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幾種常見的明清傢俱腿足形制

說起關於明清傢俱的腿足,那可真就是講不完,傢俱肯定都有支撐,與地面直接接觸的支撐便是傢俱的腿足,無論是大寶座、羅漢床、甚至是頂箱櫃到案上文玩的小座幾,小底座都有腿足,腿足器型千千萬,說不盡道不明。今天就來簡單看一些比較常見的傢俱腿足。

盤點幾種常見的明清傢俱腿足形制

大紅酸枝刀牙板畫案圓足

首先一般常見於明式桌案的圓足,一般多是正圓,光素無雕飾,直接體現了明式傢俱的簡約典雅。而且此類不帶託泥的圓足一般出現在桌案類傢俱,圓角櫃的腿足其實也有圓足的,只是圓角櫃的主體是櫃,而不是底下不起眼的四個小足,所以一般人也不會把關注點放在腿足上,而桌案就不一樣了,除了桌面便是四根長而穩健的腿足,這是桌案的立足之本。

盤點幾種常見的明清傢俱腿足形制

大紅酸枝王世襄典藏復刻回紋大畫案方足

方足也是一種常見的腿足形制,這類腿足與圓足相似,都是直線形制的,不同之處就是腿足多采用方材製作,就如此復刻於王世襄收藏的世界第一大紫檀畫案的腿足,可以看出腿足中間部分無雕飾,在足底雕飾,這也是明清傢俱修飾的一部分,讓整體器型顯得不那麼單調。

盤點幾種常見的明清傢俱腿足形制

紫光檀有束腰萬字紋羅漢床三彎腿

三彎腿就脫離了方足和圓足的區間了,它在形狀上就是“S”形而且多用作座榻類傢俱上,香幾的三彎腿足也是十分常見的,三彎腿用在不同器型上給人的感覺也不同,就如用在香几上,那腿足肯定是曲動靈巧,細品有道。而用在座榻類傢俱,比如羅漢床、架子床、寶座之類的要凸顯傢俱的穩重和華貴,所以一般會粗碩有力。

盤點幾種常見的明清傢俱腿足形制

大紅酸枝羅漢床鼓腿彭牙

鼓腿彭牙也是粗壯有力腿足的代表,“C”形的腿足使得整個傢俱的底座顯得更加渾厚有力,作用與粗碩的三彎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鼓腿彭牙是向外擴張的所以相對於三彎腿更有一種和諧的外張效果。個人感官上來說是更喜歡鼓腿彭牙,而且這樣做的腿足一般用料更厚重,典藏紅木傢俱重器上才會出現這樣費料的腿足。

以上幾種就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些比如方材腿足底回勾的馬蹄足,還有底部捲雲紋的捲雲足,古代方桌可拆卸的展腿,少見的直角轉角的折腿等等,這也只是大類,細說器型還是說不完的,所以可見古典紅木傢俱文化是多麼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