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几种常见的明清家具腿足形制

说起关于明清家具的腿足,那可真就是讲不完,家具肯定都有支撑,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支撑便是家具的腿足,无论是大宝座、罗汉床、甚至是顶箱柜到案上文玩的小座几,小底座都有腿足,腿足器型千千万,说不尽道不明。今天就来简单看一些比较常见的家具腿足。

盘点几种常见的明清家具腿足形制

大红酸枝刀牙板画案圆足

首先一般常见于明式桌案的圆足,一般多是正圆,光素无雕饰,直接体现了明式家具的简约典雅。而且此类不带托泥的圆足一般出现在桌案类家具,圆角柜的腿足其实也有圆足的,只是圆角柜的主体是柜,而不是底下不起眼的四个小足,所以一般人也不会把关注点放在腿足上,而桌案就不一样了,除了桌面便是四根长而稳健的腿足,这是桌案的立足之本。

盘点几种常见的明清家具腿足形制

大红酸枝王世襄典藏复刻回纹大画案方足

方足也是一种常见的腿足形制,这类腿足与圆足相似,都是直线形制的,不同之处就是腿足多采用方材制作,就如此复刻于王世襄收藏的世界第一大紫檀画案的腿足,可以看出腿足中间部分无雕饰,在足底雕饰,这也是明清家具修饰的一部分,让整体器型显得不那么单调。

盘点几种常见的明清家具腿足形制

紫光檀有束腰万字纹罗汉床三弯腿

三弯腿就脱离了方足和圆足的区间了,它在形状上就是“S”形而且多用作座榻类家具上,香几的三弯腿足也是十分常见的,三弯腿用在不同器型上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就如用在香几上,那腿足肯定是曲动灵巧,细品有道。而用在座榻类家具,比如罗汉床、架子床、宝座之类的要凸显家具的稳重和华贵,所以一般会粗硕有力。

盘点几种常见的明清家具腿足形制

大红酸枝罗汉床鼓腿彭牙

鼓腿彭牙也是粗壮有力腿足的代表,“C”形的腿足使得整个家具的底座显得更加浑厚有力,作用与粗硕的三弯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鼓腿彭牙是向外扩张的所以相对于三弯腿更有一种和谐的外张效果。个人感官上来说是更喜欢鼓腿彭牙,而且这样做的腿足一般用料更厚重,典藏红木家具重器上才会出现这样费料的腿足。

以上几种就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一些比如方材腿足底回勾的马蹄足,还有底部卷云纹的卷云足,古代方桌可拆卸的展腿,少见的直角转角的折腿等等,这也只是大类,细说器型还是说不完的,所以可见古典红木家具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