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小事讓幸福西寧更有溫度

便民小事讓幸福西寧更有溫度

便民小事讓幸福西寧更有溫度

便民小事讓幸福西寧更有溫度

便民小事讓幸福西寧更有溫度

過街天橋加裝電梯讓70歲的趙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防滑人行道讓市民雨雪天走上了“放心路”;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居民告別了往日的“心裡落差感”;

24小時免費公廁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

……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從“大”處著眼,“小”處點睛,“細”處傳情,在“小事小處”上見真功,用一件件順民心、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一樁樁穩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凝聚起全面落實“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加快建設公園城市、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的磅礴力量……

(記者 施翔)

市民雨雪天走上 “放心路”

走上北門坡的萬菊芬老人,望著人行道上鋪設好的紅黑相間的85米長的防滑墊豎起了大拇指,“這條路鋪出了我們老年人的幸福,以後再也不用擔心雪天路滑了,黨和政府為我們解決了煩心事、揪心事!”

萬菊芬老人眼中的改變來自市委書記王曉的一次調研督導之行——今年年初,針對雨雪天路面溼滑等問題,王曉現場研究標本兼治的思路和措施,要求各地區各相關部門既要立足於治標,完善應急方案和措施,確保近期降雪天氣期間群眾出行安全,又要著眼於治本,在開春後抓緊組織實施改造工程,為群眾出行提供更多安全便利條件。

民生工作無小事。按照市委書記王曉的要求,我市四區立即行動,通過鋪設防滑墊等措施落實市委“把群眾當作親人和依靠”的要求,設身處地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面排查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普遍性利益訴求,讓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幸福西寧。

與此同時,城西區針對人行道經常出現的破損修復、溢水濺泥、雪天路滑等現象提出了一種新的“補救”方法。首次試點在黃河路、同仁路的人行道兩側進行人行道防滑改造。根據各人行道實際情況,在保留一部分原有的磚塊人行道的基礎上,另改造寬1.5米的防滑路面。據悉,這種防滑路面為一種高分子水性材料,不僅防滑性好,而且耐久性強、環保性能高,再加上這種材料造型多樣、顏色多類,在實際使用中可提升景觀,具有防滑、美化的作用。當前,黃河路和同仁路開始試點鋪設,將設計6.8公里的防滑人行道,預計11月下旬完工。(記者 施翔)

老舊小區換新顏

居民喜滋滋

如今,在我市的部分老舊小區可以發現,樓梯外多了一透明玻璃房,讓高樓層的住戶不再為爬樓梯犯難。作為西寧市首個老舊樓院加裝電梯的崑崙西路移動公司家屬院,住戶們無不稱讚加裝電梯帶來的便利。“真的太方便了,樓上樓下幾秒鐘!”“老人再也不愁上下樓了!”“我家房子都值錢了吶!”

這只是老舊小區改善面貌、提升住宅品質的一個縮影。位於城西區晨光村的516戶居民告別往日的“心裡落差感”,喜上眉梢。“別看我們這裡都是6層樓的老小區,但房屋面貌、院落環境和那些高層住宅小區沒啥區別。”2011年嫁進晨光村的蔡邦梅指著窗外,樂在其中。

晨光村佔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6層的老舊樓院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斑駁,花園裡病草一片、水泥路面坑坑窪窪、裸露的牆皮層層掉渣兒。今年6月,該小區進行了外牆保溫及粉刷、屋面保溫及防水改造和樓道內保溫及粉刷、開敞樓梯間封閉等配套設施的升級改造。

“現在家裡溫度至少高了3℃,冬暖夏涼。”在居民張大姐看來,室內溫度高不高,燒暖氣用的天然氣量說了算。張大姐說,自從牆體貼了6釐米的保溫板,更換了密閉性更好的新窗戶,今年冬天再也不冷了。

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近年來西寧市以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為契機,將服務設施不配套、居住環境髒亂差的老企業生活區、三無樓院以及其他老舊住宅小區納入綜合整治改造範圍,不僅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還提升了城市整體外觀形象,讓老百姓居有所安、居有所樂。今年我市已對1.55萬套老舊小區住宅進行了綜合改造。同時,為進一步推廣加裝電梯的實施,根據具體情況,西寧市將對加裝電梯項目給予部分補貼,減輕住戶加裝電梯壓力。

(記者 張弘靚)

帶電梯的天橋 深受百姓歡迎

“為過街天橋加裝電梯,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年內完成市區過街天橋電梯加裝任務,並加大監管維護力度,確保電梯安全有效運行。”今年年初,在長江路過街天橋實地查看過街天橋電梯建設和使用情況後,市委書記王曉對我市過街天橋加裝電梯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以前最怕過天橋,現在天橋上修了直升電梯,簡直太方便了。”常往來於長江路搭伴去麒麟灣休閒鍛鍊的劉大爺和趙大爺為“西寧的每座人行過街天橋都要加裝無障礙電梯”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據介紹,人行過街天橋無障礙直升電梯的安裝,雖然只是我市“暢通西寧”建設中的一個點,但對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天橋設置無障礙人行通道或垂直升降電梯,能大大提高天橋的通行能力,特別是醫院就診病患、老人、殘疾人上下過街天橋時,直升電梯就顯得極為方便。為此,對過街天橋進行改造提升,增設垂直升降電梯,將大大優化無障礙過街功能,方便市民出行。

“要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帶著建設幸福西寧的民生情懷,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民之所思所盼所需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小處著眼、大處入手,一街一景、一磚一瓦、一牆一角,總是細緻入微地融入百姓的生活。

近年來,在以“暢通西寧”為主的城市建設中,西寧市更加註重以民生為主、以人為本,架橋拓路、打通斷頭路、設置街頭小品,一點一滴中為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眼前更加美觀著想並融入建設。 (記者 施翔)

小公廁做實民生 “大文章”

“在西寧找公廁特別方便,在城區的重點部位都能找到公廁,而且公廁管理也很到位,外面看著很漂亮,裡面也很乾淨。”因業務需要經常到西寧出差的咸陽商戶吳先生感慨道。在這個外地人眼裡,小小的公廁彰顯了一座城市的溫度。

吳先生的切身體會也是西寧市民以及外地遊客的普遍感受。公廁雖小,卻是城市基礎建設和文明發展的一篇“大文章”。在我市的大街小巷,不時可以看見一座座功能完善的高顏值公廁,它們帶給市民遊客方便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

從2018年完成5430座廁所的建設和提升改造,到打造“廁所革命”西寧標準和樣板;從打造“溫暖公廁”,到如今公廁晚上“不打烊”,西寧的“廁所革命”彰顯了人文關懷,展示了城市文明程度,更是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懷。

我市在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過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西寧“廁所革命”要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提升城市品質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堅持建設標準化、設施現代化、管理規範化,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管理廁所,打造西寧標準和樣板,以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公廁設計充分考慮老、弱、病、殘、孕及兒童如廁的便利性,設置“第三衛生間”,打造“溫暖公廁”,對53座公廁進行24小時免費開放,彰顯人文關懷。

在新建、改擴建的公廁中加大了對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使之更節能、更綠色、更環保,體現綠色發展情懷。通過微信和APP,實現智能找廁,在公廁基本設施外配備了殘疾人呼叫服務器、烘手器、人臉識別取紙機、雨傘、擦鞋機、開水器和手機充電樁等,體現科技情懷。 (記者 張弘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