮(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陳順花回答:“(因為)沒養雞。”談話間,緊挨茶園的雞舍裡雞群“咯咯咯”地躁動起來,女主人說:“該餵食了。”

和天高雲淡的周安村5組相比,東邊靠近市區方向的象鼻村9組卻是另一番景象:寬闊的水泥路、路邊新修的公廁、一棟棟典型的川南民居風格房屋,以及房前屋後用整整齊齊的竹籬笆圍成的花圃,讓人眼前一亮,給人一種進入“景區”的錯覺。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脫貧致富村民辦起養殖場

“連雞圈都幫我重新蓋了!”村民王付芝領著記者參觀她的“新家”,她介紹道,在此次人居環境整治當中,政府不但出資粉刷了房屋外牆,鋪上了琉璃瓦,還將傳統的旱廁改成了乾淨衛生的水衝式廁所,就連原來的雞圈都修整一新。

據瞭解,福善鎮積極探索思路舉措,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制定了《福善鎮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明確整治區域、內容,落實組織領導機制,落實考核考評機制,落實資金保障機制。轄區各點位整治工作有序開展,重點整治河面及河岸、公路路面及沿線、房屋及周邊、畜禽養殖場、場鎮及周邊“五類重點區域”,重點做好垃圾雜物、生活汙水、畜禽糞便、非衛生廁所、亂搭亂建“五項重點內容”,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不只是別人看著漂亮,自己住著也舒坦。”當地村民表示,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來之後就不願意走了,通過流轉土地搞起了規模化種植和養殖,同時也因此新增了大量就業機會。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農田被圍了起來,新建成的“象鼻村龍蝦養殖基地”已具規模。

象鼻村比鄰板橋鎮,因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地勢平坦,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返鄉創業提供了硬件設施。村“兩委”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返鄉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去年10月引進公司流轉土地160畝,採用目前先進的養殖管理技術精養小龍蝦,在做強產業的同時做精產業鏈,充分發揮“小龍蝦”商業價值,今年預計產量達20噸,產值120萬元。

據瞭解,富順合海小龍蝦養殖農業有限公司由當地返鄉創業村民投資興建,公司在熊壩村10組建成了標準化精養示範基地和340畝普通散養示範基地,屬當地較早從事小龍蝦養殖的企業,帶動了福善鎮當地以及周邊鄉鎮養殖面積上千畝,對增加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推動作用。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以小龍蝦為主的水產養殖已具規模

公司引領帶動,村民熱情高漲,目前,福善鎮以養殖小龍蝦為主的水產養殖已初具規模。其中熊壩、燈山、黑竹壩、大峽口、象鼻村發展小龍蝦示範集中養殖區1300餘畝,韓咀村總統蛙、泥鰍養殖300餘畝,此外,陽升、周安村油茶種植6000餘畝,茶葉基地1500畝,象鼻、熊山、熊壩三村種植“無花果+脆皮李”1200餘畝;周安村、象鼻村種植柑橘700畝,柑橘產業園初步建成。

周安村7組村民王英名下分別有“自貢市高升柑橘種植有限公司”和“富順縣紅山生態種養殖農場”,果園裡,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樹蔭下是成群結隊自由覓食的生態土雞土鴨。

王英介紹,種植的柑橘品種主要是愛媛38和大雅,“大雅現在的價格是每斤六塊九,基本上已經訂出去了。”王英告訴記者,“扣除工人工資和肥料等成本,預計再有一年就能回本。”2017年,王英聯合4名村民投資建成了這片果園,沒有人能想到眼前這位幹得風生水起、事業有成的種養殖大戶,幾年前還是村裡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如今,長期在果園務工的村民就有近10人,採摘等農忙季節則多達數十人。王英打算,等園子賺錢了就讓在外地務工的丈夫回來幫手,兩人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脫貧攻堅

貧困群眾住上新房子

走進周安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房,門前水泥路乾淨整潔,路邊草木蔥蔥,村民葉明聰和鄰居的新房,就掩於綠樹紅花之中。

“家裡只出了1萬元,就搬進了三室一廳125平方米的新房,過去想都不敢想。”2017年前,葉明聰家中有5口人,以務農和打零工謀求收入,擠在破舊的房屋裡,遇到下雨天經常漏雨,生活非常不便。2017年,葉明聰與村裡33戶人家一起,搬進了易地扶貧集中安置房。

扶上馬再送一程。村裡為葉明聰等村民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每人每月有500元收入。更讓葉明聰高興的是,再過幾天,孫兒彭琦就將滿月。剛當上奶奶的她難掩興奮地說,要辦個豐盛的酒席,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中作客,一同分享住上新居的喜悅。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脫貧攻堅,福善鎮黨委政府堅決不讓一個村民掉隊。2018年,福善鎮完成省定脫貧326戶、1089人的目標任務,周安、陽升、大峽口、菜子村順利實現鞏固提升,菜子村順利完成迎接市脫貧攻堅年終考核驗收。C、D級危房改造138戶。完成4個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基礎配套設施驗收工作,投入97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加寬觀遊公路2公里、月宜公路2.3公里、石平村300平方米蓄水池和753米公路硬化。扶貧資金133萬元報賬率實現95%。累計發放貧困戶小額信貸1045.4萬元,支持288戶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象鼻村、燈山村、黑竹壩村建成縣級“四好村”,象鼻村、燈山村、黑竹壩村建成市級“四好村”,熊壩村建成省級“四好村”。

改善交通

打破制約發展“瓶頸”

儘管距離內宜高速公路板橋出口不過10公里,但交通問題仍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當地人曾戲言:“到處都在建高鐵,我們柏油馬路都還沒見過——”

9月中旬,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長3公里的韓(咀)高(巖洞)路、1000餘米的繞鎮公路正在施工,11公里的板福路即將改造。據悉,三條道路竣工後,該鎮農村發展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同時為今後五條溝景區開發和鄉村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出場鎮的車輛不斷增多,特別是有的貨車因載重量大、車速快,給場鎮帶來安全隱患,居民們迫切希望改造優化場鎮公路和通村道路。

福善鎮韓(咀)高(巖洞)路建設項目位於福善鎮韓咀村、石平村、菜子村,新建通村道路長3公里,寬4.5米,厚20公分,將解決4個村村民出行擁堵的問題;繞鎮公路工程項目路線起於韓咀村14組,經韓咀村8組,止於韓咀村1組,與板邱路相接,全長954米,設計等級為三級公路;板橋鎮至福善的公路為鄉道板邱路的一段,起於富順縣板橋鎮農機加油站,經青塘垇村村委會、觀樂九年制學校,止於福善鎮場鎮,將黑化7.5公里,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過去,有從福善出去的成功人士,想回到家鄉建凍庫,因為交通條件差就放棄了。如今,場鎮交通狀況將得到徹底改變,大家都很高興,說鎮裡為群眾辦了一件好事實事。”居住在場鎮上的居民說道。

化解糾紛

建立農村法律工作室

去年7月,由富順人民法院提供全程技術支撐的全市首個農村法律工作室在福善鎮周安村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一年過去了,記者再次來到周安村。

“主要是開展法制宣傳活動,提供免費法律諮詢,調解民事糾紛等。”富順縣人民法院下派幹部、周安村“第一書記”陳文介紹,截至目前,法律工作室共調解糾紛6起,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3次。陳文說,近年來,農村地區因外出務工兩地分居、以及家庭矛盾引起的離婚案件呈上升趨勢,當中就涉及到財產分割以及子女撫養等相關法律問題,傳統“鄰里之間出面勸說、調解”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需求。

福善:“雞鳴聞三鎮”田園美如畫

“成立法律工作室很有必要。”陳文向記者介紹了今年4月法律工作室處理的一起成功案例,5組村民徐某和張某同居20多年未領取結婚證,兩人近年開始鬧矛盾,男的說女的愛打牌不顧家,女的稱男的長期不拿錢回家。“調解有兩種,要麼勸和、要麼勸分。”陳文表示,之所以矛盾愈演愈烈,就是因為當中牽涉到法律問題。村民普遍抱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缺乏尋求法律解決的意識,工作室不但提供免費法律諮詢調解糾紛,還注重保護村民個人隱私,成功化解多次糾紛,引導農民群眾提高尊法、守法、學法、用法和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法治意識,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編審:羅懷成 楊 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